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規範檢驗操作,發現、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輸入下道工序。同時給檢驗工作提供檢驗标準。
2、範圍
适用于進料、外協制品回廠、成品的檢驗接收及顧客退貨的挑選檢驗。
3、定義
發黑是一種表面防鏽處理,其原理是将鋼鐵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緻密的氧化膜保護層。
4、職責
4.1 質量部負責不合格的發現、記錄和标識,組織處理不合格品。
4.2采購部負責進料中不合格品與供應商的聯絡。
5、工作程序及标準要求
5.1 外觀要求(目測)。
檢驗方案:一般情況下,産品表面外觀檢驗在使用時要求100%進行檢驗(員工自檢),檢驗方式依據本标準。進料、外協回廠或過程驗收則采用抽檢。特殊産品根據産品的具體要求檢驗。
5.1.1外觀呈藍黑色或深黑色。
5.1.2膜層結晶緻密、均勻,産品無露底。無明顯色差(白斑、發花)、發白、發紅、偏藍色等異常現象。
5.2發黑性能(硫酸銅點滴法、鹽霧測試)
檢驗方案:性能檢驗屬破壞性實驗,每批次以一件或兩件檢驗則可。不合格時可用加嚴檢驗。
5.2.1硫酸銅點滴法檢驗(耐蝕性測試):每升溶液(去離子水)含硫酸銅30g、20℃、浸30秒。有發紅(觸銅斑點,鏽點-有銅析出)現象則判定不合格。
5.2.2鹽霧測試:超過96小時無明顯鏽蝕為合格,否則判為不合格。
(部分不良現象及原因分析:①氧化膜不牢:原因一、由于發黑前産品除油清洗不徹底、發黑處理時間過長,發黑層過厚,形成了發黑浮層,附着力差;原因二、産品酸洗後的清水沖洗不幹淨,将殘酸帶到發黑液中,造成局部反應過度;工件表面有浮鏽。②鏽斑:發黑改變産品顔色的原因是氧化反應,所以發黑後的産品需及時進行脫水封閉。如果發黑後的産品不及時浸油封閉,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氣繼續反應,有時會出現變色現象)。
5.3環保性要求
産品發黑後要求:無毒,無異味,環保。(發黑劑不得含有硒化物,亞銷酸鹽,鉻等有毒化合物)(注:多數發黑工藝均含有硒化物,硒化物昂貴且有劇毒,長期使用勢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尚存在工藝不穩定,溶液沉澱多,發黑層與基體金屬結合力差等缺點,以緻這些工藝目前在國内尚未全面推廣應用。目前是确保是一種無毒、穩定、膜層性能優良的鋼鐵發黑工藝)。
前橋教育:專注設計,培養設計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