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9:02:21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摘自《修德》——天一村人編著二、廉恥之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則一箪食不可受于人)1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

摘自《修德》——天一村人編著

二、廉恥之節。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史記》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列女傳》

孟子說:“非其道,則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孟子》

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況為大臣而無廉恥,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資治通鑒》

國無禮義廉恥,必定滅亡。廉潔的人甯願餓死也不接受帶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有節操的志士,甯願忍渴,也不喝名為盜泉的水。

孟子認為,不符合仁義與公正,一頓飯都不能接受人家;符合仁義與公正舜可以接受堯所托付的整個天下。司馬光認為,廉恥是立人的大節,若身居要職而無廉恥,天下沒有不大亂的,國家沒有不滅亡的。

人無廉恥,豬狗不如。女者為娼,男者為盜,為商必奸,做官必貪。

三、貧賤之節

貧賤,人人厭惡;富貴,人人向往。不義而富貴,不去争取,是有節;不義而富貴,一心去争取,是無節。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論語》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讒谄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憂思有如此者。《禮記》

勇于義而果于德,不以貧富、貴賤、死生動其心,《法言》

粗茶淡飯,居住簡陋,其中自有無限樂趣。不義而得到富貴,就像天上飄過的浮雲,與我毫無關系。君子生活在今天的社會,而以古人的做人标準來要求自己;在當今之世的所作所為,将成為後世人的楷模。君子生不逢時,上面沒人拉,下面無人推,谄谀讒慝小人還結交私黨攻擊他們,身體可以傷害而志向不可剝奪。盡管生活起居不安全,但他們堅定其志,仍舊不忘解除天下萬民的病痛。他們就是這樣憂國憂民的。

人無德義而想富貴的,身處貧賤而恨怒,怨天尤人,是貧賤而無節。既得富貴,唯恐失去,無所不為,是富貴而無節。揚雄認為,由義而生勇,由德而生果斷,不因貧富、貴賤、死生改變自己的信念。

富貴不可能人人皆有,富貴畢竟是少數人,貧賤必然是多數人,有人終身求富貴而不可得。貧賤而有義,不是貧賤;富貴而無義,不是富貴。衡量人,不以他的金錢多少,官位高低,而以德義、氣節。有德義氣節者,身處貧賤而心安,樂在其中,是貧賤而富貴者。

四、剛毅之節

人不可過于軟弱,軟弱則忍屈受辱,有時會失去個人甚至國家的尊嚴,

柔筋脆骨,決不能任天下事。秦朝釪《消寒詩話》

軟弱無骨氣的人,決不能承擔天下大事。唐雎不辱使命,蔺相如完璧歸趙,面對兇惡殘暴的秦王,他們體現了剛毅的氣節。

君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慢。輕譽苟毀,好憎尚怒,小人哉!《中說》

君子可以邀請使他來,但不可威逼利誘使他來。君子可以被人摒棄,但不可被人輕慢。對人輕易贊譽、随便诋毀、生好憎恨、動辄大怒,都是小人所為。

君子慎重地對待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禮記》【溽,指味濃厚,尤指美味】

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可以使他與你親近,但不能威逼;可以使他依附你,但不可使脅迫的手段;可以殺死他,但不能侮辱他。他們日常居處不放縱,飲食無美味;其過失可以私下給他指出來,但不可當衆人之面而數落他。

五、窮達之節

國家在政治清明時,積極進取,出來做官,大顯自己的聰明才智;國家政治黑暗時,以泥水自蔽,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

甯武子在國家政治走正道時,步入官場,聰明能幹;在國家政治走下道時,身在官場,就裝得非常愚笨。他的聰明能學得到,而他的愚笨卻學不到。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

孔子認為,富與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是以不正當的方式取得的,君子不去享有它;貧與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由于本不該貧賤而貧賤了,君子卻也不肯躲避它。

或謂:“張儀、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惡足以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謂大丈夫。” 《資治通鑒》

孟子認為,權傾朝野,威震天下不足以稱大丈夫。君子身正,行為端方,主持公正伸張正義,得志則帶領百姓走正道,不得志則獨善其身。富貴不放縱,貧賤不改變節操,威勢和武力不能使他屈服。

失身取高位,爵祿反為恥。沈德潛《詠史》

失去人格氣節而取得高位,不是榮耀而是恥辱。君子對于名利有與衆不同的看法。人活在世上,隻要符合道義,不失名節,雖身為平民也不以為卑。

故論士苟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則雖有天下,不足以為重;無所用,不足以為輕;處隸圉,不足以為恥;撫四海,不足以為榮。況乎其未能相縣若此者哉?故曰: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潛夫論》

論人要着眼于他的志向品行節操,不要根據他的境遇命運,也不以他的地位高貴就看重他;即使他終身不被重用,也不以他的地位卑賤就看輕他;即使他淪為奴隸,身子失去自由,也不以他的不幸遭遇為恥辱;即使他鎮撫四海,也不足以此為榮耀。何況不能達到如此懸殊的地位呢?所以說:因寵幸而得到的崇高地位,不足以使我感到高貴;因保持節操而處于卑賤的地位,不足以使我感到低人一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