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術不正者有什麼特征

心術不正者有什麼特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0:14:46

心術不正者有什麼特征(什麼叫心術不正)1

其實正統孔門儒家所推崇的“仁”是分為兩個方面的,一個是仁心,另一個則是仁術,隻不過儒家經典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闡述仁心,對于仁術的論述很少,但少不代表沒有,二者在儒家思想中是擁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為什麼後世儒家學派出現了很多迂腐、教條的觀點,其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後世儒者們隻注意到了仁心,而忽略了仁術。

那麼到底什麼是仁心與仁術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先說仁術,術就是方法,儒家在推崇仁心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強調仁心發用的技巧和方法的。

比如孟子曰:“矢人豈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

矢人與函人就是指造箭的人和造盾的人,造箭的人拼命想把箭頭造的鋒利一些,唯恐傷不了人。而造盾的人則拼命将盾造的結實一些,唯恐使用的人被傷到。

這兩種心理有對錯之分嗎?

顯然沒有,我們不能說造箭的人心腸就比造盾的人狠毒,這不過是基于不同身份所産生出來的不同心理罷了。

同樣,醫生一心希望能救活病人,而做棺材生意的人則多少會有希望多一些人死掉的想法,這也是一個道理。

再比如很多人用來抨擊孔子的殺少正卯事件,顯然在當時,少正卯思想的影響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魯國的文化根基,孔子殺他隻是為了仁道能夠順利推行的被迫之舉。

所以,儒家思想不是讓我們去當一個老好人,它并沒有如後世理解的那樣,不管實際情況如何,一味死闆的認定絕對的善惡。

在善惡之間把握住大是大非之道,靈活的去權衡變通,進而實現真正的仁,這就是仁術。

可以說,想要實現真正的仁的境界,非要掌握仁術不可,否則便成了一個迂腐酸臭的書呆子,陶醉在自我營造道德情操中了。

但仁心與仁術是相輔相成的,仁術的實施也絕對離不開仁心,脫離了仁心的仁術,就要變味成為陰謀權術了。

比如在後篇孟子找來兩個人為例子,第一個是伯夷,伯夷是典型的有仁心卻無仁術之人,他為人極其清高,隻要他看不上的人,不管是君王還是臣子,他話都不願多說一句。

這種境界非常令人敬佩,但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如此性格便是有保國安民之心,也注定無法施展的。所以,伯夷最終并未為天下百姓做出多少貢獻,不過餓死首陽山落了個清高之名。

第二個人是柳下惠,這個人跟伯夷剛好相反,非常圓滑,哪怕是很卑賤的小事他都毫無怨言去做,毫無原則可言。

如此也是不對的,我們中國人講究外圓内方,人内心要有原則,堅守自己的正道,而對外則要有足夠圓潤的手段,這才能夠做成事。這也就是仁心仁術相輔相成的意思。

很多時候我們識人、用人的關鍵也就在此。事辦的漂亮不代表人就可靠,事做不好也未必不可托付重任,這就牽扯到“心術”問題了,其中的是非對錯是值得我們認真權衡分析的。

故而孟子提出“術不可不慎也”,仁術和仁心的輔成發用會直接對我們個人以及社會産生影響,所以對于仁術該如何施展,該如何配合仁心,這一點是要非常慎重的。

說完了仁術,孟子話風一轉又開始談仁心的問題,他先是借來孔子的話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裡仁”就是讓自己處在一個仁的狀态中,時刻以仁道為處事做事的核心,否則就是不明智的。這也就是所謂“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的意思。

這裡不得不感慨孟子用詞之妙,他用了“宅”字,“宅”就是家,孟子将“仁”的心理狀态比作了心的家。

我們人出門無論去了哪裡,心中總是要想着家的,而且不論去了多遠的地方,最終還是會回家的。

孟子告訴我們“仁”的心理狀态就是心的家,心隻有在家的時候才能夠“安心”,這也就是提醒我們要去培養自己的“仁心”。

之後,孟子說:“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役就是奴役,孟子講人如果做出了不仁不智或是無禮無義的事來,那麼就是被心所奴役了,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被私欲牽住鼻子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在做着不仁不智無理無義的事情。

朋友找自己幫忙,嫌麻煩找借口推掉;外邊受氣回家遷怒家人,或是工作中誠心給别人找别扭等等,我們為什麼會産生這些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怎樣一種心理呢?是情緒,還是欲望?

其實不論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一刻我們被奴役了,那并不是最為純粹真實的我們。

所以孟子又說:“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

人們做了不好的事自己潛意識往往都是知道不對的,這個知道的念頭往往很小,但還是有的,所以一旦意識到不對,就趕緊抓住這個念頭,擴大化,來改變自己。這就是回歸仁心的一種方法。

孟子舉例,比如我們跟别人比賽射箭,沒有射中輸掉了比賽,有些人可能心裡就不舒服了,抱怨賽場不好,懷疑對手作弊等等。

但其實這些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在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我們都知道是自己學藝不精,但我們沒有勇氣直面自己的失敗,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們不達仁心的最大障礙。

之後,孟子為我們請來了效仿模範。他說子路遇到能指正他的人就會很高興;大禹聽到别人的善言都要拜謝;舜能夠不斷效法别人的善行,最終成為聖人。

這三個古代賢者都是在不斷自我改變從而達到了仁心的典範。

所以綜上,很多時候我們對于儒家的理解其實存在着誤解,儒家可不是死闆酸臭的教條,其中包含着很深的人道學問,值得我們好好挖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