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的構成
網絡邊緣:位于互聯網邊緣與互聯網相連的計算機和其他設備,如桌面計算機、移動計算機、服務器、其他智能終端設備
網絡核心:由互聯端系統的分組交換設備和通信鍊路構成的網狀網絡
如:分組交換路由器、鍊路層交換機、通信鍊路(光纖、銅纜、無線電、激光鍊路)
2.網絡分類
個域網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
能在便攜式消費電器與通信設備之間進行短距離通信的網絡
覆蓋範圍一般在10米半徑以内,如藍牙耳機等
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部地區形成的區域網絡,如企業網絡
分布地區範圍有限,可大可小,大到一棟建築、小到辦公室内的組網
電腦WLAN接入,打印機共享等等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範圍覆蓋一個城市的網絡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覆蓋很大地理區域,乃至覆蓋地區和國家
3.接入網
接入網的用途
接入網的用途是将主機連接到邊緣路由器上
邊緣路由器是端系統Host去往任何其他遠程端系統的路徑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各種異構網絡通過邊緣路由器接入
接入網分類:
光纖到戶FTTH
數字用戶線DSL
同軸電纜
無線接入
企業和家庭網絡
4.網絡核心的兩大功能
①路由
确定數據分組從源到目标所使用的路徑(全局操作)
②轉發
路由器或交換機将接收到的數據分組轉發出去(即移動到該設備的某個輸出接口)(本地操作)
5.網絡分層
①OSI 7層模型
數據鍊路層 (Data Link Layer)
實現相鄰(Neighboring)網絡實體間的數據傳輸
成幀(Framing):從物理層的比特流中提取出完整的幀
錯誤檢測與糾正:為提供可靠數據通信提供可能
物理地址(MAC address):48位,理論上唯一網絡标識,燒錄在網卡,不便更改
流量控制,避免“淹沒”(overwhelming):當快速的發送端遇上慢速的接收端,接收端緩存溢出
共享信道上的訪問控制(MAC):同一個信道,同時傳輸信号。如同:同一個Wifi熱點(AP)連接着多個無線用戶(手機),則多個用戶同時需要發送數據,如何控制發送順序?
網絡層 (Network Layer)
将數據包跨越網絡從源設備發送到目的設備(host to host)
路由(Routing):在網絡中選取從源端到目的端轉發路徑,常常會根據網絡可達性動态選取最佳路徑,也可以使用靜态路由
路由協議:路由器之間交互路由信息所遵循的協議規範,使得單個路由器能夠獲取網絡的可達性等信息
服務質量(QoS)控制:處理網絡擁塞、負載均衡、準入控制、保障延遲
異構網絡互聯:在異構編址和異構網絡中路由尋址和轉發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将數據從源端口發送到目的端口(進程到進程)
網絡層定位到一台主機(host),傳輸層的作用域具體到主機上的某一個進程
網絡層的控制主要面向運營商,傳輸層為終端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控制
兩類模式:可靠的傳輸模式,或不可靠傳輸模式
可靠傳輸:可靠的端到端數據傳輸,适合于對通信質量有要求的應用場景,如文件傳輸等
不可靠傳輸:更快捷、更輕量的端到端數據傳輸,适合于對通信質量要求不高,對通信響應速度要求高的應用場景,如語音對話、視頻會議等
會話層 (Session Layer)
利用傳輸層提供的服務,在應用程序之間建立和維持會話,并能使會話獲得同步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關注所傳遞信息的語法和語義,管理數據的表示方法,傳輸的數據結構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通過應用層協議,提供應用程序便捷的網絡服務調用
②TCP/IP 4層模型
③兩種模型比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