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子測試與白盒測試?連載中:第一期:來自一個剛培訓完軟件測試的學習筆記整理,連續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黑盒子測試與白盒測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連載中:
第一期:來自一個剛培訓完軟件測試的學習筆記整理,連續更
第二期:軟件測試轉行,最幹理論知識,連載
第三期:月入10k的軟件測試必會黑盒測試用例
黑盒測試的檢查點一般包括:●根據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是否有不正确或遺漏了的功能?是否忽略了用戶的隐含需求?
●在軟件外部接口上,輸入能否正确地被接受?能否輸出正确的結果?
●是否有數據結構錯誤或外部信息(例如數據文件)訪問錯誤?
●性能上是否能夠滿足要求
●是否有初始化或終止性缺陷?是否會出現用戶不能接受的缺陷?
●易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是否能夠得到滿足?
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指基于一個應用代碼的内部邏輯知識,即基于覆蓋全部代碼、分支、路徑、條件的測試,它是知道産品内部工作過程,可通過測試來檢測産品内部動作是否按照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結構測試程序,檢驗程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預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顧它的功能,白盒測試的主要方法有邏輯驅動、基路測試等,主要用于軟件驗證。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邏輯結構、對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白盒”法是窮舉路徑測試。在使用這一方案時,測試者必須檢查程序的内部結構,從檢查程序的邏輯着手,得出測試數據。貫穿程序的獨立路徑數是天文數字。但即使每條路徑都測試了仍然可能有錯誤。
執行白盒測試時,一般要:
●對程序模塊的所有獨立的執行路徑至少測試一次
●對所有的邏輯判定,取“真”與取“假”的兩種情況都能至少測試一次
●在循環的邊界和運行界限内執行循環體
●測試内部數據結構的有效性,等等。
灰盒測試是介于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之間的一種測試,灰盒測試多用于集成測試階段,不僅關注輸出、輸入的正确性,同時也關注程序内部的情況。灰盒測試不像白盒那樣詳細、完整,但又比黑盒測試更關注程序的内部邏輯,常常是通過一些表征性的現象、事件、标志來判斷内部的運行狀态。
灰盒測試由方法和工具組成,這些方法和工具取材于應用程序的内部知識和與之交互的環境,能夠用于黑盒測試以增強測試效率、錯誤發現和錯誤分析的效率。
灰盒( Gray Box)是一種程序或系統上的工作過程被局部認知的裝置。灰盒測試,也稱作灰盒分析,是基于對程序内部細節有限認知上的軟件調試方法。測試者可能知道系統組件之間是如何互相作用的,但缺乏對内部程序功能和運作的詳細了解。對于内部過程,灰盒測試把程序看作一個必須從外面進行分析的黑盒。
灰盒測試相對白盒測試更加難以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尤其在一個單一的應用中,白盒測試的内部細節可以完全掌握。灰盒測試結合了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的要素。它考慮了用戶端、特定的系統知識和操作環境。它在系統組件的協同性環境中評價應用軟件的設計。灰盒測試由方法和工具組成,這些方法和工具”取材于應用程序的内部知識和與之交互的環境,能夠用于黑盒測試以增強測試效率、錯誤發現和錯誤分析的效率。灰盒測試涉及輸入和輸出,但使用關于代碼和程序操作等通常在接口層面體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