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六排放規則的落地,電動汽車的大繁榮時期已經來臨。許多傳統車企開始在電動車市場發力,大衆、豐田的電動車相繼推出,北汽集團也開始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北汽豹100就是北汽為電動汽車市場準備的硬貨。
北汽豹這款車給我的第一感官,就是一款電動微縮版奔馳大G。畢竟它方正的車身已經出賣了它,也讓我們看到了一款越野車的靈魂。另外這款車在内飾和配置方面也有不少亮點,接下來我們将進行細緻介紹。
北汽豹的前臉很有奔馳大G的樣子,方正的車頭中間有镂空中網,C位類似奔馳車标也給人一種很高檔的感覺。
除了獨特的中網之外,黑色保險杠包圍異常粗壯,很有越野車的感覺。
車燈為圓形設計,和四代飛度很像。這款車燈有内外兩層,外環是日間行車燈,而内環才是真正的遠近光燈,看上去像不像眼睛呢?
北汽豹的車身非常方正,小傾角A柱設計風阻系數較大,因此這款車的電耗似乎有些高。除了小傾角A柱之外,這款車C柱沒有大溜背設計,也給予後排乘客很好的頭部空間。
軸距為2143mm,兩排座空間上還是有富裕的。不過因為這款車車寬隻有1482mm,所以它的後排座椅隻能坐2個人,坐三個人就有些擁擠了。
北汽豹的輪毂隻有14寸大小,基本是微型車的輪毂尺寸,好處是可以提升耗電量表現,壞處是小輪毂對爛路沒什麼辦法。裝配的是玲珑輪胎GREEN-Max EP 010系列輪胎,這款輪胎是經濟性調教屬性,在同級别當中有着不錯的性價比。
車尾設計有很濃重的越野車痕迹,“小書包”設計雖然很炫酷但有些遮擋後方視線。除了小書包之外,北汽豹的後尾門開啟方式也比較獨特,從掀背式換成了平開式。這樣越野感就更強了。
北汽豹的外觀像大G,内飾則很有科技感和質感,巨大的電子屏映入眼簾。除了科技感之外,北汽豹的内飾還很硬朗,很有越野車的感覺。四處都很方正的内飾和外觀形成了一定呼應。
配置方面比較一般,全車沒有安全氣囊不讓人滿意。倒車影像和胎壓監測算是比較實用的配置,後視鏡電動調節也是一款不錯的配置,一般這個價位車型沒有。
北汽豹的電子屏雖然大但像素不是很高,另外這款電子屏給我一種智能手機既視感,尤其是它還能顯示内存情況,總的來說就是一款屏幕放大版的手機。另外這款電子屏支持手機映射,手機導航等配置在映射功能下都能使用。
北汽豹的儀表盤完全沒有電子屏的精緻,反而給我一種簡陋的感覺,尤其是中間部分的行車信息顯示,居然是圓形屏幕裡面還有一塊小屏幕,而且小屏幕的尺寸還比較小,整體感官非常不協調。
和儀表盤一樣,北汽豹的駕駛模式調節按鈕也比較簡單且廉價。綠色摁鍵上寫着經濟模式四個字。摁鍵做的和玩具車開關比較像,似乎很随心所欲不像一款汽車摁鍵該有的樣子。
手套箱下方有這樣一個置物槽,開口不大且過于傾斜,所以東西放進去想再取出就有些困難了,因此實用性不是很好,後期需要優化重新設計。
和傳統汽車一樣,北汽豹也有所謂的一鍵啟動按鈕。就是上圖這個按鈕!對于萌新車主來說不太好找,因為它在剛才經濟模式的下方!基本接近人小腿位置了,使用不是很方便。
你别看北汽豹在配置方面沒什麼建樹,但在座椅方面,還是非常有質感的。仿皮座椅觸感一流,打孔設計讓這款座椅的透氣性更好,夏天乘坐也會舒服很多。
前排座椅配置方面,前排座椅沒有高低調節,隻有靠背調節和前後調節,因此實際使用中靈活性不是很好。
二排座椅隻有2座設計,而且它的後排座椅靠背太過豎置,人坐進去有種坐闆凳的感覺,舒适度比較一般,而且北汽豹後排座椅明顯沒有前排那麼厚實,長途乘坐屁股會比較疼。
北汽豹的電機馬力隻有37匹,功率隻有27千瓦。不過這款車采用雙電機設計,因此驅動力是前後都有動力,和傳統汽油四驅車有些類似。
變速箱采用了單速設計,但是在檔把設計上偏向傳統燃油車。所以挂擋摘擋很有燃油車操作的感覺。
總結:作為一款4座電動汽車,最高車速隻有80公裡的北汽豹,很難說是一款标準的汽車,因此很多人都說北汽豹就是有牌照的老年代步車。不過在空間方面這款車還是很有優勢的,這點比老年代步車要強很多。隻不過在售價方面,5.98萬提車價,上路整個下來接近7萬也不算便宜了。
在當今油價下調的大環境之下,北汽豹這樣的車,恐怕競争不過傳統燃油車。即便和比亞迪這樣的車比起來,它也沒有任何優勢。因此北汽豹終究還是一款小衆車型。比起銷售來說,北汽豹存在的意義更多是搶占市場位置刷存在感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