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因突發中風在倫敦麗茲酒店與世長辭,享年87歲。
同月17日,葬禮按其遺願在首都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以禮葬方式進行,花費近一千萬英鎊。
葬禮當天2000多名賓客受邀出席,除名流政要外,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攜菲利普親王一同親臨現場進行悼念。
撒切爾夫人的葬禮
2013年4月17日上午,撒切爾夫人的靈柩從威斯敏斯特教堂移出,後在英國皇家炮兵對的護送下前往聖保羅大教堂安葬,沿途聚集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除普通的英國群衆和撒切爾夫人的支持者外,現場不乏一些反對的聲音,“撒切爾主義”的強烈反對者們高舉帶有“rest in shame”字樣的标語牌示威遊行。
示威者的活動
人物經曆撒切爾夫人,全名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國格蘭森市一個相對富裕的商人之家。
青少年時期受父親影響,年輕的撒切爾表現出對政治的強烈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父親時常告誡撒切爾,不應該盲目服從别人,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判斷能力,這些告誡也其日後的生活中時刻影響着撒切爾夫人的一生。
由于從小聰慧好學,父母在撒切爾身上寄予厚望,到了其上學的年紀,家人為了能夠讓女兒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将她送至一所貴族學校就讀。
撒切爾夫人
中學時期的撒切爾夫人開始彰顯其超常的思維方式和視野,曾有巡演團到校演出,當巡演團提出就世界現狀的問題進行探讨演講,撒切爾夫人結合當時社會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強且犀利的問題,在場的人無一不對她的提問頗感震撼,
上世紀四十年代,撒切爾夫人以牛津大學保守派成員的身份開始一些政治活動,1945年,撒切爾夫人父親在大選上成功獲選,随即出任英國格林森市市長,在此影響下,撒切爾夫人開始更為宏大的職業藍圖規劃。
從政後的1979年5月3日,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後因其性格雷厲風行在任期間奉行一系列對蘇強硬政策,被蘇聯媒體戲稱為“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
除了在政治上頗有成就,撒切爾夫人在感情生活上也收獲了一生摯愛。兩人的愛情始于倫敦街區的偶遇,當丹尼斯開車行駛在倫敦大道上,路邊的撒切爾夫人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丹尼斯主動和撒切爾夫人打招呼并邀請其乘坐汽車前往火車站。
兩人一路暢談,經過短暫的接觸後,兩人留了聯系方式并開始頻繁聯絡。
很快,在長時間的相處下,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丹尼斯抱着對撒切爾強烈的愛意,于是向撒切爾求婚了。兩人于1951年12月13日在家友的祝福下舉行了簡短的婚禮,由此正式結為夫妻。
撒切爾和丹尼斯
拒絕國葬,女王破例出席2013年4月3日,号稱二十世紀全球最偉大女性之一的撒切爾夫人宣告離世。撒切爾夫人去世兩周後的4月17日,其葬禮被安排在世界著名宗教聖地“聖保羅大教堂”舉行。
葬禮儀式上,為了紀念撒切爾夫人的一生功績,現場裝飾特地挑選了撒切爾夫人喜愛的軍事政治元素。英方政府發出2000餘份邀請函,葬禮嘉賓名單由撒切爾夫人的家人及代表拟定,在英國政府和保守黨的協助下最終敲定。
受邀人員包括國家、地區重要政要和代表。葬禮當天,聯合國安理會成員為表尊敬,開會前全體起立為撒切爾夫人默哀一分鐘。
撒切爾夫人的葬禮
當天上午,撒切爾夫人的靈車從聖瑪麗教堂出發,途徑倫敦街區是送别的英國群衆,人群充滿悲恸的哭聲。
随後靈柩被轉移至皇家炮車隊上,按照禮儀葬禮風俗,靈柩随着街道的隊列逐步行進,街道兩側有士兵守衛,現場安保措施嚴密,公衆僅能沿街目送。
撒切爾夫人的葬禮
隊伍抵達聖保羅大教堂,由英國皇家儀仗隊迎接,據悉葬禮現場座無虛席。撒切爾夫人的骨灰被安葬在切爾西皇家墓地,與丈夫丹尼斯相伴。
追悼會現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破例攜丈夫菲利普親王前往哀悼,這在英國曆史上也是少有的,根據英國皇室傳統,英國女王一般不參加前首相葬禮。
英國女王出席葬禮
曆史上也僅有一次例外,是在當年的丘吉爾葬禮,而撒切爾夫人則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和戴安娜王妃一樣,享以軍事榮譽規格。
然而這場葬禮有人歡喜有人憂,現場仍出現了衆多不和諧的聲音,一時之間沖突與矛盾集中在葬禮當天爆發。
示威者的活動
葬禮上的遊行者葬禮當天除了參加葬禮的賓客和圍觀的英國群衆,現場幾乎成了衆多“撒切爾”主義反對者的狂歡派對。反對者們毫不掩飾對撒切爾夫人的“痛恨之情”,他們高舉帶有譏諷語句的遊行字牌,成為了當天告别隊伍的人群焦點。
為此,英國大學生們還專門組織了一個名為“瑪吉告别派對”的行動,倫敦南部布裡克斯頓社區也出現了200多人的聚會活動,人們手舉香槟,高聲呐喊:“麥琪,麥琪,麥琪——死了,死了,死了。”。
撒切爾夫人葬禮當天,當撒切爾夫人的靈車從威斯敏斯特教堂駛出,來自全國各地的示威遊行者雙臂振奮,揮舞着手中的遊行字牌蜂擁而至。一路上,聚集了3000多名示威群衆,人群規模遠超出席賓客。
示威者的活動
反對的聲音緊随車隊步伐沿途抗議,面對鏡頭,大學生們毫不避諱地表示:“即使冒着被捕的風險我們也在所不惜。”
接受BBC采訪的工人聲稱:“是她親手毀掉了我的家。”
然而,為何一生成就頗多的撒切爾夫人在退出政壇後仍飽受人們非議呢?
撒切爾夫人
富人歡喜,窮人憂撒切爾夫人就任期間曾實施過衆多對英有利措施,為英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其一向奉行鐵腕政策,仍引起了衆多國民的不滿情緒。
其中,撒切爾夫人最“臭名昭著”的改革政策便是她所推行主導的“人頭稅”——國家公民無論貧窮富貴需繳納相同的稅務,取消了原有的“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政策。
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認為,國家政府提供給窮人和富人同等級的保護、待遇,國家一視同仁的對待他們,不會因其富人的身份而而特殊招待,更也不會因其窮人身份而抛棄他。
基于這番理論,撒切爾夫人堅信窮人沒有理由少交稅,開始在國内大範圍推廣“人頭稅”政策。
但這卻成功激發了英國社會内部的矛盾,時至今日仍有人認為,是撒切爾夫人将原本完整的英國撕裂了。
撒切爾夫人
其次,撒切爾夫人還宣揚國家私有化無禁區、削減公共開支、控制貨币發行、壓制工會力量等政策。她主張強調應減少政府幹預、開放國内外自由市場和企業化主義,其中私有化政策是撒切爾主義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再次當選國家首相後,撒切爾以激活國内市場經濟為由,公然将國有大型企業低價售賣給資本家,這就直接導緻了原本受國家管控的社會資源通通私有化。
在此政策的長期影響下,社會财富往往隻集中在國家富人手中,随之而來的便是英國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撒切爾夫人
社會經濟的愈發不平等直接導緻了國内犯罪率直線飙升,社區嚴重分化破裂,撒切爾主義變得普遍地不得人心,國内不滿的聲音日益增多。
許多英國群衆甚至公開表示“有錢人喜歡她,但窮人讨厭她”。
倫敦前市長利文斯通則說:“如今英國社會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幾乎都是撒切爾主義的遺産,現在的英國滿載危機。”
倫敦前市長利文斯通
職場上的女強人,家庭中的“壞母親”除了國際上叱咤風雲的政界領導人身份,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其背後的家庭生活鮮為人知。但相較于她在政治上的成就,職場上的女強人卻成了位家庭的“壞母親”。
由于撒切爾夫人長年從事于政界活動,工作事業占據了她人生的大部分,這也直接導緻其無暇顧及家庭生活,時常缺席兒女的生活教育。
晚年時期的撒切爾夫人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人生最為後悔的一件事便是因為從政事業而忽視了家庭,她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撒切爾一家
1951年撒切爾夫人與丈夫丹尼斯結婚,婚後兩年便生下一兒一女,兒子馬克和女兒卡羅爾。但由于從政的關系,孩子僅兩個月大時,念及工作的撒切爾夫人便将他們托付給支持自己工作的丈夫,離家重返政壇。
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考慮到孩子的照顧問題,撒切爾夫人和丈夫決定将子女送到寄宿學校,由此兒子馬克和女兒卡羅爾在那裡度過了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
到了子女的青春期,撒切爾夫人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但在家庭面前卻屢屢受挫。
面對兒子愈加暴躁的性情和冷漠叛逆的女兒,撒切爾夫人的母愛在孩子眼裡一文不值,甚至還成為了他們眼中的成長枷鎖。
撒切爾和兩個孩子
兒子馬克時常借着母親在政壇的名号在外為所欲為、惹是生非。曾在一次參加汽車拉力比賽上,馬克因錯失方向而與隊伍失聯,得知消息後撒切爾夫人第一時間調用軍機前往搜尋,一番搜尋後,馬克才得以生還。
可面對母親多次的包容,馬克依舊毫無長進,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借以母親的名義幹擾他國内政,被囚禁在南非的家中,後在母親的幫助下保釋回國。
而從小缺失母愛的女兒卡羅爾也始終無法釋懷,母女關系冷淡。用卡羅爾的原話來說,比起對母親的愛自己更多隻是對其身份成就的敬仰和欽佩。
撒切爾一家
晚年的撒切爾夫人在丈夫丹尼斯的陪伴下生活,直到2003年丈夫丹尼斯因病去世。失去丈夫的撒切爾夫人備受打擊,記憶力也開始出現嚴重倒退,一度幾近消沉,并逐漸出現中風迹象,不久後被确診老年癡呆。
很長一段時間裡,記憶衰退的撒切爾夫人幾乎失去了自理能力,她無法閱讀,反應遲鈍,難以和人進行交流。隻能終日孤獨地待在家中,等待着一個又一個黑夜迎來黎明。
每每醒來,撒切爾夫人會安靜地坐在偌大的飄紗窗旁,隻身遠遠眺望附近海灘公園上嬉戲打鬧的人群。
撒切爾和丈夫
由于事業而缺席家庭的撒切爾夫人,一直到彌留之際,兒女也鮮少陪伴。撒切爾夫人的女兒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她缺席了我們的童年,我們兒時和母親相見的機會少之甚少,因此她也不應該對兒女有所期待。”
除了和兒女關系冷淡,撒切爾夫人還時常在某一時刻回想起丈夫丹尼斯,由于病情愈加嚴重,甚至忘卻了丈夫早已去世的事實,直到身邊人提醒,撒切爾夫人在反複回憶和忘記的過程中反複咀嚼自己飽受争議的一生,直到生命的盡頭。
晚年的撒切爾
結語80 年代,瑪格麗特·撒切爾在英國政壇崛起,她是一位以強悍著稱的首相。
縱觀撒切爾夫人的一生,撒切爾夫人在近現代的政壇猶如一顆閃亮的星星,戲劇化的一生,堪稱傳奇。
如今時日變遷,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英國社會充斥着對撒切爾夫人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期間,對英國社會、經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晚年的撒切爾
雖其衆多政策在日後飽受人民诟病,并被民衆稱之為“獨裁統治者”。
但在特殊年代,她推崇的一系列政策,成功讓曾經一度衰敗幾近崩潰邊緣的英國煥然新生,并成功穩定了英國在歐盟乃至世界的地位。
她所留下的政治遺産價值不菲,即使是在當今的英國政府仍被推崇,而作為英國曆史的第一女首相撒切爾夫人本身,自然也不會被曆史輕易抹滅。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撒切爾夫人回憶錄》[M]. 第一版. 内蒙古:内蒙古-遠方出版社 , 1997年.
宋心蕊、趙光霞. 撒切爾葬禮舉行規格等同戴妃 英國女王破例參加[R]. 北京:北京日報, 2013年04月18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