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珍在制作橫縣大粽。 本報記者 祝佳祺攝
新包好的橫縣大粽。 本報記者 祝佳祺攝
“過年吃粽子,我們祖祖輩輩都這樣。”
黃桂珍剛下車便換上行頭,同嬸嬸趕往菜園割上好的香粽葉,今天,她們要包夠一大家十幾口人吃的粽子。黃桂珍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橫縣,她每年都會專程回村包年粽。在橫縣,年粽也叫媽媽粽,當地至今流傳“無粽不成年”的俗語。在當地人眼裡,大粽總是跟“喜悅”聯系在一起。大粽不僅是年夜飯中替代米飯的特制主食,也是婚嫁喬遷等情境下表達喜悅的必備美味。
腌肉、泡糯米、泡綠豆、去豆殼……包粽前一兩天做好準備工作。蒲扇般大的香粽葉煮洗後韌性變強,卻保留了綠油油的外觀。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塊腌制的五花肉,再加一層糯米,壓實成金字塔狀,最後用粽葉包裹,以蕉稈皮收攏造型,以紅繩層層纏繞,一隻粽子就這樣誕生了。
煮熟的大粽吃不完便懸挂起來,冬日可儲存半月。待到除夕,大粽由家中長輩分發,衆人分食。雪白剔透的糯米包裹着嫩黃色的綠豆仁、煮透的五花肉。油脂浸入糯米,香味四溢,搭配滿桌的菜肴,這就是橫縣世代相傳的“年味記憶”。據《橫縣志》記載,從正月初二起,人們殺雞祭祖,吃粽子,開始到親友家拜年。新婚夫婦回門拜年,也要送去雞、肉、酒、大粽等年貨。如今橫縣大粽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廣西,橫縣并非唯一保留年粽習俗的地區,但不同地區的年粽形态、大小不一,有方形,有三角形;有大粽,也有小粽。據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原副院長吳國富介紹,廣西年粽習俗的成因與其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有關。據《廣西通志》記載,舊時人們以大米、玉米為主食,糯米種植較少,一些節日要專做糯米食品來慶賀。除了粽子,人們還做糍粑、糯米飯等。年粽習俗在桂西南尤盛,在桂北如河池、羅城一帶,人們不僅在年節包粽,也在農曆二月春社時包粽。這些親手制作的美食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饋贈親友,是重情重義的表達。
作者:本報記者 祝佳祺
來源: 人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