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3 10:17:18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是中國戲曲史上最為傑出的作品,與湯顯祖的其他三部劇作(《紫钗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與《西廂記》、《窦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曆盡曲折,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1

《牡丹亭》于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一面世,立即引起了轟動,明代雜劇家呂天成贊歎道:“驚心動魄,且巧妙疊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牡丹亭》問世以後,不僅受到當時文人騷客的贊歎,也受到了普通觀衆的熱烈追捧。《牡丹亭》出版、上演以後,書店裡的刊本供不應求,戲院也幾乎是場場爆滿,門票一票難求。當時也被熱捧的王實甫《西廂記》因此大受影響,讀者、觀衆大減,書店和戲院的老闆不得不減價來吸引人們。戲曲理論批評家沈德符《顧曲雜言》曾說:

《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2

《牡丹亭》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居然能夠讓當時紅透半邊天的《西廂記》減價來銷售讀本和戲院門票?

《牡丹亭》最大的特點是文辭典雅,語言秀麗,讓人沉醉。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出《驚夢》中的曲牌《皂羅袍》: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這個唱段随着昆曲優美的旋律飄進了千家萬戶,讓人迷醉。類似這樣的迷人曲詞在《牡丹亭》一劇中到處都是,令人目不暇接。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3

《牡丹亭》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文中居然嵌進了近300句唐詩,且與劇本自然圓融、渾然一體。

《牡丹亭》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那就是劇中幾乎每一出都有一首“非原創”的下場詩,這些下場詩都是集唐人詩句而成的,與《牡丹亭》全劇自然圓融、渾然一體。

《牡丹亭》全劇總共五十五出,其下場詩除第一出沒有集唐詩,其餘五十四出的下場詩均為“集唐詩”,計54首216句。加上上場詩和劇中的集唐詩,共計70首詩280句,全部來自唐人詩句。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4

要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找出280句契合《牡丹亭》的詩句,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這280個詩句在原詩中的蘊意,不一定和湯顯祖在的《牡丹亭》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完全一緻,所以更加得進行無數次斟酌和琢磨。

限于篇幅,無法例舉太多詩句,僅僅用第五十五出《圓駕》的卷場詩分析湯顯祖集唐詩的用意,其詩雲

千愁萬恨過花時,人去人來酒一卮。

唱盡新詞歡不見,數聲啼鳥上花枝。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5

1)“千愁萬恨過花時”,引自唐詩僧無則《百舌鳥二首》其一:

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别離。

若使衆禽得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

僧無則,俗家姓賈,範陽(進河北涿州人),唐代詩人賈島從弟。

這首詩構思相當巧妙,詩中以代言的形式,為百舌鳥鳴語,表達了鳥兒不被理解、無處傾訴的苦悶與惆怅,“千愁萬恨過花時”是百舌鳥情感的直接叙述,想理解這首卷場詩,必須知道僧無則的整首詩,因為詩中第二句才是詩眼,“一生懷抱有誰知”是僧無則的内心傾訴,又何嘗不是作者湯顯祖自己内心的呐喊。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6

2)“人去人來酒一卮”,引自元稹《病醉(戲作吳吟,贈盧十九經濟、張三十四弘、辛丈丘度)》:

醉伴見侬因病酒,道侬無酒不相窺。

那知下藥還沽底,人去人來剩一卮。

這首詩利用吳地獨特的方言和吟唱方式,娓娓動聽道來,詩中細膩的感情,讀後可以感受到作者有一絲淡淡的失落感。“人去人來剩一卮”在這首詩中最能夠體現作者的感情。“人去人來”表示曾經喧鬧歡愉,人來人往。而如今繁華落盡,隻剩作者孤身一人面對一卮酒獨飲,可見作者的孤寂與落寞之情。而這種感情與湯顯祖罷官之後回鄉後門庭冷落的境遇是一緻的。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7

3)“唱盡新詞歡不見”,引自劉禹錫《踏歌詞一作行四首》其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鹧鸪鳴。

這首詩是劉禹錫谪居巴楚時所作,濃厚的民歌風味撲面而來。開頭起興,月光下江面與堤齊平,看起來好像連成一片了。

少數民族的年輕姑娘們趁着皎潔的月色出來對歌,她們連袂而行通過對歌,一個個找到自己的所愛,與所“歡”約會。

這時卻有一位姑娘等到天色晚了,“紅霞映樹”,心上人卻一直沒有出現,隻聽見灌木叢中鹧鸪在咕咕鳴叫,這位姑娘的心情非常失落。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8

4)“數聲啼鳥上花枝”引自韋莊《晏起》:

尓來中酒起常遲,卧看南山改舊詩。

開戶日高春寂寂,數聲啼鳥上花枝。

這首詩語言簡潔自然,詩中第二句中的“卧看”二字,突顯出作者生活的恬淡與安閑,《謝注唐詩絕句》稱:“此詩寫盡幽人隐士之樂。吟此詩,想見此風景,令人有超然高舉、逍遙塵外之志。”

“數聲啼鳥上花枝”以動寫靜,與“月出驚山鳥”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醉酒起遲,推窗見春日寂靜,偶爾在樹梢上響起幾聲鳥鳴,更顯靜谧與淡然。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9

這首詩是《牡丹亭》的卷場詩,最後這首集唐詩并沒有和大團圓劇情一樣表現那種愉悅熱烈的景象,反倒和劇情相背, “唱盡新詞歡不見”,“人去人來酒一卮”,表現了一種喧嚣繁華而過後的沉寂落寞。

結合湯顯祖的個人經曆,《牡丹亭》創作于萬曆二十一年(1593),成書于萬曆二十六年(1598),在這幾年内,湯顯祖的弟弟、女兒、兒子相繼逝去,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加上平生抱負未展,所以才會發出 “一生懷抱有誰知”的感喟。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10

湯顯祖《牡丹亭》中的集唐詩作為文本閱讀自然是十分成功的,不過,作為劇本上場演出卻有着令普通觀衆難以理解的缺陷。

盡管湯顯祖以他卓絕的才華,挑選中晚唐那些相對通俗的詩句嵌入劇中,但還是與普通觀衆喜歡的通俗小調格格不入。

今人徐朔方曾經說過:“《牡丹亭》每出下場詩都襲用唐詩七言成句,而又和劇情融合無間,可能這是多餘的奢侈之筆,多半無助于作品的提高,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卻遠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後來出版的《全唐詩》,也必定要熟讀成誦才能這樣斷章取義而應用自如。”

西廂記中是否提到過牡丹亭(曾力壓西廂記的牡丹亭有何神奇之處)11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湯顯祖創作《牡丹亭》,主要目的是為給有詩文功底的知識分子們看的,原意并不是為了上場演出,所以在寫劇本時并沒有考慮到普通觀衆的文學功底。但是,誰又能想到,略有曲高和寡之嫌的《牡丹亭》一經上演,居然也受到了普通觀衆的熱烈追捧,“家傳戶誦”,成為當時的爆紅戲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