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中,在準備替父從軍上戰場的時候,木蘭做了充分的準備:“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原諒我的粗魯,在題目中四句之間居然沒有标點!但我也是沒辦法,題目是有字數限制的,而标點符号也占字數。
有人說到底是女孩子,愛逛街,買四樣東西一定要走四個市場,不肯一趟買齊了。當然這是開玩笑,再愛逛街的女人,在上戰聲之前,也未必會有此雅興。
傳統的教材這樣解釋:這是一種“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在東南西北各個市場,買齊了各種裝備。
互文是一種常見的寫法,在字數限制嚴格的詩歌中比較常見。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指的是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關隘。還有《木蘭辭》中的另一句“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難道死的都是将軍?歸來的都是壯士?但是根據戰争常識,越是高級的将領,戰場犧牲的幾率越低。用互文修辭一套,就不難理解了:将軍和壯士,有的在百戰中死去,有的輾轉多年後回來。
漢賦中有多鋪陳寫法,反映了漢朝大一統、繁華盛世、好大喜功種種心理。《木蘭辭》中這四句,應該也有相似的作用。
木蘭代父從軍,是一件迫不得己的事情。但是她顯然不怨恨派她出兵的政府,而是很自覺、很積極地投身到準備工作中去。在采購戰備物資時,她也不是應付敷衍,而是“貨比三家”。一來因為這個小女子知道,這些物資将是她戰場求生、求勝的必要條件。二來,她對上戰場保家衛國,滿懷着憧憬與希望,才會有興緻去細心地采購。
一個平民女子,忽然走上戰場,卻沒有輕易死去,反而“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不是靠幸運與偶然。木蘭,至少從心理來說,就有着積極的充分的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