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來曆起源很早,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因此,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
一、農曆九月初九為什麼叫重陽節呢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近年來又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
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因為“九九”重陽與“久久”諧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古人稱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極陽”,在中國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生活于戰國時代的大詩人屈原的《遠遊》中已出現重陽之名:“集重陽人地宮兮,造句始(星名)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九重天”的意思,并非節日之名。
丁波在《重陽節》一書中說,古人重視陽月陽日,重大活動或朋友相聚要在陽月陽日舉行。重陽兩九相重,是為陽之極,但陽氣達到了極點,大極之至了。陽極必變,就要轉化。
二、重陽節起源的史料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遠遊》詩中也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的詩句。不過,這裡的“重陽”是指九月九日那一天,當時還不是節日。
而重陽節的求壽之俗,據考始于漢代。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屈原《遠遊》詩中有:“集重陽人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句中的“重陽”就是佐證。但洪興祖解釋為“積陽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聯系上下句分析這裡的“重陽”,是“九重天”的意思,并非節日之名。可是,其登高望遠、飲菊花酒之風俗活動,在戰國時已開其端。
屈原《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見戰國時已有餐菊之俗。《事物紀原》又記載“齊景公始為登高”。
在唐代,人們外出登高,“菊花須插滿頭歸”成為流傳很久的習俗。而插茱萸又是另外的一個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即是明證。
三、重陽節的來曆:黃帝忌日和祭祀說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每逢重要節日就要進行祭祀。相傳九月九日是黃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家竹書》中說:“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
故司空張茂先撰《博物志》亦雲:黃帝仙去,其臣思戀閣極,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廟而四時祀之。”
從而可見黃帝逝世後,以左徹為代表的群臣對他十分懷念、尊崇,多有祭祀之舉。從漢宣帝開始,就把九月九作為民間祭祖之日。
祭祀黃帝分為公祭和民祭兩種。公祭是清明節舉行,而民祭則在重陽節舉行。一年便有春秋兩次祭祀。這也是重陽節祭祀先祖習俗的重要源頭,也被認為是重陽節的來曆緣由。
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季秋紀》記載,季秋九月,“申嚴号令,命百官貴賤無不務入,以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饬……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那時已有在秋天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習俗。
總之,在重陽日,登高、插茱萸以辟邪為古老習俗。因此,重陽節寓意深遠,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重陽節懷有特殊的感情。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