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天氣暖了,花也開了,樹葉綠了,
再加上藍天白雲,在這樣的畫面裡跑步,
那簡直會美的不要不要的~~
今早的北京,
漫天的金黃,空氣中彌漫着泥土的氣息,
樓下的吐露嫩芽的新柳和含苞待放的花蕾,
都是那樣的朦胧,
宛若人間仙境~
啊……小編編不下去啦~
今天早上上班路上都快窒息啦~
我們平安躲過了2017年的冬天,
卻沒想到迷失在2018年的春天。
但想想四月、五月還有馬拉松要跑,
下班還不能出去跑步,想想就來氣~
一說到“氣”,
小編想起來上周日去參加一個越野賽,
當天氣溫27度,一路暴曬,又渴又餓,
到了補給點,狂喝猛吃,
之後繼續出發,
岔氣了……
岔氣到底是個什麼鬼?
很多跑者在跑步的時候,會被突如其來的疼痛打亂了腳步,有些人甚至因為這種痛而放棄了跑步。研究人員給這種疼痛起了一個很學術的名字,叫做“運動引起的下腹部短暫疼痛”(ETAP),在運動停止後會自然消失。其實質是呼吸肌(肋間肌和膈肌)的痙攣。不過在民間,我們就親切地稱其為“岔氣”。
跑步岔氣的原因大部分和運動前熱身不充分有關。
打個比方,周六早上你還睡的正香的時候,被老闆的電話吵醒,說讓你馬上來公司,有一堆工作繼續要做……這個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啊……天呐,根本不想動,請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你還沒有做好完全應對緊張工作的準備,身體此刻還處于極其消極懈怠的狀态。同樣的道理,跑步岔氣也是内髒器官“消極懈怠”應對突然劇烈運動的結果。
在沒有充分熱身的情況下,就開始進行劇烈高強度的跑步活動,原本處于“偷懶”(平靜)狀态的關節、肌肉以及相關的器官立刻被要求運動起來,伴随着呼吸、心率以及血流量的加快,呼吸肌的工作強度急劇增加,沒有立刻适應這種變化,就會因缺氧或者運動不協調而出現痙攣(岔氣)。
還有一種情況,吃完東西和飲水後馬上運動,也會導緻“岔氣”。這就是小編上周遇到的情況。
飽食或者餐後胃腸道會開始蠕動,立刻開始運動會改變腸胃正常的蠕動規律,胃腸道可能會因此失衡、痙攣,從而引起疼痛。有時候腹部受涼,也可導緻胃腸痙攣而誘發疼痛。這種疼雖然很像是岔氣,但和跑步造成的岔氣不太一樣,它一般是在左、右下腹部。
如何預防岔氣的發生?
1. 跑步前做好熱身。
每次運動之前應該做5~10分鐘的準備活動,讓身體提前适應運動的強度和活動範圍,同時使呼吸肌逐漸适應較快的收縮頻率。這樣既能達到最好的運動狀态,又能避免器官不能立刻适應劇烈運動而引起岔氣。
2. 避免在剛吃完東西和喝水後馬上運動。
最好飯後1~2小時後再運動;在跑步過程中,進食補給不要太多。運動前或運動過程中避免飲用含有較高糖分或高滲透壓的飲料,可減低岔氣發生幾率。
3. 注意呼吸和步速的協調
跑步過程中,呼吸節奏與跑步頻率相結合,适當控制呼吸頻率,加強呼吸深度,建議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者兩步一呼三步一吸。
岔氣了怎麼辦?
在跑步過程中,突然岔氣了,應該如何緩解呢?
減緩運動速度或者停下來;
按住疼痛部位深呼吸;
調整呼吸:深吸一口氣,使膈肌下降,持續深呼吸幾次。
彎腰慢跑一段距離,疼痛一般就會消失。
終極大招
方法一:雙臂上舉側拉伸
将雙手交叉舉過頭頂,盡量伸高,向左、向、右向後伸展,各保持30秒,同時持續深呼吸。通過上述的熱身動作,跑步時岔氣、肚子疼就會大幅降低。
方法二:雙腳交叉彎腰
雙腳交叉後下腰,保持30秒;然後雙腳交換位置,再下腰保持30秒。
跑步之前,可以做上述動作,對身體進行充分的拉伸,再加上熱身運動做的比較充分的話,基本是不會岔氣的。
跑步過程中出現岔氣,可以停下來,也可以用上述方法來化解,及時消除腹部的痛感,甩掉包袱,再繼續跑步。
小編親測有效!
戳閱讀原文,即可一鍵報名第三屆北京延慶女子半程馬拉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