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夏盡秋來,金風漸至。與其他節氣一樣,立秋也以五天為一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暑未消
從現代氣象學上看,立秋節氣我國大多數地區仍處于夏日,尤其南方地區還多高溫出沒,距離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還比較遠。
常年來看,華北、黃淮等地要到9月中旬以後才開啟入秋進程,江南、西南地區東部(除雲貴高原地區外)等地則要等到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而華南一帶的秋天10月中旬以後才會陸續到來。隻有西北、東北等部分地區,才會在立秋節氣期間進行夏秋轉換。要真正大規模地入秋,要等到白露、秋分時節。
(來源:中國天氣網)
保持心情舒暢
少吃辛辣多食酸味果蔬
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要注意内心平和、甯靜,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
在飲食上,可适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适當多食酸味果蔬。
(來源:中國氣象報)
這8種水果清肺潤燥
立秋到了養肺當首,這8種水果清肺潤燥,可以吃起來了。
柿子
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紅軟熟柿,可治療口幹唇爛、心中煩熱等症。
梨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梨是最常見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湯,還可以搗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療咽喉痛。
無花果
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為果幹、蜜餞、罐頭等。肺熱、聲音嘶啞時,服用冰糖水煎無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啞的作用。
甘蔗
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中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于治療口幹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等症。
橄榄
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嗓子痛時含服些青橄榄,可使咽喉清爽。
葡萄
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羅漢果
用羅漢果泡茶飲用,有清熱利咽作用,是演員、教師理想的保健飲品。
枇杷
有潤肺、止渴、下氣之功,常用來制成枇杷膏、枇杷露、枇杷沖劑等,治療肺熱咳嗽。
(來源:央視網)
秋膘不盲貼
夏季天氣炎熱,影響食欲,同時人體消耗大,所以很多人會體重下降。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人們食欲好轉。所以,民間有“立秋”時節“貼秋膘”的習俗。
但是也不能盲目貼秋膘。決定要不要貼秋膘前,先算算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BMI計算就是用自己的公斤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标準,我國18-64歲的健康成年人BMI應在18.5-24之間。如果BMI的數值大于24的話,則不推薦貼秋膘。如果BMI的數值小于18.5的話,則不論是不是立秋,都要考慮補充營養。
(來源:中國營養與健康)
貼秋膘,肉怎麼選
貼秋膘肉怎麼選?通常所說的肉類是指畜肉、禽肉及魚蝦類食物。
畜肉類主要是指豬、牛、羊、驢、鹿、兔等牲畜的肌肉,這類食物主要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素的分布因動物種類、年齡和肥瘦程度的不同而差異較大。所以通常建議進食這類食物時選擇瘦肉進食,如瘦豬肉、瘦牛肉等,這其中兔肉的脂肪含量較低,比較适合需要控制能量、脂肪的人群食用。
禽肉類主要是指雞、鴨、鵝、鴿、鹌鹑、火雞等禽類動物的肌肉,這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和畜肉類似,但是脂肪含量相對較少,且含有人體必需的亞油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更容易消化吸收。進食禽肉類食物的時候盡量去皮食用。
魚蝦類主要分為海水魚蝦和淡水魚蝦,營養價值和畜禽肉類似,但具體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根據其種類、年齡、肥瘦程度和捕獲季節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魚類中所含的脂肪大多有多不飽和脂肪酸構成,有研究顯示适當進食魚蝦類食物,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進食魚類食物時需要注意,在一些海水魚中含有硫胺素酶和催化硫胺素降解的酶,所以大量生食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維生素B1的缺乏。但是如果加熱後食用,則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來源:工人日報)
貼秋膘的正确姿勢
(來源:新華社)
立秋多吃三種菜
1. 菜花——預防感冒
季節交替,氣候變化無常,人體一時難以适應,免疫力也不知不覺地在下降,這時就容易讓感冒病毒鑽空子。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是一個預防感冒的好辦法。菜花含有的維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黃豆芽菜要高3~4倍,還是一種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劑。
2. 菠菜——防治口腔潰瘍
初秋氣候開始變幹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攝入不夠,就容易上火,口腔裡也會跟着出現潰瘍、發炎等問題。菠菜中豐富的核黃素是有效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營養素。
3. 芹菜——降壓促睡眠
夏秋交替的時節,溫差較大,早晚涼,中午熱,對于體質較敏感的老年人來說,身體很難馬上适應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内分泌和神經系統,導緻睡眠質量下降。芹菜有降血壓、降膽固醇和鎮定神志的作用。
(來源:健康時報)
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
暑假期間,一些家長到醫院咨詢,想給孩子注射“增高針”。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然而,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内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食品級”化妝品是個僞概念
近些年來,坊間出現了“食品級”化妝品的說法,商家宣稱這類化妝品原料都是“無添加”“純天然”的,更安全有效。然而,通過對比多款号稱“食品成分”“可食用”的化妝品配料表發現,這些号稱“食品級”的化妝品、護膚品很大程度上隻是商業營銷噱頭。從現有的标準以及規範來說,化妝品是不可以食用的,并不存在“食用級”化妝品這個概念,“食品級”化妝品屬于典型的虛假廣告。
警惕配方奶粉營銷影響母乳喂養
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喂養周。專家認為,母乳是兒童出生後最佳的營養來源,母乳喂養使母親和嬰兒都受益,嬰兒出生後應堅持6個月純母乳喂養。數據顯示,全球各國都面臨着母乳喂養率未達到理想狀态的情況,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孩子,中國約三分之二的孩子沒有充分享受到母乳喂養的益處。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營銷活動對母乳喂養會産生負面影響,孕産婦接觸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銷活動越頻繁,對配方奶粉的态度就越積極。
工人日報客戶端《樂健康》第105期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來源: 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