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浩蕩不見底,
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
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如若把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别》
恣意壯闊的想象,
畫成畫會是怎樣一番的圖景?
“遏雲歌響清, 回雪舞腰輕。
隻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
李商隐筆下的《歌舞》,
又是怎樣的一番飄逸與自在?
“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畫出這般又仙又美畫面的,
是90後美女插畫師@呼蔥覓蒜。
這位生活在北京的白羊座小姐姐,
以畫“身高2米,
頭身比1:20的沒臉小人兒”而聞名。
在微博上,她擁有100多萬粉絲,
每天都在催她更新。
@呼蔥覓蒜
“呼蔥覓蒜”
看上去就是個很特别,很有趣,
似乎還帶着些“吃貨屬性”的名字。
“這個網名的來源其實是
蒲松齡《綽然堂會食賦并序》中
一句關于描述弟子吃相的描述——
‘夫然後息争心、消貪念,
箸高閣、餅幹咽,
無可奈何,呼蔥覓蒜。’
我覺得這簡直寫得太有畫面感
太生動了!”
很多人喜歡呼蔥覓蒜筆下的仙氣,
那是一種飄逸清奇,自在風流的感覺
背景或為幽谷竹林,或為紅牆庭院
或落英缤紛,或山河淼淼,
自帶有中國風的唯美韻味。
“我的畫面裡很少有直線條,
因為‘飄’起來的曲線才有靈動之感。”
這般的既仙又美的意境,
是呼蔥覓蒜插畫的一大特征,
古代俠客縱橫江湖的恣意不羁,
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缥缈出世,
一時躍然紙上。
而這,也暗合了呼蔥覓蒜最喜歡的古時朝代,
“我很喜歡魏晉的飄逸,
還有盛唐的開放與濃烈。”
“身高2米無臉小人”
可謂是呼蔥覓蒜筆下人物的标簽,
而這般形象的誕生
其實是個偶然。
“那時還在學校上學,
正在發愁如何勾勒人物面部,
不想導師看到,
覺得無臉其實也很好。”
沒有五官,藏起表情,
卻用飄逸的造型,
以及唯美的氛圍,
應了古風含蓄内斂的格調。
“無臉長身小人”果然一炮而紅,
成為了呼蔥覓蒜的“招牌”,
甚至還引得不少人争相模仿。
“無臉給了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間,
同一張畫,不同的人看,
能解讀出不同的情緒與内容。”
在呼蔥覓蒜看來,
這也是“無臉畫”的魅力所在。
有些意外,在呼蔥覓蒜看來
對她畫風影響最大的人,不是畫師
而是她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古裝片——
“尤其是徐克拍的武俠片”。
1992年生人的呼蔥覓蒜
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
小時候最大的愛好不是逛街逛公園,
而是在家看古裝劇。
“那時看了徐克拍的
《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
覺得片子裡的人物都好有俠氣!”
“東方不敗”系列
“東方不敗”系列
如今,在呼蔥覓蒜的筆下,
那些曾經讓她過目不忘的影片,
也成為了她創作的對象。
《新白娘子傳奇》《聊齋》《大話西遊》
還有最近熱播的古裝大劇,
都“穿越”到了“無臉畫”的古風意境之中。
“大話西遊”系列
“大話西遊”系列
“大話西遊”系列
“倩女幽魂”
“青蛇”
呼蔥覓蒜自述是那種“手快”的畫師,
“一旦開畫當天肯定完成。”
雖是用電腦繪圖,
但你卻能從她的創作中
看到中國古畫常用的“散點透視”技巧,
傳統自然的色彩,
以及“人迹于山”的畫風——
後者是“明四家”裡仇英的代表手法。
“仇英很擅長工筆畫,但又很靈活,
一張畫分成一個個小格我都能看很久。”
閑暇的時候,
呼蔥覓蒜會去博物館,老建築,
恭王府是最近她去得很頻繁的一個點。
她的靈感來源很廣泛,
花開、落葉,一道彩虹,一角飛檐,
都可能成為下一幅作品裡的畫面。
而對畫中人物的衣物配飾的考量,
也是她重點思考的方向。
“不是那種嚴絲合縫的考據,
但基本的要素如穿衣習慣、
服裝紋路等會嚴格依照史實。”
除開又仙又美的“無臉小人”系列,
呼蔥覓蒜還有一些别樣風格的創作,
帶有些工筆畫特征的
《缽山圖繪》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文人追求清雅緻遠的生活情趣,
熱衷于将這種願景用于創作盆景,
“創作這組圖片即是受其啟發,
本人又對吃興趣頗高,
就想把花盆變成
鍋碗瓢盆勺那些吃飯的家夥
于方寸之中造景,
碗中的山水配上流雲
總給人清涼的感覺,
放在一起就是一碗碗山水刨冰,任君挑選”
有人說,
看呼蔥覓蒜的畫,讓人很靜,
“似乎步入了那個仙氣十足,
安詳沉靜的古代畫卷,
讓人心生向往。”
在這位年輕90後插畫師看來,
這種與現代快節奏生活截然不同的體驗,
或許正是很多人
喜歡“無臉畫”的原因所在。
“傳統文化是個巨大的寶庫,
我所做的隻不過是
從中摘取了一小部分,
用我擅長且接地氣的方式
表達了出來。”
浮生如夢,浮生繪夢,
在呼蔥覓蒜的筆下,
仙氣、俠意、古風、
如長卷徐展,
娓娓道來。
文字由“人民日報文創”原創;圖片來自@呼蔥覓蒜,感謝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