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冀雨含經過大約7個小時的分娩,順産生下兒子。5.2公斤!聽到醫生稱出兒子的體重,她第一反應是:媽呀,咋這麼大!
這個大胖小子體重5.2公斤,身長57厘米,看起來比普通嬰兒滿月後還要大,屬于超大兒。醫生說,這種體重的超大兒能順利自然分娩實屬少見。
冀雨含提供的寶寶剛出生後的照片,電子秤顯示為5.205公斤。
稱重時:寶寶比秤盤還長一截
昨天,記者來到家住烏市雅山路的冀雨含家。2月16日,她在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生下兒子,4天後,産後恢複良好的她抱着兒子一起出院。
記者看到,出生才幾天的小家夥正躺在嬰兒床裡酣睡,頭發黝黑,緊閉的雙眼狹長,雙手攥着小拳頭,看起來比普通滿月嬰兒個頭還大。“兒子兩個半小時吃一次奶,一次能吃六七十毫升,他整天除了吃就是睡,也不愛哭,特别好帶。”冀雨含說。
冀雨含回憶說,她的預産期原本是2月15日,2月16日早上8時許,她感覺肚子有些不舒服,于是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當即讓她辦理住院手續,大約中午12時許,她被送到産房。
21日,聽到寶寶的哭聲,冀雨含來到嬰兒床前。
“2月3日我産檢時,醫生預估孩子大概4公斤重,當時我就想,之前生兩個女兒也是4公斤多,這次順産應該問題不大,所以我一直希望盡量能順産。當天生的時候,醫生檢查後說,孩子估計會比較大,順産可能有些困難,但考慮到我的身體條件比較好,沒有糖尿病,又有生産經曆,所以建議先觀察,盡量讓我順産。”冀雨含說。
下午6時,經過六七個小時的生産,精疲力盡的冀雨含終于順産生下兒子。她記得兒子出生後,醫生護士都吓了一跳,驚呼說“這個寶寶好大啊”,當大家把寶寶放在體重秤上稱重時,因為寶寶太大,兩隻小腳丫在秤盤外,他比秤盤還長一截子。
這個超大寶寶的出生在産房引起轟動,冀雨含說,産房裡外的醫護人員都好奇地來看這個大胖小子。有的人說,小家夥比滿月的寶寶大,還有的人說比有些百天的寶寶個頭還大。
“醫生護士高興得不行,都抱着我兒子拍照,我兒子成小明星了。”冀雨含笑着說。
懷孕時:她見到吃的就控制不住
冀雨含并不是第一次生大寶寶,身高1.75米的她是個3個孩子的媽媽,此前,她生的兩個女兒都是自然分娩,而兩個女兒的體重都是4.2公斤,身高53厘米,都屬于巨大兒。
冀雨含平時常鍛煉身體,兩年前,開始在健身房運動,還報了舞蹈班,她早晚步行鍛煉,有時間還練瑜伽,身體很結實,這次懷孕後,她堅持多走路運動,身體一直不錯。
“我懷女兒時有孕吐,胃口也不好,但這次懷孕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孕吐,胃口還明顯大增,超級能吃,每天都要喝一大碗牛奶,一整天老覺得餓,我不挑食,飯、零食、水果來者不拒,每天就是不停地在吃。”冀雨含不好意思地笑了,“每次去醫院産檢,我的體重都漲得特别快,醫生勸我克制點兒,但我克制不住啊,看到吃的就想吃,整個孕期我體重增加了20公斤。”
除了能吃外,冀雨含在孕期都很正常,因為是第三胎,她的心情也比較放松。她的腹圍增長得也很快,每次挺着大肚子,别人都誤以為她懷的是雙胞胎。
巨大兒:受飲食、遺傳等因素影響
“5.2公斤的新生兒屬于超大兒,雖然我們也接觸過更重、更大的新生兒,但是這麼大的寶寶能通過自然分娩順利出生确實比較少見。超大兒生産時風險較高,許多都是通過手術分娩的。”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産科VIP病房主任嚴麗說,産婦這次能順産,與她骨盆較寬,體質較好,接生人員經驗豐富等都有關系。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标準,黃種人中正常新生兒的體重一般在2500克—3150克左右,臨床上,超過4000克的嬰兒叫“巨大兒”,超過4500克的嬰兒稱為“超大兒”。
嚴麗說,去年該院出生的巨大兒占新生兒9%,同時巨大兒的順産率僅為4.5%。新疆巨大兒的比例要大于内地,飲食習慣、遺傳因素、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孕期營養過剩等都可能造成巨大兒,其中,孕婦營養過剩導緻的巨大兒是主要原因。
在傳統觀念上,人們把胖小子當做健康的象征,但事實上,新生兒超重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還會對産婦的身體産生不利的影響。
嚴麗說:“巨大兒生産時容易造成難産,對孩子來說,可能造成顱内出血、鎖骨骨折、神經損傷,嚴重的可能窒息甚至死亡;對母親來說,産道裂傷、産後出血和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此外,巨大兒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等慢性病患病幾率較正常嬰兒要高。”
數據顯示,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巨大兒僅為3%左右,随着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新生兒的出生平均體重開始增加,巨大兒的發生率也不斷上升,到本世紀初已經達到7%~8%,最近幾年,各地更頻頻出現巨大兒。2012年,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就曾通過剖腹産手術接生一個5965克的超大兒。
□新聞資料
那些年的巨大兒
5.6公斤:2010年10月15日17時許,28歲的雷春玲在烏市一家醫院産下一名5.6公斤重的女嬰。雷春玲說,她身體一直健康,身高1.7米,而丈夫身高1.82米,兩人體形都偏壯。
6.25公斤:2007年4月26日淩晨1時51分,一名維吾爾族孕婦在新疆煤礦總醫院剖腹産下一名重6.25公斤的巨型嬰兒,胎兒健康狀況良好。據了解,這名新生兒的父親在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工作,母親則是專職太太,兩人已有一個7歲的孩子。
5.3公斤:2007年2月26日,30歲的王小彥在烏市一家醫院順産生下重達5.3公斤的女嬰。醫生介紹說,女嬰身長55厘米,胸圍46厘米。女嬰是王小彥夫婦的第二胎,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已8歲,出生時重4公斤。
6.2公斤:2006年9月22日11時,昌吉一名女子通過剖腹手術産下一重達6.2公斤的男嬰,嬰兒健康狀況良好。新生嬰兒的母親陳洋30歲,身高167厘米,孕前體重55公斤,孕後體重增加到80公斤。
6.2公斤:2002年9月23日,烏市産婦趙紅岩在烏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産下一名重6.2公斤的嬰兒。接生的秦天華醫生分析,巨嬰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趙紅岩的胎盤很大,臍帶粗,供血足,孩子發育得很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