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自1972年以來,每年的6月5日(也就是今天)都是“世界環境日”,這個由聯合國設定的節日,每年都會選一個主辦方來舉辦主題活動,
而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辦方是印度,而主題則名定為“塑戰速決”,
在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威脅到生态環境的今天,這個主題可以說是非常應景了。
聯合國的環境負責人贊揚道:“印度在氣候變化和向低碳經濟轉型方面展現出強大的全球領導力,如今又将針對塑料污染采取更大的行動,這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印度的環境負責人在活動中也表示:“印度的哲學和生活方式一向都源自于與自然共存的概念,我們緻力于把地球變得更加清潔和綠色。”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特别給力?
然而,這樣的官方說辭,貌似被最近的一些考察和報道給打了臉...
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
目前全球15個污染最嚴重城市中,印度就占了前14個!
而此前就榜上有名的印度首都德裡,這次排名還上升到了第六名!
其實,作為印度首都的德裡,有分為新德裡和舊德裡兩個地區,它們就好像新城區和老城區的差别,
一直以來,新德裡有着很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德裡人口密集,當地車輛不僅繁多還大部分都使用柴油,
加上城市産生的垃圾使用焚燒處理,
所以靠近沙漠的新德裡有着嚴重的霧霾現象,甚至還時不時地出現沙塵暴,
這還不是最糟的...
如果說新德裡這一切已經夠可怕,在與新德裡隻相隔着一道“The Indian Gate”(印度門)的舊德裡,情況隻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舊德裡的城建各方面設施極不完善,
這裡不僅有着和新德裡一樣的空氣污染問題,還存在一個更可怕的現象——“塑料垃圾海洋”,
根據統計,印度每年大約産生560萬噸的塑料垃圾,而德裡就是其中塑料消費最多的城市!
每天,新德裡産生的垃圾都會在經過收集後,由垃圾車統一運送到舊德裡的垃圾填埋場進行傾瀉,
但由于沒有使用規範的處理方式,任由着垃圾的堆積,最終就導緻了這一情形的出現,
Taimur Nagar就是位于舊德裡的衆多貧民窟其中之一,
在最近,每日郵報的記者拍下了在這個地方的所見所聞,看着讓人觸目驚心,
參差不齊的平房和随處可見的垃圾幾乎成為了這裡的“特色”,
就連孩子們放學回家的路邊都堆滿了垃圾,
除此之外,每天還有大量的塑料垃圾從排水管道中湧出,
堆積在這些本就鋪滿了垃圾的河道中,
到處都是塑料瓶、包裝袋、食品包裝紙和塑料碎屑,
基本找不到一處幹淨的地方,
更可悲的是,生活在這裡的貧民們表示已經習慣了如此惡劣的環境,
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是處理這些垃圾,
這裡大部分的貧民都是拾荒者,
每天就靠着在垃圾堆中收集塑料垃圾來賣錢度日,
據統計,舊德裡的貧民窟中大約有50萬人都是拾荒者,其中還有很多是兒童,
有的孩子從五歲開始就跟着父母一起撿塑料垃圾,
沒有接觸教育,導緻了他們長大後隻能通過這一種技能來謀生,
這種“惡性循環”在貧民窟中不停地上演着...
每當雨季來臨,大雨還會把河道中的垃圾沖刷到路上,
甚至把污泥和髒水帶到居民的家裡,
然而他們也隻能忍受着惡臭,一次又一次地清理掉淹進自家的各種髒東西,
正如生活在這裡的一位廢品經銷商Shreepal Singh所說:
“這就像生活在地獄裡,你可以看到這裡到處都是塑料垃圾,
但因為我們窮,我們别無選擇,隻能在這裡過完一輩子。”
不僅如此,垃圾長時間密集地堆積誘發了病菌,在空氣中蔓延傳播,
常年生活在這裡的許多孩子都曾患上胃病和瘧疾,最終隻能失學在家休息,
住在這裡的一名家庭主婦Birambati Devi,她家裡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她說:“我的孫女因為一直生病沒有辦法去上學,這裡有很多孩子都是這樣,他們都很懷念學校的生活。”
居民們畜養的牲畜甚至也别無選擇,
被垃圾圍繞着的它們總會吃掉一些帶有細菌的塑料,
導緻它們極其容易染上病菌,
嚴重點,就可能發生瘟疫,
體内帶有病菌的它們在被宰殺後,
也很容易通過肉類制品把病菌傳播給當地居民,
其實,德裡市政府早在2009年就頒布了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法令,
随後還開展了全面的“禁塑令”,
但由于執行力度不夠,所以并沒有起到好的效果,
目前這裡運送食物和包裝其他用品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使用塑料袋,
生活在這裡的一位婦女Saroj Sharma表示:
“當我四十年前來到這裡時,排水溝裡的水還是很幹淨的,這裡也不髒,
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塑料制品後,才真的開始變得更糟糕了。”
...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真的太不容易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