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融合其實并不是什麼新技術,但今年格外火熱。vivo、OPPO華為、realme、中興等品牌紛紛先後推出了相關技術(也有叫内存拓展)。另外據了解,小米的内存融合技術也将很快在MIUI13上線。
為什麼主流手機品牌都對這項技術趨之若鹜?他們宣傳的11GB、15GB甚至是19GB的“大内存”究竟能夠給手機日常的使用帶來多少實質性提升?這應該是現在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一個問題。
大約10年前的“老技術”
通常我們買手機或者是買電腦的時候,下意識就會問一句:要多大内存版本?這裡的“内存”通俗意義上有兩個含義:RAM(運行内存)和ROM(閃存)。
RAM是與CPU進行直接數據交換的儲存容器,可以供用戶随時讀寫,速度較快,但遇到斷電情況會丢失存儲内容,适合用來短時間存儲數據,作為緩沖區進行使用。
ROM(閃存)則是一種長壽命、非易失性存儲容器,斷電下仍能對存儲數據進行保留,作用類似于電腦中的硬盤,用來儲存手機裡的圖片、視頻、音樂等數據文件。
比如你的手機是“8 256GB版本”,這裡的8GB說的就是運行内存。理論上運行内存越大,手機就越流暢,應用多開也能減少卡頓的情況出現。256GB說的自然就是閃存容量,容量越大能存儲的應用和文件數量就越多。
而所謂的“内存融合”,可以簡單理解為能夠将一部分的存儲空間轉化為運行内存。這樣當開啟多個APP,運行内存不夠用的時候,系統能夠用這部分的“虛拟内存”存放後台不活躍的應用進程,減少手機運行内存的壓力,提升手機流暢度。
根據目前各家已經上線的“内存融合”技術的概況來看,這項技術普遍能夠實現1~3GB左右的”内存擴展“,諸如realme GT大師探索版這樣的機型,甚至能夠實現“12 7”的擴展能力。
之所以說内存融合技術其實并不是什麼新東西,是因為大約在十年前Android其實就有了zRAM與swap兩個技術來解決手機運行内存不夠用的問題。這兩項技術從原理上,和當前的内存融合技術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zRAM的原理是通過壓縮正在運行軟件的體積來變相增加可同時運行軟件數量,當RAM滿載的時候,系統能夠将不常用的軟件部分代碼進行壓縮,讓原本滿載的容量體積變小,空出來的容量可以運行别的軟件,需要用那部分代碼再進行解壓。而swap就是虛拟内存技術,也就是将一部門的ROM作為RAM來使用。
可見,當前的内存融合技術其實就有點類似于swap方案。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這部分被分離出來的ROM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頻繁讀寫會帶來性能下降的問題,反而會導緻手機的卡頓,這在早些年的手機上,其實就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zRAM則需要CPU來計算APP中的哪些代碼不活躍,這個過程實際上也需要占用CPU的性能,所以兩種方案都各有優劣。
今年以來手機運存芯片的成本飛漲,對于手機廠商們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因為用戶對于更大内存手機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全行業當前存在一些“運存焦慮”的問題。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前主流的手機品牌又在這個時間段将“内存融合”技術重新拿出來的原因之一。
有用,但并不大那麼,經過“融合”之後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對手機性能的幫助有多大呢?
按照我們使用下來的各款搭載該技術手機的經驗來看,内存融合技術對手機應用體驗幫助是:有用,但并不大。
從根本上來看,通過内存融合的手段來提升手機的“運行内存”,主要還是為了解決手機在多應用運行時的流暢度問題,尤其是“殺後台”的問題。但影響這些方面的,更多還是對各家系統對于後台的管理機制,以及對功耗、續航方面的優化策略決定的。
當前的大多數旗艦手機基本都是8GB運存起步,甚至有些旗艦機型已經做到了16GB甚至更高的運存。在手機本身就具備“大内存”優勢的前提下,通過内存融合所帶來的流暢度的提升其實并不明顯。即便是“殺後台”問題,從我們的體驗來看,内存融合技術的方案也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事實上,你也别指望一些中低端的機型通過“内存融合”技術來實現由小運存到大運存的流暢轉變。這主要是因為中低端機型很多手機采用的ROM還是UFS2.x,甚至還是emmc。
ROM孱弱的性能決定了内存融合技術的性能天花闆。用之前中興手機官方的說法就是:這好比老頭樂去适配法拉利,自然沒有好的體驗。
内存融合技術如果想要獲得好的體驗,并非隻是簡單地将ROM劃出來。還需要手機廠商們做更多的後台線程的調度算法适配等工作。理論上,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内存融合技術的實力。
運存焦慮依然存在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如果想要獲得更加流暢的手機使用體驗。選擇一塊物理意義上的“大内存”機型可能更具實用意義。尤其是當前手機的軟件應用體積越來越臃腫和龐大的背景下,大運存的确能夠給手機帶來更加流暢的使用體驗。
如果你是一個遊戲用戶,對于這方面的感知可能更為明顯。
廠商層面今年開始賣力宣傳自家的内存融合技術,其實也跟屏幕層面的DC調光等技術類似,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一個跟進策略。不少品牌就是本着“别家有,我也要有”的思路來做的。
另外一方面,“流暢”其實也是一個比較難以量化的概念。尤其是“高負載”狀态下的流暢,很多人根據自身的使用習慣和場景都有所不同。
理論上,擁有更強的系統底層優化能力的大廠往往在系統流暢度和響應方面做的更好。即便是短期内某一款系統存在一些令人诟病的問題,也能夠在後續通過充沛的人力和物力在優化到位。
我相信,随着後續手機廠商們對于系統和應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内存融合這樣的技術或許會有一些更深入和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但目前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們這台手機雖然隻有8GB的運存,但我們能夠通過内存融合技術來“增加”5GB的運存,這比某某某機型的12GB運存還要多1GB,比它更流暢。
對于這樣的說法,你大可一笑了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