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提出這個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編者和教師都有些無所适從。其實不久前,也有一位小男孩提出語文課本裡的《羿射九日》有描述不當之處,前一段剛提到“江河裡的水被蒸幹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羿是怎麼蹚的?
從“羿射九日”到“鹬蚌相争”,小學生都開始質疑課文了?我覺得這其實是件好事,說明現在的學生思維活躍、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質疑權威。古人尚且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更何況是21世紀的今天。并且,學生的質疑都非常有道理,指出了課文中的常識性錯誤。宋代學者朱熹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經常性的質疑問難可以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可以促進學生善于思考,可以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更廣的意義上說,培養質疑精神,有利于民主進步,有利于科技創新。
其實語文不是曆史,語文課文本來就存在兩種類型,寫實文體和虛拟文學。但小學教材被頻繁質疑誰要反思?
一是教材編寫單位要反思。事實上,教材編寫錯誤并非隻是個例,而是屢有發生。如小學教科書的插圖中,屈原、祖沖之的衣襟被穿反;荀子坐在凳子上讀那個時代不可能有的紙質書;韓愈的生卒年被搞錯,隻活了15年;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變成“我寄悉心與明月”等等。既然有這些問題出現,就需要我們編寫教材的人員本着嚴謹認真細緻的工作态度,把教材編寫工作做實做細,讓每篇文章,每個字詞句段都能經得起推敲,沒有瑕疵。
二是讀者要反思。雖說現在我們身處快節奏的新時代,但對文字閱讀和理解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還必須有一絲不苟的閱讀心境和态度。一目十行,草草收場的閱讀,隻能說明你心境浮躁,缺少定力和合理思考,最後反映在閱讀上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讓錯誤的思緒,錯誤的邏輯占據一席之地。
其實,不管是小學生,還是我們成年人,抑或是教材編寫單位人員,做任何事情都要一絲不苟,一步一個腳印地用心待之。唯有這樣,才能确保類似低級錯誤不再發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