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懸浮物、魚蝦的屍體、剩餘飼料、糞便、藻類等在池塘中積聚有機物,對蝦和魚産生不利影響,養殖戶需要采取預防和糾正措施。
有機物質的積累導緻魚蝦中毒
一、水産養殖池塘有機物積累的原因
在養殖池中積累、形成混合物的過程,統稱為有機物。特别是由淤泥、水源中的懸浮固體、粘土顆粒等物質積累,這些有機物質直接進入池塘時,沒有通過過濾沉澱系統,就會帶入池塘。上述物質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沉積,在池塘底部慢慢積累,形成有機物。
1、在養魚蝦的過程中,池塘中的各種藻類由于多種原因會死亡,并堆積在池塘底部;
2、因魚蝦投喂飼料管理不合理所緻;
3、池塘沒有排污系統或排污能力低,換水困難;
4、每次收獲後。底泥沒有完全消除。
5、養殖戶使用石灰等藥物或者化學品,含有許多雜質……,在養殖過程中經常使用這些藥物,這也會導緻有機物的積累。
使用含有許多雜質的化學藥物,也會導緻有機物的積累。
6、根據水源的性質,水産養殖池塘中的有機物積累有時速度快,有時速度慢。如果水中富含沖積層和懸浮物質,有機物積累過程迅速而強烈。另外,有機積累取還決于天氣、氣候和季節。
7、在雨季,有機物的積聚很多,因為從雨水會将一些有機物沖入池塘。另外,由于池塘系統設計不當,養殖場沒有設計過濾沉澱池,有機物的積累發生迅速。
在雨季,有機物的積累發生得更快。
8、高密度養殖,雖然能獲得高産量,有機物質積累越多。通常在養殖的第一個月,有機物積累的并不多,但是随着養殖時間延長,有機物的積累非常快。
二、水産養殖池塘有機積累的迹象
魚蝦池中有機物積累的迹象被稱為:
1、在池塘中,藍藻經常出現在水面上,這是由于或多或少有機物的積累,藍藻才能會生長。
2、養蝦池塘經常出現鞭毛藻、裸藻,使池塘水變成紅棕色、紅色……,這主要是由于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物,池塘水的顔色會變紅棕色或深棕色。有時,蝦池會出現幼嫩的香蕉綠,然後水色迅速變綠,說明眼藻的存在。
3、有機物堆積很多,水體發粘,很稠,有難聞的氣味,有腥味。池塘有許多氣泡漂浮在水面上,而且長時間難以溶解。
4、魚蝦成群沿池塘遊動,或出現在水面上。蝦:出現鰓腫脹、鰓黑、觸角脫落、附肢壞死、外殼破損……,魚:出現鰓撕裂、身上出現傷口、鳍、鱗片、撕裂、浮頭等迹象。這些迹象都可能是有機物積累的現象。
水體富含有機物,呈凝膠狀、粘稠狀,有魚腥味。
三、水産養殖池塘有機積累的危害
1、通過有機物的分解過程,會消耗溶解氧,這導緻池塘底部處于厭氧狀态,即使上面的水體已經有足夠的溶解氧。
即使上面的水體有足夠的溶解氧,池底仍然可以厭氧。
2、有機物分解産生有毒氣體,對蝦和魚産生不利影響。有機物分解産生的最危險的池塘有毒氣體包括:
- H2S氣體由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時積累的有機物質産生。由于存在還原鐵化合物,厭氧有機池的底層通常是黑色的。如果池塘中存在高濃度的H2S,則可以通過特有的臭雞蛋氣味來識别。硫化氫 (H 2 S) 會降低血液的氧結合能力(缺氧),導緻魚蝦窒息。
- NH3(氨氮)來自蝦糞、魚糞、魚蝦屍體、飼料中蛋白質的分解。對于NH3含量高的池塘,蝦容易中毒,有時出現沉入池塘底部。水中NH3高,增加氧氣消耗,造成魚蝦攜帶能力損傷,降低血液的氧氣輸送能力。
- NO2(亞硝酸鹽)是NH3在硝化循環中的産物,這兩種危險氣體對白對蝦、金剛蝦等海洋蝦類有很大影響;NH3和NO2幹擾血液和氧氣的結合,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幹擾蝦的呼吸,減緩蝦的生長。另外,NO2含量過高,引起對蝦出現黑斑病,蝦生長緩慢,體質差,活力降低。
3、NH3和NO2長期過高,造成魚蝦慢性中毒,導緻疾病暴發。在魚類養殖中,NO2通過鰓,通過Cl-/HCO3離子交換進入魚的血液 ;NO2進入血液後,會影響魚類的生理過程。此時,NO2與血紅蛋白氧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MetHb);氧化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或Hb(Fe2 )NO 時,兩種形式的Hb會降低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這是導緻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導緻呼吸過程中缺氧,在亞硝酸鹽濃度高的環境中,魚蝦就會爆發疾病。
廢棄物是病原菌的滋生地,包括黑鰓。
4、除了産生毒素外,廢棄物也是導緻蝦和魚疾病的細菌菌株的來源,尤其是黑鰓病、尾糜爛、觸角喪失、眼睛突出……,在淡水魚類中。有機物分解過程受池内溶解氧含量、溫度和水流的影響。如果水産養殖池中廢物的形成速度快于有機物分解的速度,則蝦池和魚池中會出現有機物堆積。但是,有機物有一個積累和分解的過程時,池中就會形成有毒氣體,随着有機物分解的增加,有毒氣體的濃度也會增加。
四、防止水産養殖池塘有機物積累的措施
1、對于集約化和高科技水産養殖,養殖戶需要設計一個由沉澱池、過濾池和池塘組成的系統,避免直接從河流和海水中取水,減少水源中的有機物直接靠近池塘。
2、對無水泥底和薄膜底的土池,進行改善、清淤、疏浚,尤其是池底。
3、選擇合适的飼料,保證質量,飼料顆粒大小合适,蛋白質含量與蝦年齡和重量相對應。也必須合理進行投喂,避免在池塘中出現剩餘的飼料、高FCR、有機物堆積、水污染、劇毒氣體。
池塘需要設計一個有效的排污系統。
3、池塘需要設計一個排污系統,徹底消除池塘中的廢棄物。
4、定期換水,減少池底有機物。
5、定期測量和檢查有毒氣體的含量,積極用藥和化學藥品治療。定期使用益生菌,改善水質、池底。如果有條件,在養殖25-30天後,将魚蝦轉移到新的環境中,減少有機物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