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09:09:17

(友情提示:本文共9000多字,分為六個章節,如果您空閑時間有限,可以挑您感興趣的章節跳着看,期待您的欣賞!)

公元701年為武則天長安元年,這一年15歲的李隆基開始擔任右衛郎将,做了奶奶武則天的儀仗隊隊長。從這起,他開始接觸皇宮的衛隊,客觀上為他以後發動的兩次宮廷政變奪取帝國的最高權力奠定了良好的群衆基礎。從蝴蝶效應的角度來看,這一年可能對他後續開創大唐盛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偉大的時代僅僅靠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那樣的帝國空有軀殼,它還需要文化上的軟實力為它注入靈魂。還好,天佑大唐,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誕生了。他用一首又一首出神入化的浪漫主義詩歌為那個偉大的時代做了最為完美的注解,他就是被後世稱為詩仙的李白。

一、出生地之謎:《靜夜思》到底思的哪裡?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26歲的李白寓居揚州的一家旅館。一個晴朗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睡不着。此時天上明月皎潔,白亮的月光穿過窗戶照到床前(也有人理解為井台前)的地面上,映得房間内亮如白晝。此情此景,一般的文藝青年可能會哼唱一首張信哲的《白月光》,但是李白不是一般的文藝青年,他有更文藝的玩法。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1

靜夜思

此時的李白睡意全無,他從床上坐起來,拿出紙筆,借着月光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估計隻要認識漢字的人都會背,但是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李白在“低頭思故鄉”的時候“思”的是哪裡?

如果在大街上随機做一個社會調查,讓被調查者說出一個唐朝人物的名字,我相信李白的票數至少是前三,并且有很大可能性是第一。如果僅僅從後世的知名度上來判斷,毫無疑問,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人物。但遺憾的是,在當時李白完全不入流。他在官方史書中所占的篇幅小的可憐,并且新舊兩部唐書中記載的他的出生地點都相互矛盾。

《舊唐書》關于李白的記載比較簡單,說李白是山東人,他的父親做過任城尉,任城在今天的山東濟甯一帶。《新唐書》記載的詳細一點,說李白的先祖在隋朝末年的時候因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武則天神龍年間(705-706年)李白一家才偷偷遷回四川。書中還記載,李白的母親生李白的時候,“夢長庚星”,所以給他取名李白。長庚星也就是金星,我們經常稱之為啟明星或者太白金星。所以,李白字太白。同時,《新唐書》還記載說李白是割據西涼的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因為李唐王室也追認李暠是他們的先祖,以此來論的話,李白還是李唐王室的遠房親戚。

《新唐書》關于李白出生地的描述并不明确,因為它沒有說李白母親生李白是在遷回四川之前,還是遷回四川之後。

除了這兩部官修史書之外,唐朝的一些文人在自己的詩文或者碑文中也有關于李白出生地的說法。

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條是李白的族叔李陽冰的,他在自己的書中明确的指出李家先是被流放到西域的條支(也就是碎葉),遷回四川後李白才出生。這一條信息非常值得重視,因為李白晚年一直住在這個族叔家,并最終死在那裡。還有一條也值得重視,那就是就是歙州刺史範傳正為李白撰寫的一篇碑文,裡面也提到李白一家是從碎葉遷回的四川。他的消息來源更為可靠,是李白兒子遺留的關于家事叙述的一張殘缺不全的紙,遺憾的是裡面沒有提到李白的出生地在哪。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的出生地到底在哪,是山東還是四川?

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上面兩個都不可信,李白的實際出生地是在西域的碎葉城。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2

碎葉城

唐至德二年(757年)李白給朝廷寫了一封自薦信,信中明确的說自己已經57歲了。以此倒推,李白出生于701年。結合《新唐書》的說法,李白一家從西域遷回四川的時候,李白已經五歲了,李白的出生地應該是西域的碎葉。

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市附近,不過,在唐朝時,那裡是地地道道的唐朝領土,與龜茲、疏勒、于阗并稱安西四鎮。比起其他三鎮,碎葉的名稱更具有文學意象。“碎葉”的意思不是破碎的葉子,而是細小的葉子,得名于城邊的一條叫素葉水的小河,素葉也是小葉的意思。依據名字來判斷,當地可能廣泛生長一種小葉植物。每當秋天來臨之際,樹葉就會飄滿整個河谷,順着流水漂向遠方。

李白雖然出生在碎葉,但并不是土生土長的西域人,五歲就離開了那裡。所以李白對西域的故鄉并沒有強烈的歸屬感,李白一生名詩無數,但涉及到西域的詩卻很少。

我原以為李白沒有邊塞詩,直到有一天我看好萊塢電影《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當周潤發飾演的新加坡海盜王用粵語誦讀“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時候,我在好奇心的趨勢下,查了一下這首詩,發現竟然是李白寫的,才知道,李白也寫過邊塞詩。但是,周潤發卻帥不過三秒,背完這幾句就被英國海軍的大炮轟死了。

不過這首《關山月》的主旨卻不是思鄉,而是歎息戰争帶給老百姓的苦難。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顔。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關山月》

李白對碎葉的記憶估計僅僅停留在五歲之前,如果三歲記事的話,他對出生地的記憶也隻有短短的兩年。所以,李白對碎葉沒有懷念之情也在情理之中。《靜夜思》中的故鄉應該指的是他長大的地方,也就是四川,具體地點是劍南道綿州昌隆清廉鄉(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鎮),李白自号“青蓮居士”就與此有關。

二、鐵杵磨成繡花針?不好意思,假的!

我相信每個識字的人都知道“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如果您說不知道,我隻能懷疑您的小學畢業證涉嫌學曆造假!

我讀小學的時候,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是一篇課文。講的是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三心二意,有一天去溪邊玩耍,看到一個老婆婆在磨一根鐵棒,他感到好奇,就問老婆婆在幹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自己要把這根鐵杵磨成繡花針。然後就引申出一句名言: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深受啟發,回去刻苦讀書,最終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

故事很勵志,看得人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但是有個事實我實在不想告訴那些正在讀這篇課文的小朋友們,我怕他們扔下課本爆粗口。

其實呢,這則故事是假的!

這則故事最早見于宋朝成書的《方輿勝覽》,大體意思跟我以前學的小學課文差不多,另外文中明确指出鐵杵成針的案發現場是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象耳山。

李白的老家是在今四川江油市,離眉山市240公裡,我用導航軟件測了一下,自駕不走高速的話,需要5個多小時。

我們試想一下,年幼的李白在江油市學習疲乏了,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眉山市象耳山的一條小溪邊看了一出鐵杵成針的戲,然後再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回去繼續讀書。

更要命的是,那個年代别說自駕,恐怕連能走馬車的官道都崎岖不平,從江油到眉山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馬月呢。現有的資料中并沒有李家在眉山生活過的證據,反而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李白的少年時代根本就沒有離開過江油。

所以,這則故事是假的。

更詭異的是,在道教神仙真武大帝身上發生過一模一樣的故事。

武當山上有一個景點叫磨針井,這口井的由來也是鐵杵磨成針。故事情節跟李白的一樣,男主角把李白換成了真武大帝成仙之前的凡身淨國太子,布景由一條小溪換成了一口井。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3

武當山磨針井景點

李白和真武大帝必有一抄,問題是誰抄誰的?

真武大帝抄李白的可能性比較大。

因為李白的故事有明确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宋代,而武當山的主體建築修建于明代;你真武大帝是仙官,我李白可是太白金星下凡,比你來頭更大!

這就尴尬了,就像是考試抄答案,不僅抄了個錯誤答案,而且沒有抄出名堂,畢竟人家是進了小學課本的。隻要這篇課文一天不取消,真武大帝就隻能在李白的陰影下多過一天,想着就憋屈。

三、酒後調戲宦官?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歲的李白離開自己生活了十九年的故鄉四處遊曆。這段時間,李白的生活既潇灑又浪漫,基本就是拜谒、交友、喝酒、旅遊、寫詩,并在好友孟浩然的介紹下,與前宰相的孫女喜結連理,做了上門女婿,俗稱倒插門。

這段時間他結識了孟浩然、王昌齡、元丹丘等人,留下了衆多著名詩篇。除了這些朋友之外,他還遇到了人生的兩位貴人,賀知章和玉真公主。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岑夫子,丹丘生;

将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摘自《将進酒》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當時賀知章已是唐玄宗面前的紅人,看了李白的《蜀道難》之後,驚歎道:“你是被貶谪到凡間的仙人嗎?”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4

回鄉偶書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妹,深受兄長的寵愛。李白以一首《玉真仙人詞》投贈拜谒,被玉真公主賞識,成為公主的座上賓。

這二人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唐玄宗推薦了李白,李白終于“入流”了。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隆基在興慶宮金銮殿召見李白。

這是李白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據史料記載,大殿之上,唐玄宗問李白對時事的看法,李白談笑風生對答如流,唐玄宗很是滿意。問答之餘,李白還寫了一篇奏頌,這可是李白的長項,唐玄宗看了之後大喜,下令賞賜一頓飯,并親自為他調羹湯。雖然這隻是個形式,但是它代表着皇帝親自下廚給李白做飯,對于當時的讀書人來說,這可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飯後,唐玄宗封李白為供奉翰林,所以,後人有時稱李白為“李翰林”。

供奉翰林雖然品級不高也沒有實權,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官職。因為他的日常工作職責是陪皇帝讀書寫字,有時候可能還參與起草一些重要的文書。這個工作的優點就是離皇帝近,方便皇帝考察。才能一旦被皇帝認可,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以李白的才華,做一個禦用文人綽綽有餘。

俗話說,當官不自在,自在不當官,但是李白不是俗人,這句俗語對他不适用。

當了官之後,李白依然本色不改,經常在街市上喝得酩酊大醉。有時候,唐玄宗興緻來了,就召李白進宮。到了皇帝面前的李白尚未醒酒,眼神迷離,腳步蹒跚,一旁的小太監隻好用涼水潑在他的臉上。等酒意稍解之後,半醉半醒之間的李白便開始揮毫運筆,文思泉湧,寫出來的詩詞婉麗精切,讓人拍案叫絕。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李白禦用文人生涯的代表作《清平調》。

在一個暮春時節,興慶宮牡丹盛開。唐玄宗、楊玉環、李龜年和一幫梨園歌妓在興慶宮賞花聽曲。唐玄宗嫌歌詞老舊,就急召李白入宮賦詩。李白入宮之後,一揮而就,《清平調》三首橫空出世。這首詩的創作團隊恐怕是中國曆史上最豪華的陣容。李白作詞,李龜年譜曲并負責演奏打擊樂羌鼓,唐玄宗親自吹笛伴奏,楊玉環伴舞,大唐帝國最頂尖的創作人才合力演繹了這首震铄古今的千古名篇。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清平調》三首

但是李白就是李白,即便是在規矩森嚴的皇宮大内都不改恃才放曠的本性。

史料記載,在一次喝醉酒之後,李白讓唐玄宗最寵幸的宦官高力士為他脫靴。礙于唐玄宗的情面,高力士雖極不情願但仍在極度隐忍之下照辦了,但是這個啞巴虧在高力士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客觀的說,高力士雖然是太監,但在曆史上的形象并不壞,算是一個比較有操守的太監,他生涯最大的黑點可能就是把李白趕出朝廷。

高力士是聰明人,他自己不出手,而是借楊貴妃之口在唐玄宗面前吹枕頭風,唐玄宗開始漸漸疏遠李白。最後還算給他面子,給了他一個賜金還山的體面待遇,就這樣,李白結束了短暫的公務員生涯,落寞的離開了長安。

四、李白和杜甫是“熱戀”還是“單相思”?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唐玄宗取消關注,丢掉了工作。長安也待不下去了,李白隻好再次開啟了遊曆生涯。

在洛陽,他遇到了杜甫。

詩仙與詩聖在美麗的洛水之畔相遇,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兩顆明星發生了驚世碰撞,發出耀眼的光芒,後世文化圈無不歡欣雀躍,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從此,詩仙詩聖開啟了長達一生的深厚友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真的是這樣嗎?不一定!

杜甫對李白情深意切,李白卻對杜甫敷衍了事。

杜甫一生為李白寫了很多詩,比如《飲中八仙歌》、《贈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與李十二同尋範十隐居》、《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後世經常描述李白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寫的。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天末懷李白》

看完杜甫寫給李白的這些詩歌之後,我們會發現,杜甫對李白的感情就像是小迷妹對自己偶像一樣狂熱。把杜甫的這些詩歌糅合起來,通俗的概括一下就是:李白哥哥,你知道嗎?我對你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你,在繁花似錦的春天想你,在驕陽似火的夏天想你,在黃葉紛飛的秋天想你,在雪花飛舞的冬天想你。白天想着你,晚上夢到你。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

我看得都快嘔吐了!

這就是杜甫對李白的愛!但是李白對杜甫呢?

現在後世公認的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歌隻有兩首,《沙丘城下寄杜甫》和《戲贈杜甫》,另外還有兩首有高度嫌疑是後人僞作。但不管是兩首還是四首,區别不大。

我來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别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戲贈杜甫》

這兩首詩一個寫于天寶四載,一個寫于天寶五載。天寶四載的時候兩人剛分離,天寶五載的時候兩人重逢之後再次分離。然後兩人再也沒有相遇過,李白也再也沒有想起過杜甫。

另外從詩的内容來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大都帶着敬仰和羨慕之情,而李白寫給杜甫的那首《沙丘城下寄杜甫》好像淡淡的說:“老弟,我今天喝酒了,想起你啦!”而那首《戲贈杜甫》則更像戲谑和調侃:“老弟,寫詩不要那麼用力,别搞的自己跟種地的莊稼漢一樣!

其實,李杜在友誼上的“單相思”一點都不奇怪。

首先,二人相遇的時候,杜甫還沒有成名。李白朋友衆多,無論是孟浩然還是王昌齡都比杜甫要有名的多。在李白心目中,杜甫隻是一個普通朋友而已。其次,二人性格也不搭調。李白性格灑脫,詩風恣肆汪洋;杜甫性格沉悶老成,詩風沉郁頓挫。對李白而言,杜甫這個小兄弟太沉悶了,沒有多少情趣,不太符合李白的胃口。在這種情況下,李白對杜甫的贈詩唱和更像是禮節上的,杜甫的一廂情願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現在杜甫看到我的這篇文章,估計會自怨自艾的喝一頓悶酒,然後唱一曲傷感的《吻别》:給我的一切,你不過是在敷衍……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5

李白與杜甫

另外,我曾經看過一篇分析李白和杜甫友誼的文章,作者綜合二人出生的時間地點,運用星盤從星座的角度去分析二人貌合神離的原因。

由于我不太相信一個人出生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能夠決定他的性格,所以對星座學從來沒有感冒過,也不知道那篇文章分析的是對是錯。不過,看着也挺有意思,不妨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

文章說,杜甫的太陽星座是水瓶座,上升星座是金牛座;李白的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都是雙魚座。從太陽星座來說,在友誼上,水瓶對雙魚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就好比是飯後甜點;而雙魚對水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是主食。從上升星座來說,金牛會被雙魚特有的浪漫飄逸氣質所吸引,而雙魚會厭倦金牛身上的沉悶,從而逐漸的疏遠之。

所以,李白和杜甫的友誼,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場“單相思”。

其實,這也怪不得李白,對杜甫而言,誰讓你名氣小呢,名氣大點不就配得上李白了嗎?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質疑,杜甫名氣不小啊,他倆齊名呢!

那是現在!

其實在整個唐朝,除了韓愈等少數人之外,真正欣賞杜甫的人并不多。直到中晚唐時期,國家命運堪憂,讀書人死氣沉沉,憂國憂民的杜甫才真正被讀書人重視起來。杜甫跟李白齊名甚至是超過李白,是唐朝以後的事情。

到了宋朝的時候,以範仲淹為代表的士大夫懷有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占了主流之後,詩中始終充滿了家國情懷的杜甫一下子被擡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宋朝士大夫心中,李白的地位遠在杜甫之下。王安石就認為,李白寫詩不關心百姓疾苦,隻顧自己痛快,詩中不是喝酒就是胡姬,格調太低。

這就是李白和杜甫的友誼。

不管二人是熱戀還是單相思,不可否認的是,二人是中國詩歌詩上兩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是浪漫主義的極緻,一個是現實主義的翹楚,并沒有高下之别。如果給唐朝的詩人排個座次,李白和杜甫誰第一誰第二可能會有争議,但是如果說他倆是前兩名的話,估計是不會有争議的。随着世事變遷,曾經的迷妹最終成為了與自己偶像平起平坐的超級明星,這是命運對杜甫的眷顧,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幸事。

五、李白被打入死牢,高适為何見死不救?

話說李杜二人在洛陽相識之後,結伴東行,他們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又遇到了高适。高适年齡比李白小三歲,比杜甫大八歲,但是三人在一起絲毫沒有代溝感。三人在宋州、梁州開開心心的玩了幾個月,在這期間他們喝酒、打獵、做詩,玩得不亦樂乎。

幾個月之後,三人分别。第二年又聚了一次,然後再次分别。

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後,李白和高适竟然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李杜高三人在詩歌成就上,高适是最低的,明顯跟李杜不是一個級别。但是在仕途上,高适是三人中混的最好的。高适曾做過淮南節度使,以軍功被封為渤海縣侯,死後被追封為禮部尚書,谥号為忠。

與李杜分别之後,高适進入了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的幕府,任掌書記。天寶十五載,安史之亂爆發。高适随隴右軍一起東進勤王,重新投入老領導哥舒翰的麾下,鎮守潼關。後來哥舒翰戰敗被俘,潼關和長安相繼淪陷,唐玄宗逃往四川,高适也從潼關戰場上逃脫,一路追随皇上的逃亡隊伍到了四川。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适《别董大》

在四川,高适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被封為谏議大夫。

當時,太子李亨已經在靈武繼位,幾天之後,李隆基才知道自己“被太上皇”了。

但是李隆基在權力場窩爬滾打了一輩子,有豐富的權力鬥争經驗。他暗中耍了一個花招,那就是封另外的幾個兒子為節度使,允許他們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名義上是讓他們輔佐李亨平叛,實際上是培養幾支制衡李亨的力量。

對于這種情況,高适上書勸谏唐玄宗不要這麼做,會留下皇子争位的隐患,但是李隆基不聽。

後來身兼四鎮節度使的永王李璘發動叛亂,唐肅宗李亨聽說高适曾經反對唐玄宗冊封皇子,于是召他商議讨伐李璘的對策。高适陳述江東厲害,認為李璘必敗無疑。唐肅宗大喜,任命高适為淮南節度使,率軍讨伐李璘。

高适也沒有想到,十幾年前一起遊玩的帶頭大哥李白竟然在敵軍的陣營裡。

與杜甫和高适分别之後,李白仍然是漫無目的的四處遊蕩。他先是去了越中吊唁已經作古的賀知章,然後到金陵生活了兩年。接着又先後去了山東、幽州、魏州、商丘,然後再回到金陵,之後又去了宣城。當然,在這段時間,李白寫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詩歌。

天寶十五載,安史之亂爆發了。

李白幾經輾轉,最後攜夫人隐居于江西廬山,也就是寫出《望廬山瀑布》的地方。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李白雖然口口聲聲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但是在他的内心深處,建功立業的火花是永遠不會熄滅的。當永王李璘以平叛的名義招兵買馬的時候,李白毅然加入了李璘的幕府,打算在自己的晚年建功立業。

但是,一入幕府,李白就上了賊船了。

其實永王李璘的謀反更像是一種被動謀反,這是皇家權力争鬥的結果,不幸的是,李白成了犧牲品。李白錯就錯在政治眼光太差,看不清當時的天下形勢。

李璘的謀反很快被高适平定,李白以“從逆”罪被投入浔陽的監獄,這是死罪。

李白入獄之後,曾經給自己的昔日好友高适寫信求助,但是沒有得到回應。

眼看李白性命不保,這時郭子儀救了他一命。

《新唐書》和《唐才子傳》都有這樣一段記載:李白在并州時遇到郭子儀,當時郭子儀犯了死罪,李白救了他一命。這回李白犯了死罪,郭子儀上書給唐肅宗李亨,表示願意拿自己的官職換李白一命。郭子儀的面子唐肅宗還是要給的,于是免去了李白的死罪,判他流放夜郎。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身陷囹圄的時候,作為敵方的最高軍事指揮官,高适為何見死不救?

我認為有兩點:

首先,比起李杜來,李白和高适的友誼恐怕更加貌合神離。李白雖然對杜甫的友情漫不經心,賴好還有兩首詩相贈,但是我查了大量資料,竟然找不到李高二人任何相互贈詩的記錄。

其次,李白的罪名太重,高适剛剛受到唐肅宗的信任,還沒有站穩腳跟。他怕自己救李白不成反而會失寵,因為功高如郭子儀者也得拿出以官位相換的代價才敢向李白伸出援手,高适實在是沒有信心能夠全身而退。

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至于高适為什麼見死不救,或許隻有他自己知道。

六、李白是酒後撈月亮死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關中遭遇大旱。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規定死者從流,流者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符合完全赦免的情形,終于重獲自由了。

自由身到底有多可貴,不光那些剩男剩女們知道,李白也同樣懂得。

此時的李白已經59歲了,仍然豪情萬丈。

他坐船沿長江順流東下,當時長江水勢洶湧,小船像離弦之箭在江水中急速前行,兩岸的景物快速的向後隐退,漸漸消失在彌漫在江面的上的水霧之中。李白一路上看着滾滾的浪花,聽着兩岸此起彼伏的猿猴啼叫,豪邁之情,油然而生。一首《早發白帝城》信口吟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從白帝城出發,一路到了江夏,在那停留了一陣。然後應貶谪在嶽陽的朋友賈至和李晔的邀請,去了洞庭湖。李晔是李白的另一位族叔,曾經當過刑部尚書,當時是被貶谪路過嶽陽。

千裡洞庭,煙波浩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相隔多年之後,三位命運多舛的老友再次異地重逢,于是趁着月色,駕一葉扁舟,燙一壺濁酒,泛舟于洞庭之上。月光融融,波光粼粼,回憶起前塵往事,三人不禁感慨萬千。有酒,有船,有風,有月,怎能沒有詩?

好酒下肚,已有幾分醉意的李白恍恍惚惚感覺到小舟漸漸飄了起來,晃晃悠悠在江水、明月和白雲間緩緩穿行,他随口吟道: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遊洞庭五首.其二》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61歲的李白貧病交加,隻好去投奔在安徽當塗縣當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并于上元三年死在那裡。

李白最狂的9句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這裡有您不知道的六件大事)6

李白畫像

對于李白的死,《舊唐書》說的是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新唐書》沒說李白的死因,隻是說他老年死在謝家青山。《唐才子傳》的記載比較離奇,說李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李白是酒後撈月亮死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可《唐才子傳》的說法,因為李白就應該這麼死,隻有這樣浪漫主義的死法才配得上李白。

就在同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也死了,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締造了大唐盛世的兩個人同年去世,帝國的盛世華章終于散去了最後一絲遺響,中國封建社會時期最好的時代結束了。

如果真如賀知章所說的那樣,李白是天上的神仙被貶下凡,那麼上元三年的李白可能是重新返回天庭報到去了。他出色的完成了凡間的任務,留下了衆多脍炙人口的詩歌,他用手中的筆為後人勾畫出一個豪邁進取、氣象萬千的大唐盛世。雖然這個盛世沒有給他高官厚祿,但那一點都不重要,中國的封建社會誕生了無數帝王将相,但李白隻有一個。庸俗的功利主義配不上他,李白就應該蔑視權貴,就應該潇灑風流,就應該恃才放曠,就應該豪情萬丈。李白在人世間潇灑快活的走了一遭之後,悄然返回了天庭。正好印證了他在《俠客行》中寫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