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8:55:19

科舉時代,狀元是個稀缺品種,每一科隻有一名狀元。但是我們發現清代自入關後,共開112科,卻出了114名狀元。也就是說,其中有兩科是有兩個狀元的,一科兩狀元這種現象,自科舉制誕生後十分罕見。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1

清入關後,第一次開科取士是在順治三年,這一年參加會試的,大多是明朝的舉人,該科的狀元是山東聊城人傅以漸,因此他被稱為大清開國狀元。

需要注意的是,順治三年、五年的兩次會試,清一色都是漢人而無旗人。這是因為八旗以騎射為本,右武左文,清王朝得天下,更是仰仗八旗勁旅之武功。故順治入關後,盡管很快頒诏令開科取士,但卻以天下未定,八旗尚須征戰為由,不準八旗子弟應試。

順治八年,舉行入關後第三次會試,且這個時期天下基本大定。所以大臣建議,準許滿洲、蒙古、漢軍子弟應試。因此從這一科開始,旗人與漢人一起參與了科舉考試。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2

不過,旗人以馬上得天下,論起文章學問來,卻遠遠不及漢人,如果同場競技,旗人勝出的幾率必然很小。故朝廷加以區别對待,降低旗人的考試難度,稱為“滿榜”,而漢人科舉則稱為“漢榜”。

從相關記載來看,旗人科舉的難度十分有限,規定考翻譯漢字文一篇,若是不識漢字者,作滿文二篇。不像漢人那樣,要考四書文、經文、策、論一類的。

在錄取方面,旗人的錄取比例也很大。順治八年的會試,規定取滿洲25名、蒙古10名,漢軍25名。表面上看這個數字并不多,事實上,這一年參加會試的旗人很少,加在一起還不到一百人,所以進士錄取率在60%以上。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3

順治九年舉行殿試,這一科殿試也就出了兩名狀元,滿洲正黃旗人麻勒吉為滿榜狀元,鄒忠倚為漢榜狀元,分别授予翰林弘文院修撰。順治十二年,再次舉行會試,滿洲正白旗人圖爾宸獲滿榜狀元,漢榜狀元為史大成。有清一代,實行滿榜、漢榜雙軌制,也就隻有順治朝這兩科。因此,清代112科,也就出現了114名狀元。

那麼自順治十二年之後,為何就沒有滿榜狀元了呢?說起這個問題,還略帶有搞笑的色彩。清初時期,八旗子弟惟重軍功,對科舉取士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

這種情況讓朝廷很尴尬,順治九年、十二年的兩次滿榜科舉,旗人報名的人非常少,人數一少整體水平也就上不去,尤其是順治十二年這一科,報名人數比錄取的人數還要少,這讓朝廷情何以堪。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4

此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當時的旗人文化水平與漢人的差距實在太大,很多人根本都不懂漢字,就是滿文也是個半吊子,因此隻要能将一篇滿文翻譯成漢文的,就能通過考試,所以也叫翻譯進士。

順治朝實行的滿漢分榜制度,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自順治十五年開始,就取消了八旗科舉。到康熙繼位後,不再有滿、漢榜之分,八旗子弟與天下士子一體應試,合為一榜。

三藩之亂時,朝廷停開鄉會試,之後再度恢複。這一時期,由于入關年久,不少旗人鑽研學問,整體水平比順治朝時略有提升。為了照顧這些旗人,康熙帝令他們與漢人一體參與考試,并在中額之外,給予旗人一些名額。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5

此後,康熙朝、雍正朝又對旗人科舉加以改革,推出一個翻譯科,不少旗人子弟都是以翻譯進士進入仕途的。不過,當時旗人參加科舉,騎射作為滿洲傳統,也是必考項目,規定不能騎射者不準參加考試。

不管是清初還是清末,旗人在科舉方面都遠遠不及漢人。康熙帝統一滿漢一體應試之後,為了保證旗人的入仕比例,給予了一定的照顧。但同時又限制滿蒙考生入二甲之内,既強調了滿蒙的騎射傳統,又讓漢族士子們能夠更多地獲得榮譽。

雖然在科舉上漢人在面子上沾了光,可實際上滿蒙八旗子弟并沒有吃虧,除了科舉這條途徑之外,他們還可以通過筆帖式、宗學、八旗官學等種種方式獲得入仕的機會。

清代四大狀元有誰(為何會有114個狀元)6

八旗子弟不列一甲是被嚴格貫徹執行的,不過到了同治朝時,卻出現了一個蒙古旗人狀元,他就是同治帝的皇後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绮。和順治朝兩個旗人狀元比起來,崇绮是靠真本事奪魁的,含金量自然也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