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鯉科魚泛濫?人類社會全球化的推進也使得許多生物物種得以在全球擴散,不少區域性物種在之前不存在的地方瘋狂擴張泛濫成災比如我們常聽到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消息,實際上我國也有來自美國的一些物種在擴散,比如美國白蛾,早已成為我國農林牧業的“大敵”,因為對付它每年都消耗不少資源,而近些年一種叫做太陽魚的美國原産物種也在我國不少水域中大量出現,很多地方已對當地物種及生态鍊造成了較大沖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美國鯉科魚泛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類社會全球化的推進也使得許多生物物種得以在全球擴散,不少區域性物種在之前不存在的地方瘋狂擴張泛濫成災。比如我們常聽到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消息,實際上我國也有來自美國的一些物種在擴散,比如美國白蛾,早已成為我國農林牧業的“大敵”,因為對付它每年都消耗不少資源,而近些年一種叫做太陽魚的美國原産物種也在我國不少水域中大量出現,很多地方已對當地物種及生态鍊造成了較大沖擊。
美國白蛾
太陽魚
據《農視網》等媒體6月25日報道,四川省南充市升鐘湖中有大量太陽魚,當地釣友表示半小時便能釣到30多條,其實不單是四川升鐘湖,浙江千島湖中的太陽魚就更多了,也是因為這裡是我國太陽魚的主要養殖基地,所以野生水域中也較多,據說有些地方釣一天能吃三天。
在我國南方水域中,太陽魚實際上已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大部分天然水域中都能看到這種魚類的身影,現在就連北方不少水域中也出現了這種魚類,去年5月份媒體報道稱山東臨沂的10多個水庫中都有太陽魚,今年5月份,黃河流域青銅峽附近的黃河大峽谷中也發現了太陽魚,這很可能會導緻整個黃河流域的水域中出現這種魚類。
太陽魚原産于北美洲,美國各大水域中幾乎都有,加拿大和墨西哥部分水域中也存在,它的外形和羅非魚很像,太陽魚的鰓蓋後緣長有一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這是所有太陽魚的共同特征。
太陽魚的成魚體長多在15~40厘米之間,重量在100克到兩公斤之間,目前其種類已達30多種,既有野生種類,也有人工培育種類,因為某些太陽魚早已被作為觀賞魚培養,成為水族新寵。
這種魚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強,在大部分溫帶天然水域中都能生存并大量繁衍,而且其性情兇猛,十分貪吃,愛吃小魚和魚卵,這勢必會對當地水域中的物種造成較大沖擊,日本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引入了這種魚類,後來這種魚類在日本的天然水域中大量傳播,導緻其本土魚類日本鳑鲏在很多水域中滅絕,所以它在美洲之外的天然水域中的出現也是一種生物入侵。
日本鳑鲏(體型較細長)
我國是于1987年開始引入這種魚類的,引入目的是作為一種食材用魚類飼養的,但規模化養殖難保它不進入天然水域中,所以30多年來這種魚已經在我國不少天然水域中出現,南北水域中均有,需要評估這種魚類在我國天然水域中的生态影響并做好對策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種淡水魚食材,太陽魚肉嫩蛋白高,刺少味道好,據說鮮美程度不下于鲫魚、羅非和鲈魚,而且别有風味,還并非我國的保護動物,釣友和吃貨們可以行動起來了喲。
參考資料:
《成都商報》6月15日文章《半小時釣幾十條太陽魚!網友卻擔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