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按照您的建議多運動,這糖還沒降下來,怎麼就得了腱膜炎……”
60歲的徐大姐自從被檢查出糖尿病,醫生就建議她日常多注意飲食,并保持适度的鍛煉。
徐大姐聽糖友分享說,走路時間越久、距離越遠、速度越快,降糖效果也越好。于是徐大姐每天都保持日行2萬步以上的運動量,這一走就是兩個鐘頭,而且速度并不慢。
但是最近,徐大姐感覺到自己腳後跟總是隐隐作痛,一開始以為是“雞眼”。
直到上周影響到日常步行,走幾步路都難受了,這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是由于走路太猛,誘發了足底跖腱膜炎。
看到這裡,可能部分糖友會疑惑:到底走路能不能降糖?萬一糖降不下去,反而弄傷了腳怎麼辦?
一、走路降血糖?研究告訴你答案控糖是每位糖友必須學習的一門“學問”,尤其是控制餐後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患者意義重大,是反饋胰島素分泌的重要指标。
對于健康人群而言,餐後血糖水平對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有着重要作用。
控制餐後血糖的關鍵,就是把餐後血糖高峰值削平一些,而飯後散步,能快速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後血糖的升高。
多項研究發現,餐後散步确實有降血糖的作用:
為什麼要吃完飯就走呢?
這是因為多數人在一餐飯的進餐時間(15-30分鐘)後,就會迎來血糖高峰值。如果飯後坐着休息30分鐘,此時血糖高峰差不多已經過去了,此時再運動,也無法降低高峰值了。
二、4個吃飯習慣,極易升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受飲食影響很大,而一些不良/錯誤的飲食習慣,會使血糖水平上升得更快。
1、吃得太晚
夜間人體代謝速度會相對緩慢,吃進去的食物若沒有及時消耗,部分代謝就會轉化成脂肪,導緻體重增加,從而影響胰島素抵抗,使血糖水平升高。
2、不吃早餐
早上不吃早餐,身體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從而反跳性拉高血糖值。不吃早餐的同時,随餐服用的降糖藥或胰島素無法起作用,也會影響血糖控制。
而經過空腹後,下一頓會攝入更多的食物,當總熱量超标,就容易升高血糖。
3、吃得太快
有人為了節省時間,吃飯總是狼吞虎咽,并且感覺自己好像沒吃飽。然而進餐速度過快,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而且進食過快,更難獲得飽足感,不知不覺間,會攝入更多的食物。
4、一口菜,一口飯
中國人常常以下飯菜送飯,一口飯一口菜,吃得那是一個香。但這種方式其實并不健康,容易攝入更多的白米飯。
吃飯的最佳順序,應該是先吃優質蛋白和蔬菜,最後再吃一點碳水化合物的主食。
三、怎麼走路才能有效降血糖?
走路降血糖并非随便走幾步就能達到效果的,在走路方式、時間、頻率以及強度等方面,都是有講究的。
1、走路方式
又稱健步走,步速為每分鐘步行100~120步,每次約走5-6公裡,運動強度中等。
快步走對于體力有一定要求,在運動前需做好熱身。通過快步走,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在快走的同時,需要大幅度擺動雙臂,步伐盡量邁開,擺臂動作要大,每三十分鐘可适當放松手臂。
搖臂大步走可以同時鍛煉四肢,對提高心髒活力、舒展胫骨、強健肌肉等有積極作用。
可以不受場地限制,運動時需挺胸、擡頭、收腹,盡量擺動雙臂,大腿盡量擡高,在原地踏步即可。
原地踏步的動作看似簡單,但卻可以增進全身血液循環以及腿部力量,對控制血糖有好處。
2、每周至少運動3次
糖友應保持合适的運動頻率,每周運動3-5次,最好每天固定時間,以利于血糖控制及藥物調整。
3、運動強度要适宜
開始運動時,無需一味追求強度。一般從低等運動開始,逐漸增強。可以通過脈搏跳動來确定運動強度,即運動中的脈搏(次/分)=170-年齡。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也是有禁忌的,尤其是對于部分特殊人群:
運動确實可以幫助控糖,但過度運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明确糖尿病後,開始運動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在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後,再在醫生指導下開展運動。
參考資料:
[1]《控血糖,是餐後散步好,還是空腹活動好?》.範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2020-11-03
[2]《這3個用餐壞習慣,是導緻血糖升高的罪魁禍首!》.醫學界内分泌頻道.2019-04-08
[3]《五種散步方式,助力血糖調控》.人衛健康.2020-04-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