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符
先進第十一
11·1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解:孔子說:“先學習好禮樂而後去從政的人,是那些未曾有過爵位的普通百姓;先有了官位而後才去學習禮樂的人,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如果要我選用人才,我主張用那些先學習了禮樂的平民子弟。”
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他教育學生,也是希望學生們學好本領再去從政。但是他所處的時代卻并不完全如此,貴族都是世襲的,貴二代生下來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并不需要再去學習、訓練,因此這樣的人很可能就沒有真本事。孔子對這種現象是不滿意的,對此做了很委婉的批評。這批評很有意義,已隐含了後世開放政治和科舉取仕的萌芽,表現了孔子作為一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所具有的超前的思想。
11·2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解:孔子說:“跟着我在陳國、蔡國之間受困的學生們,現在都不在我這裡了。”
一起受窮、一起奮鬥過的老學生們都不在身邊了,孔子有些傷感。
11·3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解:孔門弟子中各有所長,其中:
德行好的有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貢。政事才能突出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遊、子夏。
這就是著名的孔門“四科十哲”。孔子的教學内容基本上就這四個方面,其中他最重視的是德行科。德行科的内容主要是個人的修養,屬于内聖的範圍,包括做人上的安貧樂道、刻苦耐勞、忠孝兩全等等。口才與政事屬于外王的範圍,主要表現為人的才能。後世講德才兼備主要是指這三科。而真正傳孔子衣缽的卻是文學科。孔門四科對于漫長的中國古代主流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規範作用。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解:孔子說:“顔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
在《論語》中,孔子對顔回的表揚是最多的。這句話也是在表揚顔回,其實是說他對于孔子的思想理解得深、理解得到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顔回就是孔子的知己,這也是孔子喜歡顔回的根本原因。
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解:孔子說:“闵子骞這個人真是孝順啊!别人對于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孝順的話沒有異議。”
民間傳說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又娶,複有二子。後母隻關心己出的兩個兒子,冬天做棉衣時,給這兩個兒子用棉花,而給闵子骞兄弟二人用蘆花。後來他父親發現了,就要休妻。闵子骞堅決地勸父親不要這樣,并講,母在一子單,母去四子寒。最終感動了後母,變成了慈母。濟南市現在有一條路叫闵子骞路,就是紀念闵子骞的。
11·6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解:南容經常把“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這幾句詩挂在嘴邊,孔子便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南容經常念叨的這幾句詩的意思是,白圭的污點還可以磨掉,但如果說話錯了就無法改正了。他能經常這樣說,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的人,能夠時刻告誡自己,不要說錯話,辦錯事。這樣的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不會意氣用事,不會口無遮攔,因此能夠做到“幫有道,不廢;幫無道,免于刑戮。”女孩子嫁給這樣的人終身便有了保障,孔子在娶媳嫁女這樣的事上和人世間的大部分家長一個樣,絕不唱高調。這也是孔子非常人性化、非常偉大的地方。儒家思想“極高明而道中庸”,将自己落實于百姓倫常日用之間,而不追求虛無缥缈的極端境界,于孔子此處亦可見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