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症是以骨量丢失、骨組織顯微結構破壞或骨強度下降所緻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為特征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據文獻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49%女性患骨質疏松症,男性為23%;50歲以上人群中,20.7%女性患骨質疏松症,男性為14.4%。疾病導緻的脆性骨折不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給社會帶來較大的醫療負擔。
那麼,骨質疏松症都有哪些症狀?如果中招了該如何治療?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骨質疏松症的那些事。
(網絡配圖)
靜悄悄的疾病
骨質疏松症在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也稱之為“靜悄悄的疾病”。但是随着病情不斷進展,骨量不斷丢失,骨微結構破壞,患者可能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腰背部疼痛,甚至“渾身痛”,夜間更為明顯,有時會影響睡眠,白天活動以後疼痛一般會減輕,有可能在很長時間内反複出現,時輕時重,常常伴有乏力、腿抽筋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
在無外傷或者輕微外傷的情況下,骨質疏松症患者很容易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是脊柱骨折,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另外,肩部骨折、腕部骨折、骨盆骨折等也是常見的骨質疏松性骨折。
(網絡配圖)
藥物治療選擇多
骨質疏松症的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和使用抗骨質疏松的藥物。
一般治療通常指加強營養和規律運動等措施。
加強營養: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适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g/kg體質量,并每天攝入牛奶3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規律運動:運動可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能力等,減少跌倒風險;還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質疏松症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肌肉力量練習包括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網絡配圖)
藥物治療:一般治療無法緩解病情的時候,需要選擇藥物治療。
(網絡配圖)
此外,也可選擇中醫治療。
根據中醫“腎主骨,脾主肌肉”及“氣血不通則痛”的理論,治療骨質疏松症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活血化淤為基本治法。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症多以改善症狀為主,經臨床證明有效的中成藥可按病情選用。可能改善本病症候的,且藥物有效成分較明确的主要包括骨碎補總黃酮、淫羊藿苷、人工虎骨粉等。
來源|《家庭醫藥》
作者|金堂縣官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羅仁玖
編輯|張越 龐祖梁(實習)
二審|周遊
終審|劉慧英 張如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