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夜,新娘子說新郎的舌頭是甜的。
自幼就很有才情,在鄉裡有“神童”的美譽。小公子家境不錯,父母為他辦了私塾,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他教些聖賢書籍。
楚員外家裡經營着綢緞莊,城裡鄉裡都有他們家的産業。因此父母不想讓楚南楓去考取功名,讀書識字隻為了他将來能接手家族的買賣。
由于沒有考取命名的壓力,因此,楚南楓平添了許多閑情逸緻。
吟詩作對,經常把鄉裡的秀才、舉人說得啞口無言。
撫琴弄弦,引得百鳥駐足聽音,墨筆丹青,信手拈來,江山美人,花鳥蟲魚,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小小少年,才情名震鄉裡。
楚南楓心高氣傲,自是不會把小小的童生試看在眼裡,說考就考,果然,高分通過,小小年紀就成為楚秀才,正是春風得意時。
考中了秀才,楚南楓的眼界也寬了,心氣也高了,就想着參加鄉試考個舉人玩兒玩兒。
這一日,正是三月初三,上巳之節,楚南楓沐浴更衣,與熟識的文友書生相約去洛河水畔,飲宴作詩,踏青郊遊。
洛水畔,桃花已盛開,河邊早已有很多盛裝的男男女女在遊玩。
春光正好,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女子,這一日都在水邊踏歌起舞。因此洛水旁,平添了許多青春女子,這真是“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楚南楓的眼睛漸漸不夠用了,正行走間,楚南楓被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吸引。
偷眼觀瞧,原來是一群二八女子圍坐在水邊的一棵桃花樹下,人群中間一個身穿鵝黃色衣裙的妙齡女子,正在伴随着衆人的歌聲,翩翩起舞。
不看則已,楚南楓這一看,不覺癡倒。
世間竟有如此清麗的女子?
楚南楓犯了花癡,直眉楞眼的看着黃衣女子,女子也有些察覺,見是一位錦衣美少年,不禁面帶羞色,兩個人眼波流轉,都心有所動。
正在這時,後面走來一個熟識的秀才用手拍了一下楚南楓的肩頭,楚南風這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于是跟着友人一起繼續前行。
這一日的偶遇,讓楚南楓念念不忘,暗地裡打聽,原來那個女子名叫方清玄,家住隔壁的村莊。雖然離得不遠,但是苦無緣分相識。
從此,悶悶不樂。
家人見到楚南楓終日裡沒有了往日的意氣風發,于是就打聽是什麼原因?楚南楓閉口不答,但他畫的畫中,卻平添了很多妙齡女子,而這些妙齡女子,眉眼間都是一個模樣。
孩子的心,父母最清楚。都是過來人,自然懂得少年懷春,公子多情。
于是兩口子商量,楚南楓也老大不小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不如給他提個親吧。
于是找來楚南楓商量,你看上了哪家的姑娘?
楚南楓見瞞不掉了,于是就從頭一五一十交代了。
楚員外聽完,既然這樣,那就去方員外家提親吧,于是找了個能說會道的張媒婆,帶上聘禮,前往張員外家。
還别說,提親很順利,楚員外家境殷實,家大業大,而且楚南楓的才情也是聞名鄉裡。
事情的原由是這樣的,話說張員外此時也正為孩子的事發愁,方清玄正值妙齡,自上巳之日那驚鴻一瞥後,也早已春心萌動。甚至還看到女兒閨房中有了一幅畫像,神情皆似小女青玄。追問來曆,青玄閉口不答。看落款,有南楓二字。
此時楚員外上門提親,自是求之不得。
就這樣,兩家一拍即合。
選良辰,擇吉日,大宴賓客,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
送走了諸位親友,郎才女貌,洞房花燭,不必細說。
第二天,廚師清點酒宴所剩的食材,發現一大罐棗花蜜不見了。這個罐子很貴重,是從鎮上商鋪中租來的,婚宴之後,還需歸還。
難道是家中有賊?趕緊各處清點了一下财物,發現并沒有丢失,但卻唯獨少了這一罐棗花蜜。
各屋都查了,就差一對新人的洞房了。就在這時,洞房的門開了,楚南楓夫婦翩翩走出。
隻見楚南楓春風滿面,青玄女子粉面含春,略帶羞澀,真是一對天作之合的璧人。
新郎和新娘子給衆位長輩行禮。
廚師見新人行完禮,于是上前招呼,問道,見沒見過一罐蜂蜜。楚南楓聽罷,抿嘴不語,面有難色,過了一會兒,忽然大笑不止。
員外夫人很不解,什麼事兒這麼高興?
新娘子脫口而出答道,怪不得昨天晚上,有一個人的舌頭是甜甜的,那麼好吃,而且一整晚都是甜的。
剛說完,新娘子覺得有點失态,不禁滿臉通紅,掩面跑回洞房之中。
原來是昨天喝酒過多,晚上新郎覺得酒醉口渴,于是偷偷溜到廚房,尋找解渴的東西,發現了蜂蜜,于是喝了起來,酒醉後和氣蜂蜜竟然口舌生津,也不覺得甜齁難咽。就這樣,連喝帶撒,一罐蜂蜜竟然被消滅光了。
喝多的人神志不清,楚南楓生怕被别人知道,于是把蜂蜜罐藏了起來,然後偷偷偷溜回洞房。
這時大家注意到,楚南楓的禮服上有一片印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