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原
文物紀錄片《中原藏珍·鷹蘊》第一季
讓文物活起來
珍 藏
第十三集:應侯銅盨
盨[xǔ]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禮器或食具。西周中晚期出現,由圈足簋發展而來,流行時間短,器型較為少見。
西周應國應侯銅盨,高22.5厘米,重5.4千克,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現藏于平頂山博物館。
銅盨為橢方形,分器蓋、器身兩部分,器蓋頂四角設有四隻扁鈕,将其仰放,則為淺盤,設計巧妙。器身鼓腹,兩側各有立耳,圈足下置四個小扁足,器身通體飾瓦溝紋。器底和器蓋内皆有兩行六字同款銘文“應侯乍寶寝簋”,大意為:應侯制作精美的銅簋(此器當時稱為“簋”,後世稱其“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為應侯,是為應國。銅盨,銘文清晰,鑄工精良,為西周應國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價值。
封土掩埋不去它的光華,斑駁的痕迹镌刻出字字銘文,應侯勤勉為政的身影依稀可見,轉身,又是一朝。
來啊~來三連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