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漢民族居住于廣義的中原地區,自稱華夏統管九州,四海以外皆為番邦。
壯麗華夏
周朝時期的中原人把周圍非華夏的四方,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别華夏。《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古代中原人以中原(即黃河中下遊一帶)為天下中心,稱周邊四方敵對的部落為"夷、蠻、戎、狄",并沒有具體的民族意義。
每個朝代叫法不太一樣,定義的地區也不同。因為古代的地圖不像今天的這麼标準,定義上也不是今天的經緯度這麼标準,民族和人群的界線多數以山川河流作為分界點。
古代中原四方部落地理位置的大緻劃分
随着華夏民族的壯大,叫法的位置上也不斷地演變、遷徙,務必要明白一點,這種叫法在古代隻是地理位置的象征,作為正統的華夏部族傳承來看待。
“南蠻”指的是哪裡?南蠻是先秦時代王朝對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稱呼。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延伸到長江中遊以南的地區,被稱為“南蠻”的氏族部落。
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長江中遊有三苗、楚、蠻;長江下遊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長江中上遊有濮與巴蜀;雲貴高原西南部落的先民也不止一個族系,這些民族都被稱為蠻人。
百濮和百越的地理位置
三國時期,長江以南的少數民族都可以被叫做南蠻,諸葛亮所指的南蠻應該就是如今的廣西、雲南甚至還要再往南的地方。
曆史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開發南越,使這片不毛之地逐漸發展起來,南蠻就是指南越之地,以南嶺為界,如今的兩廣地區就是曾經的“南蠻”。
“南蠻”這個詞給人一種未開化的感覺,不過從曆史上看,兩廣地區的"南蠻"是文明開化比較早的南蠻部族。
由于五胡亂華等曆史原因,西南部落的一些少數民族在秦朝以後的朝代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也融入了早期的漢民族,特别是西南的彜族、瑤族、布朗族、拉祜族、黎族等等民族,雖然有些民族保留着古老的習性,但并不是真正的蠻夷部落了,有些文化習性也是融合的先民留下來的。
至于“南蠻”和野蠻這個詞有沒有關系,意義上說是存在着一定關系的。廣東人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沒有不能吃的。”這代表了一種飲食文化,在中原大部分地區的人看來是那麼的不可思議。
其實這是因為過去的兩廣地區貧窮,而且朝廷的賦稅又比較重,有時中原災荒都得“南蠻”救濟,百姓餓了沒辦法就什麼都嘗試吃一下,最後的看法就是什麼都能吃。
其實,廣東人、廣西人、和福建人都屬于“南蠻”一族,“能吃”的方面福建人也不差勁,如果比較廣東人和福建人誰更能“蠻吃”的話,單純從飲食文化方面,廣東人略勝一籌!
強大的“大粵文化”,也影響閩贛地區
從粵菜上講,在中國的八大菜系裡是排名前三的,因其做法考究和精緻的料理,在南方菜系裡獨樹一幟。所以,什麼東西都能做的色香味俱全,看起來美味可口。但是作為北方人的我,說實在話,有些東西是真的不敢吃。
“北狄”是指哪裡?《山海經•大荒西經》: “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春秋時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北狄又叫白狄、赤狄和長狄。因其人特别高大,稱号為長狄。
白狄在今陝北及陝西洛水一帶,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赤狄分布在今山西東南一帶,北狄與中原諸侯主要威脅是赤狄。北狄和南蠻一樣,也不單指的一個民族,戎、狄都是含混的一種稱呼,不少部落經常兼有戎與狄兩種稱号。
對于中原諸侯國來說,晉國、衛國、燕國等都曾受到了北狄的威脅,尤其是衛國(今河北省一帶),一度被北狄滅國,後來在齊桓公的幫助下複國。在曆史上北狄曾攻打過齊、魯、宋、衛等國,後來被齊、衛兩國聯合,擊潰後土崩瓦解。
漢朝時期匈奴是北方的最大隐患,還有烏桓與鮮卑,都是北狄的一支。鮮卑人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國家政權。
隋唐時期,鮮卑也被征服。唐朝時期,北方強大的軍事力量是突厥,被唐朝打敗以後歸順了。
宋朝時期,北方相繼有西夏、契丹、遼、金的崛起,同樣在曆史的長河中消失了,這些民族并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融入了其他民族,最終成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東夷”指的是哪裡?東夷又稱夷,意思是東方的人,古代中原對東部各部落的統稱。《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實際上,“九”僅僅表示其多,不必拘泥于九種。
不同時期指的不同群體稱呼,還有淮夷、萊夷、鳥夷、島夷、湡夷等等。大緻分布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山東省一帶。
西周“初奄與薄姑”是東夷中的大國,他們是東夷中社會發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國,而泰山以東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就是夏、商時期稱呼的 九夷或夷方。
在商周時期,夷人沒有完全融入華夏民族前,東方諸夷之間與商周氏族都發生過很多部族戰争,正是因為部族之間的鬥争,向國家聯盟的進程過渡,齊、魯兩個國家相繼建立,魯國受到周王封地,推行“周禮”治國,形成了東方華夏民族的雛形。
曆史上倭人曾經襲擾我國沿海地區,之後的東夷也泛指日本九州本島等地區。日本和中國在民族以及文化上有很大的淵源,作為和中國一衣帶水的外邦鄰國,日本也被稱為東夷。
“西戎”指的是哪裡?西戎則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諸部落的統稱。《風俗通義》說“戎者,兇也。說明了野蠻和剽悍,西戎曾經是商周的心腹大患,經常占領中原土地,大概在今天的陝西、甘肅、甯夏一帶,在周朝以西有強大的鬼戎部落,在鎬京(今陝西西安)的東北。
諸侯國形容的“西戎”地理位置圖
鬼戎的“鬼”是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熏鬻、畎戎、大戎、猃狁,實際上是不同時期不同的稱謂。(夷也是諸夏所加)比如:昆夷、綿夷、串夷、等等。
西周時期,有犬戎部落,又叫猃狁。西周末期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由于君主性格軟化,無心料理國事,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被犬戎占領,強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
西戎和北狄沒有很大的劃分點,他們之間來往密切,由北方和西北方的遊牧部落組成。這些戎狄蠻夷同樣是炎黃子孫,比如姜戎就是四嶽的後裔。
《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贽币不通,言語不達。從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部落和華夏部落區分開來 。盡管戎部落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是對彼此往來并無太大的障礙,比如晉獻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在曆史上還有另一隻異軍突起的部族羌族(在今天山西境内),殷墟蔔辭中曾作專名,稱呼為羌方。
北戎羌胡都是遊牧民族
商代有許多羌人部落與方國,同樣能戰善戰異常兇悍,羌族在曆史中和戎族結合,形成羌戎、羌胡等部落,羌人、胡人也可以看做是北戎的統稱,無論是北戎還是西戎,諸部落與方國被通稱為“戎”。
“南蠻、北狄、東夷、西戎”是否都是指華夏民族?這些稱呼指的是地區部落,當然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地理上的稱呼。在曆史演變的過程中,各個民族融合到了華夏民族其中,華夏民族以其遼闊性和包容性,同化了其他民族。
所以,綜合來看,當今華夏一族的血統基因也是複雜的,意義上說不算是當初的華夏民族,但可以認為是華夏子孫,這麼理解要好一點,概括的詞應該是中華民族了。
曆史上也有其他西方民族加入到中原之戰中,這些稱呼中也有一部分代表西方異族,所以并不能完全代表融合進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曆史上有的部族分化出去,最終演變成了自己的國家。
萬裡華夏
無論曆史怎麼演變,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踏足中原地區的民族最終被讨伐、平叛、臣服、同化,擴大了版圖也融合了民族,形成了民族大衆一體的漢文化,直至演變成今天的社會。
【END】
文:明白哥說事 [看] 圖:來源于網絡
歡迎留下腳印[比心]留言點贊,謝謝![玫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