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3:55:42

咱們guo家有5000年文化曆史,無數文學瑰寶,流傳下來的文章和金句,也早已成為我們為人處世、行走人生的行為準則。

但有句話幾乎是婦孺皆知,卻一直被99%的人誤解,也因為誤解使很多人的行為和意識也發生了偏差。這句話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一提起這句話,幾乎所有人的内心第一時間會理解成:不孝順的行為有三個,沒有兒子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1

如果你也這樣理解的,那麼請看完這篇文章,它的本意根本就不是這樣。

01,出處

這句話出自孟子之口。孟子名轲,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也被稱為“亞聖”。所以他的很多言論,曆經2000多年風雨,一直都被後世作為箴言來奉行。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本來是孟子對舜結婚這件事而發表的評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2

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我們先按世人理解的來翻譯這句話,就是:不孝順有三種,沒有後代是最嚴重的。舜沒有告訴父母就娶了媳婦,就是沒有後代。但君子認為他雖然沒有告訴父母,但實際上相當于已經禀告了。

這句話最初被解釋為“沒有後代為大不孝”,是在東漢著名經濟學家、大畫家趙岐的《孟子注》中,他把“無後為大”解釋為:不結婚,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3

趙岐是誰呢?他當時是漢獻帝劉協的顧問或老師,影響力巨大,所以經他這麼一解釋,這句話原來的意思就被忽略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要想孝,就一定要生兒子!

所以在劇集《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在侍母和嗣後之間猶豫時,他的母親就勸他:孝順我不重要,後代才重要。

近代知名學者楊伯峻在《孟子譯注》中,也說“沒有子孫為最大不孝”。還解釋說,舜不禀告就結婚,是怕沒有後代,繼承了趙岐的說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4

這個解釋也使得這句話繼續錯了下來。

02,考察

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這段話的毛病?

如果說“無後”指的是沒有兒子的話,那舜“娶”妻,不就是為了早點有孩子嗎?為什麼說人家是大不孝?哪有娶媳婦時就默認人家不會生的道理?

邏輯顯然不通,那我們先看看上下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5

《孟子·離婁下》裡清楚記載着五種不孝,分别是: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财,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翻譯一下就是,不孝的五種表現就是:

1、四肢懶惰,好吃懶做而不贍養父母;2、喜歡賭博酗酒,花開酒地不贍養父母;3、貪圖錢财,隻顧老婆孩子不管父母; 4、放縱享樂,縱情聲色,給父母丢臉;5、逞勇好鬥,打架鬥毆,連累父母。

很明顯,這五項“不孝”可以統一解釋為:沒有盡到做後輩的本份。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6

這裡面沒有提及“沒有生兒子就不孝”這一項,找遍所有文字的字裡行間,都沒有提到“生兒子”和孝有什麼關系。如果孟夫子認為“沒生兒子”也是不孝,那他應該寫“六不孝”。

在原文中“舜不告而娶”這句話的背景是:

舜從小父親對他就很不好,有了後母之後他的日子就更不好過,父親和後母還曾想謀害舜,所以舜在結婚時就沒有事先禀告。在禮數上,結婚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舜沒有做到,就是沒有盡到做後輩的本份,那就是不孝。

後面說,君子以為猶告也。因為情況特殊,舜才沒有告知父母自己結婚的事,所以君子不應該譴責他的不孝,而應該認為是已經“告知”了。

回到這句話開頭“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7

趙岐在《孟子章句》裡這樣是這樣寫的: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然後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顯然這三不孝和孟子“五不孝”完全不是一碼事,隻能說是趙岐自己的見解,或者是曲解了孟子的原意。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8

3、正解

關于“不孝有三”孟子在原文裡并沒有解釋,所有對這句話的解釋都是後世加上去的。

所以,現在很多學者認為,這裡的“三”和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同意,是個約數。

關于孝和三,聖人孔子曾說: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說的是父親在時,看兒子會不會違逆父母,父親去世後,看兒子會不會違反父親遺命;如果三年守孝期滿,兒子一直沒有違背父親的遺命,那就是真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9

這應該是與上文的“三”和“兒子”離得最近的(但很明顯,也沒有說不生兒子就算大不孝),其意思和孟子的五不孝的相通點,就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

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的正解應該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才是最大的不孝。舜結婚沒有告訴父母,也是沒盡到後輩的責任。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話(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10

這句話被誤解了近2000年,其影響也很大。最明顯的就是,因為這句話,很多家庭都以生兒子為己任。以前竟然還有生了女兒就送人,提前知道性别就放棄的事。

更可氣的是,很多人認為兒子重要,而忽略女兒的生活和教育,反而對兒子過于溺愛,把孩子寵得無法無天,最終成為社會的毒瘤。

這應該是這句話被錯誤解讀後最大的遺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