貧窮不是藝術,但是很多的藝術作品卻出自那些貧困潦倒的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卡夫卡、埃德加·愛倫·坡、文森特·梵高,或許在生前沒有享受到榮華富貴,然而這些大師的名字卻永遠留在了人類的文明發展史裡,給我們留下了大筆的寶貴财富。
在我國的首都北京,曾幾何時也有很多囊中羞澀地愛好文藝的青年,由于租金低廉,而聚集在一起。進而成為了一個藝術群落。大家可能知道我們要說的地方了 798藝術工廠。798藝術區是一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的一個藝術園區,藝術區的名字是由北京國營電子工業老廠區的名稱沿用而來。1950年代由蘇聯援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造了156個軍工廠但缺乏相關電子元件、北京當局尋求蘇聯軍工體系的重要電子元件供應方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幫助。 故由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總面積達110萬平方米的重點工業項目798聯合廠,即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雖說是蘇聯所援,建築多為東德的包豪斯風格,并沒有太強社會主義建物的氣息。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廠逐漸衰落,從2002年開始,由于租金低廉,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諸多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開始聚集于此,在798藝術區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798共識,因此798也指這一藝術區引申出的一種文化概念,以及LOFT這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
如今,高峰期時798藝術區一天要接待20多萬遊客,2018年累計接待808萬人次;入駐藝術機構有515家。一些著名的藝術人如洪晃、李宗盛等亦先後進駐。并有大量外國人參觀訪問。随着798藝術區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外資本湧入這裡,不少人期望短時間内淘到破記錄的拍賣作品,“一夜暴富”的投機氣氛濃厚,但實際上并無多少藝術家能夠達到很高的水準。
在798緊張的車位供需關系和越長越高的房屋租金使得部分文藝工作者望而卻步,很多還沒有能把藝術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創作者被逼退。時至今日798的發展還在繼續放緩,作為老工業區轉型的産物798前期并不具備、籌辦旅遊配套等設施,噪音和空氣污染嚴重,管理方面以租代管,基本不給藝術家提供需要的服務,而且租金逐年漲價。商業氣息逐年加重,并沒有嚴格控制進入者的類型,有些個人和公司在裝修過程中,把原有廠房的窗戶、玻璃、屋頂、暖氣等進行了拆換,破壞了原有廠房的原汁原味,從而實際上降低了藝術區的價值。
在房屋租金上面,很多藝術家之所以聚集到798,除了考慮到這裡的特色廠區建築,更吸引他們的是相對低廉的租金,随着租金的漲幅過大過快,寒冷的租金會使部分處于萌芽狀态的藝術胎死腹中。一些堅持的租戶也無法安心踏踏實實的創作,生活不隻有風花雪月,更有柴米油鹽,如果藝術家搬離了,798藝術區也會迅速消失,特色區将不複存在,藝術區将很快成為有錢人的房産、地産區。園區内的交通也是十分不便,沒有便利的停車場,亂停亂放的現象很多見,交通标識的缺失也很嚴重,遊客在品味藝術的時刻還需要時刻關心橫沖直撞的汽車。
在硬件條件可以逐步完善的情況下,藝術家們的水平是最難以把控的。在798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作者,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快速地嶄露頭角,反而是一些嘩衆取寵的跳梁小醜打着藝術的旗号招搖撞騙,故意擺弄些自己并無涉獵的風雅物事來充門面,在抹黑了798藝術氛圍的同時,也深深打擊了那些安安穩穩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們,更有甚者選擇與其同流合污。
798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既承擔着夢想,又彌漫着銅臭,但不可否認,商業化也是現代藝術生存的重要模式和法則,需要警惕的并非商業化本身,而是過度商業化。希望798永遠是記憶中的79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