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牡丹育苗一畝多少株最佳

牡丹育苗一畝多少株最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5:33:31

牡丹雜交種子的育苗技術

_魏春梅

牡丹原産中國,其所有的原始野生種均産自我國,牡丹的園藝品種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花卉,從古至今備受民衆的喜愛。牡丹是芍藥科芍藥屬植物,落葉小灌木,被世界上許多國家引種栽培利用。近 200 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利用較先進的育種技術,培育出許多優良牡丹新品種。我國在現代牡丹優良新品種培育方面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明顯落後。目前我們所用的傳統育種(自然選擇)、人工定向雜交育種程序多、難度大、曆時較長,每個環節要求嚴謹。因此,提高牡丹雜交種子出苗率就是一項增加牡丹優良新品種機率的重要環節。

牡丹傳統的新品種産生靠大自然恩賜獲得,經常出現十年九不遇現象,概率極低。人工培育牡丹優良新品種則主要用定向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播種繁殖,從種質資源的發現、收集引種、栽植馴化、繁殖利用,到優良性狀的認定、親本的選配,再到去雄套袋授粉,這個過程要突破許多瓶頸;如有幸把所有的程序均圓滿完成,雜交培育出價值較高優良新品種的成功幾率也是屈指可數。因牡丹種子的種皮較厚,以及牡丹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結實率低、種子萌發率低等),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牡丹種子出苗率也比較低。人工定向雜交所形成的種子出苗率更低,大多數在 50%左右。由于雜交種子的出苗率低,雜交培育出牡丹新品種的幾率也大大降低。因此,提高牡丹人工定向雜交種子出苗率,是獲得優良新品種技術研究最基礎的關鍵環節。經過多年觀察研究的結果顯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以提高雜交種子的出苗率。

1 牡丹定向雜交育種的基本要素

育種是指通過引種、選種、雜交育種、良種繁育等手段改良植物原有性狀進而創造新品種的技術與過程。目前,牡丹的育種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有性雜交育種方式。我國傳統的牡丹品種 1000 餘個,大多是由自然雜交、變異,經人工選擇培育繁殖的結果。

建國初期,民間牡丹種植戶從自然雜交的實生苗中選擇培育牡丹新品種。改革開放後,多地成立了牡丹專業研究機構,嘗試以種間雜交、變異選擇等手段而獲得新品種(包括芽変選擇、實生選種等)。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牡丹成為旅遊資源,價值倍增,特别是牡丹的優良新品種,經濟價值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通過定向雜交培育獲得的新品種,成為牡丹新品種的主要來源。

1.1 雜交親本材料的引種馴化

引種馴化是獲得雜交育種原始材料的捷徑,也就是把不同生态環境條件下的原始野生種收集引種、馴化、繁殖、保存、利用(雜交育種),是取得牡丹優良新品種的主要途徑。

1.2 明确育種目标

培育牡丹新品種,先要設定育種目标:①提高觀賞品質,包括花色純正、延長花期、色香兼備和滿足不同用途(切花、盆栽)等;②增強抗逆性(耐寒性、耐濕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

1.3 選擇雜交親本

根據育種目标選擇合适的親本材料。前期對親本優良性狀認真觀察鑒評,了解它們的物候特點及優良性狀,再确定親本材料(父母本)的優良性狀互補。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解決雜交親本材料的花期不遇問題,最後配置雜交組合。這些條件具備後,才可能展開進行廣泛的新品種培育工作。

1.4 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時,要先收集父本的花粉保存,然後将雜交育種所用的母本去雄套袋。必需觀察授粉時期的環境氣象條件(溫度、濕度、風速等),如降雨、溫度過低、風速過大等,都會影響雜交授粉的結果。在環境條件适宜時授粉,可大幅提高所收獲的種子後代成為具有優良性狀新品種的幾率,再用适當的方法播種,培育出優良牡丹新品種的機率更高。

2 牡丹種子采收的時間和處理

雜交種子的采收、播種是雜交成功的關鍵環節。

2.1 牡丹種子采收的時間

牡丹種子的成熟期,因親本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河南洛陽地區,一般适宜的采收期在 7 月下旬-8 月初。據文獻資料記載雜交種子的成熟度,對雜交後代的優良性狀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經常密切觀察果實的發育成熟度,及時采收,以防成熟種子脫落造成損失。

當牡丹蓇葖果皮的顔色由綠色變為黃綠色時,或者果實腹縫線出現輕微的開裂,莢果内種皮由白色變為蟹青色時,是種子的最适采收時期,即可進行采收。過早,牡丹雜交種子的成熟度太低,胚乳、胚芽還沒完全形成,過晚,則種皮變黑發硬,雜交後代出現優良性狀的機率和出苗率降低。據明代薛鳳翔《牡丹八書》中,牡丹籽“喜嫩不喜老……以色黃為時,黑則老矣。”據觀察“八成”成熟度的牡丹種子,播種後出苗率較高,若采種太晚,出苗率明顯降低,雜交後代個體獲得優良性狀的幾率降低。

2.2 種子采收後的處理

根據雜交的牡丹親本不同、種子成熟度的差異,要分批采收。将已呈黃綠色蓇葖果的果莢摘下,采收的果莢及時統計結實“朵數”,按雜交組合分類,放置于通風幹燥處(忌日光曝曬),讓種子在果殼内繼續完成後熟階段。應經常翻動,以防黴變。10d 左右,絕大多數果皮開裂散出種子,牡丹種皮由褐色轉為黑色,再将未散出的種子剝出,把莢皮清除幹淨,做好标記,在陰涼幹燥處存放,要經常查看,以防黴變和蟲害等造成損失。

3 牡丹種子播前處理(沙藏處理)

将每個雜交組合的種子,裝入育種袋,挂上标簽,以備沙藏。沙藏前,通過水選法去除破損及發育不良的癟種、空種後,統計種子數。再将雜交種子放入 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700 倍液中浸泡 10~24h,待牡丹種子充分吸收水分膨大後,用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 800 倍與細沙混合攪拌,含水量以手握指縫中見水但不滴下水為度。按 2~3 份濕沙 1 份種子的比例混合均勻後裝入育種袋,放入容器内,再用(硫菌靈溶液攪拌的)細沙覆蓋,做好标記,要經常觀察,若過幹可噴水,不可澆灌。應确保(沙子)濕度穩定,使雜交種子在适宜含水量範圍,以免過濕、過幹影響種子的萌發率。

25d 左右有 3%~5%的種皮裂開“露白”,即幼嫩根尖開始露出,此時即可播種。一般沙藏處理後的雜交種子萌發率高,翌年出苗整齊。

4 整地與播種

雜交種子一般可采用起壟的方法播種,這樣可避免在管理過程中意外損失。播種後的管理,應視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的不同及時采取相應有利的措施,以提高雜交種子的出苗率。

4.1 播種時間

洛陽地區播種最好在 9 月下旬-10 月上旬,此時氣溫明顯下降,晝夜溫差增大,夜間氣溫降溫快、溫度低;土壤溫度降溫慢,地溫較高;土壤水汽運動(規律)是由溫度高處向低溫處擴散,遇到低溫界面(土壤表層覆膜的膜下)即凝結成水,每天的膜下凝結水會使地表層 3~6cm 土壤保持穩定的濕度,非常有利于牡丹種子下胚軸萌發生長(上胚軸在次年春生長),可明顯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

4.2 整地

一般應選擇土壤疏松肥沃、不易積水、排水良好的地塊做牡丹的育種用地。整地之前,要清除雜草,并施以足量充分腐熟的基肥。為防止地下害蟲為害,667m 2地可施 3%~5%呋喃丹 3~3.5kg,然後深翻 30~35cm,耙實整平,起壟準備播種。

4.3 播種

一般用條播法。該方法在準備好的播種地上起壟,壟高 10~12cm、壟寬 25cm 左右、壟長 5~10m、壟間距30cm 左右,在壟上開出 3~5cm 深度均勻一緻的小溝,用帯嘴水壺把溝中土澆濕後,再把沙藏後的種子按間距 2~5cm 均勻地播在溝内的濕土上,做好組合标記,覆土 3~5cm 後,不可覆土過厚或過薄;若太薄,種子易失水幹枯;若覆土太厚,出苗率和出苗質量會降低。全部完成後,及時用農用地膜覆蓋保濕。這種播種方法,年内不需要澆水。翌年 2 月下旬有 1/3 以上種苗出土時,即可揭膜。該方法出苗率可達 80%以上,比傳統播種方法可提高出苗率 30%左右。

表 1 改進 播種出苗率及傳統播種出苗率一覽表

牡丹育苗一畝多少株最佳(牡丹雜交種子的育苗技術)1

5 結語

牡丹人工雜交育種是一個曆時長、程序多的系統工程。從種質資源的發現、收集引種、栽植馴化、繁殖利用,到優良性狀的認定、親本的選配,再到去雄套袋授粉,獲得雜交種子,其播種出苗率也極低。本研究改進了牡丹種子播種方法,可大大提高牡丹雜交種子出苗率, 對牡丹人工雜交培育優良新品種有着較深遠的意義。

牡丹育苗一畝多少株最佳(牡丹雜交種子的育苗技術)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