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因一則關于小滿節氣的廣告,一汽奧迪的營銷口碑經曆了“過山車”般的起伏變化。抄襲、搬運實為創意工作者所不齒,但在“口水戰”輪番轟炸中一起被淹沒的,還有一台一汽奧迪剛剛上市的新車。
5月20日,一汽奧迪在當前轉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款新車Q4 e-tron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兩款先享版車型售價分别為33.70萬元和38.25萬元。另外,還有四款車型開啟預售,預售價格區間30.00萬-38.00萬元。
為什麼說Q4 e-tron是一汽奧迪當前最為重要的一款新車,這和當前一汽奧迪的新能源産品線有關。在一汽奧迪産品矩陣中,雖然有e-tron、Q2L e-tron兩款純電車型,但二者皆基于“油改電”平台而來,車輛孱弱的續航水平、數字化能力放到當下市場環境中,競争壓力巨大。Q4 e-tron則不然,這是一台基于大衆集團MEB純電平台打造的全新車型,不僅在車型架構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燃油車,在數字化能力上也有了大幅提升,對于一汽奧迪來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首款純電動車。
作為一台被給予厚望的新車,Q4 e-tron相比家族中其他兩款純電動車來說,确實也有諸多亮點。比如續航水平,Q4 e-tron使用MEB平台下的BMS能量管理系統,從電池本身和能量回收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搭載84.1kWh長續航三元锂電池的車型,在CLTC工況下最高能夠實現605公裡的續航,支持100kW直流快充,能夠在41分鐘内将電池電量從5%充至80%。另外,奧迪的智能續航裡程預估,能根據過去300km的行駛數據,智能評估剩餘續航,做到更加精确的續航顯示。
在科技配置上,Q4 e-tron搭載了增強現實的擡頭顯示功能AR-HUD,該功能不僅能夠像普通的HUD系統一樣,顯示車輛的基本信息,還能夠通過增強現實功能,将帶有動态跟蹤效果的導航信息投射在前方,駕駛安全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為枯燥的路程增添了很多樂趣。
除此之外,奧迪Q4 e-tron搭載的最新版本E3智能電氣架構,具備超高雙商的ICAS1 MIB3車機大腦,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能夠以千兆車載以太網進行通訊,實現高效、智能、敏捷的車輛控制和生态體驗。
在空間和動力層面,Q4 e-tron的車身尺寸介于燃油車Q3和Q5L之間,長寬高數據分别為4588/1865/1626mm,軸距為2765mm。動力部分,Q4 e-tron主要有兩個版本車型,其中Q4 50 e-tron quattro版車型可以實現e-quattro智能電動四驅,前後兩個電機最大功率分别為80kW和150kW;40 e-tron車型則使用最大功率150kW的後驅單電機。
從價位、車身尺寸上看,Q4 e-tron的直接競争對手并不來自于奔馳、寶馬,反而是直接鎖定了特斯拉Model Y。論續航裡程、車身尺寸,二者還有可比之處,但論及影響力和關注度,Q4 e-tron無論如何也敵不過“流量之王”特斯拉。
在燃油車時代,發布一款如同Q4 e-tron般重要的燃油車,勢必會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但進入電動化時代後,豪華品牌的光環似乎也變得不再耀眼。在Q4 e-tron先享版車型上市的5月20日,有多款自主品牌的新車也進行了發布、預售或者上市,比如比亞迪海豹、歐拉芭蕾貓等。
根據百度搜索指數顯示,歐拉芭蕾貓在20号的搜索指數為2958,比亞迪海豹的搜索指數高達16645,但相比之下,奧迪Q4 e-tron的搜索指數隻有787。
搜索指數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于奧迪全新電動車的熱情并不高。事實上,不隻是奧迪,奔馳、寶馬、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推出的純電動車,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很多人将問題原因歸結于創新能力匮乏,但事實并非如此。
前段時間,奔馳發布了EQXX純電概念車,這款概念車獨特的造型使其實現了0.17的超低風阻系數。同時,奔馳通過系統設計、材料選擇、潤滑和熱量管理等手段來降低能耗和損失,最終讓這台概念車達到了95%的能效。超高的能效帶來了超低的能耗,在今年4月份,奔馳官方公布了一組EQXX的續航實測數據,該車在歐洲完成了一千多公裡的裡程測試,平均速度為87.4km/h、最高速度140km/h、百公裡耗電僅為8.7KW/h。
在當前的純電動車産品中,奔馳EQXX對于能耗的把控可以說是做到了天花闆的水平。不通過堆電池的手段來實現超長續航,這種足以改變純電動車生态格局的創新能力,豈能說是匮乏?
其實,對于豪華品牌來說,目前市場關注度不夠的主要問題在于仍死守燃油車時代的産品更叠套路,導緻産品新鮮感不足、創新能力的普惠性不夠突出。
在最直觀的設計部分,豪華品牌還是選擇用價格更高的高端産品打樣,将設計思路逐級下放,第一次見和第十次見,哪怕東西一樣,消費者也早就沒了新鮮感。豪華品牌的創新能力雖然毋庸置疑,但對于普通大衆消費者來說,真正能夠體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實惠與便捷,還有賴于一層一層的功能下放,時間長、見效慢,難免令人失望。另外,就是之前“油改電”産品價格高、産品力弱,在向新能源轉型的開始階段就敗壞了口碑,從而失去了市場主動權。
反觀如今風生水起的自主品牌,比如小鵬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蔚來汽車的換電服務等,都能很好的在科技創新與普惠性方面并進,在低迷的汽車市場中獲得消費者的支持也更是理所當然。
設計上很難跳脫,創新還未普及,“穩紮穩打”的豪華品牌,在純電動市場前期競争中的敗北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