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好萊塢的驚悚電影《大白鲨》上映,給無數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片也一舉斬獲了1975年度的奧斯卡金像獎等三項大獎,斯皮爾伯格可謂是載譽而歸。
影片中的大白鲨也成為了許多人的童年夢魇,影片中的大白鲨體型碩大,神出鬼沒,幾乎可以吞噬任何它所見到的任何生物。
但影片确實有誇大的成分,要知道海洋中的霸主早已易主,虎鲸捕食大白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但如果大白鲨的親戚巨齒鲨還沒有滅絕的話,虎鲸在其面前也隻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巨齒鲨生活在近30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至20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當時古海中名副其實的霸主,處在食物鍊的最頂端。
成年巨齒鲨的體長可達15米至21米,體重30噸至50噸,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咬合力最強的生物,平均咬合力可達到20萬牛頓,最大咬合力可達37萬牛頓,是暴龍咬合力的5倍、大白鲨咬合力的10多倍。
巨齒鲨魚如其名,它的牙齒非常大,從發掘出來的化石顯示,它的牙齒長度接近29厘米,而成年大白鲨的牙齒隻有5至10厘米左右,顯然巨齒鲨的攻擊力不是同時期其他生物可以比拟的。
雖然巨齒鲨的戰力不俗,已處在頂級獵食者之列,但科學家分析它們從不願意與其他海洋生物正面發生沖突,而是像森林中的老虎一樣,喜歡躲在獵物的視線盲區進行偷襲,它們是名副其實的“海中刺客”。
科學家推測,當獵物上浮到海面換氣的時候,巨齒鲨便以極快的速度從深海接近獵物,從獵物的下方進行攻擊,巨齒鲨最喜歡的獵物是當時的始祖鲸豚類生物,鲸豚類生物是哺乳動物,依然靠肺呼吸,當它們到海面換氣時,便給了巨齒鲨可乘之機。
滄龍是一類遠古海底食肉動物的總稱,體型差異明顯,它們生活在白垩紀的馬斯特裡赫特階,分布于當時全球各地的海洋之中。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滄龍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像《侏羅紀世界》中,滄龍甚至可以竄出海面獵食暴龍,滄龍的體長為3至22米左右,最大體重約為30多噸,咬合力為10萬牛頓至30萬牛頓。
滄龍存在的時間非常短,始祖滄龍是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随後開始快速進化,像硬椎龍、闆踝龍、海王龍、扁掌龍都屬于滄龍,直到6000多萬年的一場浩劫來臨,滄龍才随着恐龍一起消失了。
那麼,如果不考慮兩種動物生存的年代,巨齒鲨和滄龍兩種海洋霸主狹路相逢,誰能更勝一籌呢?
巨齒鲨是現代鲨魚的始祖近親,和鲨魚一樣,它的骨骼大都為軟骨,且軟骨很難形成化石,所以巨齒鲨無法像恐龍一樣留存大量化石,古生物學家除了發現過巨齒鲨的脊椎和牙齒之外,其餘得到的資料少之又少。
科學家雖然沒有找到巨齒鲨上下颌骨的化石,但可以根據現代鲨魚的大小推算出巨齒鲨的體型大小,有科學家曾根據一顆巨齒鲨牙齒的化石,推算出這條巨齒鲨的體長為17米左右,體重30噸左右,嘴部直徑可達2.2米左右。
滄龍的種類繁多,最小的滄龍體長隻有三米左右,但體型最大的霍夫曼滄龍可長至20多米,體重可達25噸左右。
滄龍是從陸地蜥蜴進化而來的,它們身體修長,遊泳阻力小,速度較快,四條腿進化成了鳍狀肢,身後的尾巴可在海中産生推動力,使得滄龍成為當時海中最為敏捷的獵食者。
但從綜合數據上來看,巨齒鲨明顯要比滄龍強壯得多,且牙齒和咬合力也在滄龍之上,滄龍缺乏對巨齒鲨造成一擊斃命的進攻手段,雖然滄龍遊速較快,但如果被巨齒鲨偷襲得手,滄龍在劫難逃。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