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5:53:23

教科書式品鑒詩詞·第420首古詩詞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1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2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3

《山亭夏日》高骈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古詩今譯:

綠樹蔽日,遍地濃蔭,夏天白晝漫長。樓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鏡中美景。微風輕拂,水波蕩漾,好像水晶簾幕輕輕擺動。滿架薔薇,豔麗奪目,院中早已彌漫陣陣清香。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4

注釋解說:

⑴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濃稠(深)。⑵水精簾:又名水晶簾,是一種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比喻晶瑩華美的簾子。 唐李白《玉階怨》:“卻下水精簾,玲珑望秋月。”⑶薔薇:植物名。落葉灌木,莖細長,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狀複葉,小葉倒卵形或長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花可供觀賞,果實可以入藥。亦指這種植物的花。 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4

品鑒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内,即樹陰十分變态。《紅樓夢》裡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裡《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

“樓台倒影入池塘”這裡詩人是從視覺寫夏日,寫看到的景觀。詩人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着遠近不同的亭台樓閣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寫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詩句來。“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僅寫出了明淨與清新,也寫出了動感,寫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樓閣的胸懷,把池塘寫大了。

“水晶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挂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着的水波下則是随之晃動的樓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觀賞景緻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着,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滿架薔薇一院香”中詩人又從嗅覺角度來寫夏日。正當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那薔薇不是詩人看到的,詩人也未必知道庭院裡還有薔薇滿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詩人。在這盛夏驕陽下的山亭的幽靜清新的景緻之中,又加上“滿架薔薇”,增添了鮮豔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靈動與生機。另外,“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不無關聯,若沒有微風,薔薇花香就不會飄過來,詩人自然就不知道還有“滿架薔薇”。

詩寫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高骈寫的詩山亭夏日(古詩詞賞析山亭夏日高骈)4

作者簡介:

高骈(821—887),唐末大将。字千裡,南平郡王崇文孫。幽州(今北京西南)人。時代為禁軍将領。唐昭宗時曆淮南節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唐僖宗時任淮南節度使、江淮鹽鐵轉運使、諸道行營都統等職,鎮壓黃巢起義軍。後擁兵揚州,割據一方。終為部将畢師铎所殺。

編輯:小孤鹜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