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實事,承載着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鮮明的民生底色。近年來,餘杭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注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紮實推進民生實事,持續補齊民生短闆,取得了有目共睹、實實在在的成效。近日,小餘兒推出“關注民生實事”欄目,一起來看看2022年餘杭區的民生實事進展如何。
煥然一新的小區
“誰能想到這是20年前建成的小區?”一位良渚街道花苑新村的居民感慨道。
花苑新村始建于2000年,經曆二十多年的風雨,一些設施早已老化,原有格局也已經不能滿足小區内居民的要求。“這裡原來是一片雜草,夏季就會滋養蚊蟲;這條路原來是單行道,一下班就要堵好久;這一面牆原來全都是亂搭的電線……”看到記者過來采訪,不少居民圍過來傾訴改造前的情形。
如今,花苑新村已煥然一新。“别人有的,我們都有了。”講起現在的居住環境,居民尹新民笑得合不攏嘴,“停車棚、充電樁、乒乓球室……一樣不差。”粉刷過的牆體和新栽的綠植在陽光下相得益彰,拓寬過的道路足夠兩輛車并排駛過,雨污分流後,路面也不再積水。花苑新村北區更是被評為杭州市2021年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最佳案例。
多方參與的改造
對于這個擁有居民2000多人、約400戶人家的小區,改哪裡、怎麼改是首要問題。“在改造前,我們廣泛聽取各方代表的聲音,經過多次讨論,最終才形成如今的改造方案,包括增加停車位、設置圍牆等。”良渚街道城建管理辦公室辦事員施斌介紹。
“施工隊一進駐到小區,我們就成立了施工監督隊。”黃妙龍既是該小區業主,也是業委會副主任,同時也是監督隊隊員。在監督微信群裡,黃妙龍會直接向施工方指出發現的問題。
“有時也會遇到不同意見,比如有些居民自己在陽台外搭建保籠,既不美觀也不安全,且遲遲不肯拆除。對此,我們成立了義務宣講隊。一家一戶做通這些業主的思想工作。”黃妙龍深知調動全體居民支持和參與改造的不易。
更加幸福的明天
老舊小區改造傾注着區委和區政府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決心,也寄托着廣大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全區計劃對1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并在年内改造完成7個小區。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南區等2個小區,預計8月底基本完工;瓶窯鎮精工小區等5個小區,預計11月底前完工;其餘瓶窯鎮桃園小區、餘杭街道金源公寓等4個小區,預計10月進場施工。
“我們将進一步把老舊小區改造這件‘小事情’辦成改善民生福祉的暖心事、大實事,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區住建局負責人說。
● 關注民生實事① | 餘杭新增3070個地鐵口非機動車泊位,大幅超額完成市目标!
● 倒計時3天!最高1500萬元補助!餘杭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征集中
● 拒絕過度包裝!8月15日起,粽子、月餅包裝不超過三層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區住建局
記者 | 高慶洋、鄭鋒龍(見習)
編輯 | 劉一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