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術中,易筋經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一種氣功的鍛煉方法!其實我國的氣功和國外的瑜伽、靜坐、禅修等等是一樣的。為何國人都追求國外的這些東西,而摒棄了我國傳統易筋經等内功的修煉呢?
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國内一些所謂的武林人士,将内功妖魔化了,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那個效果,反而讓國人反感。
古老的氣功和武技,原屬兩種不同的範疇,通過長期的實踐,武功技術與氣功既相區别,又相互溶透、貫通,互為促進。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武術相繼吸取了儒、醫、道、佛家等氣功的精華,充實了少林武術體系。
虎盼勢1、馬步紮好,兩腳尖外擺,斜向兩側蹲立;兩拳握固後在胸前轉一圈,右拳向前伸出,手臂微屈,拳眼向上,勾腕使拳心向面;同時,左拳向左側後方伸出,要領與右拳相同;目視右拳。
2、兩拳收回,屈臂平置于胸前。
3、接着,左拳前伸,右拳後伸,動作與前勢相同,唯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各換做3次。
氣功的方法是通過自我意念,來鍛煉人體精、氣、神,謂之“主内”。武術在初階段則謂之“主外”,它通過不同拳械、功法的練習,以提高其攻防能力為目的。
氣功鍛煉,随着時間及技擊形式的演變、發展而逐漸滲透、融鑄于武技之中,成為習武不可缺少的内功練習。
鳳凰單舞勢1、馬步不變;兩手握固,屈臂上擡于胸前,兩肘平肩,拳面相對,拳心向下;同時,将氣提至胸間;目視前方。
2、右拳不動;左拳伸直成掌,伸臂向頭頂上方托舉,至臂直,五指張開,指尖向後,掌心向上;目視前方。
3、左掌握固,下收胸前。
4、接着托舉右手,右手動作與左手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5、左右手各托舉3次後,兩拳仍握固,屈臂上舉至頭額上方,拳心向後;目視雙拳。
6、兩拳伸指成掌,分開轉下于胸前合掌,指尖向上,兩拇指正對膻中穴;目視前方。
7、兩掌根張開,兩肘向上分張,指尖相對。
8、轉掌向上,伸臂向頭頂上方推舉;仰面目視掌背。
9、反複向上推舉3次後,兩掌下收胸前成拳;目視前方。
推托勢
1、馬步不變;左掌翻轉向頭頂上方托舉,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右掌向前方推出,指尖向左,虎口向下,高與肩平;目視前方。
2、兩臂伸直,用力抻勁後,屈指抓握成拳(握固);目視右拳。
3、兩拳越握越緊,緩緩收回,屈肘抱于肋側。然後,放松,伸指成掌。
4、接着,做右掌托、左掌推動作,動作與前勢相同,唯方向相反。
少林拳發展到近現代,運動特點表現為拳禅一體,神行一片,硬打快攻,齊進齊退。少林的套路一般都比較短小,運動路線多呈直線往返。
少林武術盡管是集成和歸納了民間武術的精華,同時,少林的禅宗文化也将少林武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少林武術雖然來自民間,但是它已經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它以佛教文化提高少林武術的品質,使單純的用于搏鬥的武術具有了禅的靈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