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外灘的夜晚

外灘的夜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22:09:17

外灘的夜晚(夜讀北外灘)1

《夜讀北外灘》朗讀者招募中,點擊報名

藏在《上海年鑒(1852)》中的

虹口關鍵詞

《上海年鑒(1852)》是中國内地第一部年鑒,由北華捷報社刊印。書中關于虹口的記載,是上海開埠後有關虹口北外灘區域空間、人文情況的早期記錄,具有重要的文獻和史料價值。《上海年鑒(1852)》中關于虹口的兩條線索,其實可以歸結為幾個關鍵詞。

一是頭壩。從1851年的地圖上可以看出,當時美僑居留地與英租界之間的蘇州河上尚未建橋,靠義渡過河。據清乾隆《上海縣志》記載,頭壩義渡形成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當時二十三保裡民錢瑞、金章倡發起建造,志書中記載“滬城八景“之一的“吳淞煙雨”,即是指頭壩義渡一帶的景象。之後,自渡口向東逐漸形成北外灘地區最早的道路“頭壩路”,其路南建有土地廟以及供人避雨的代笠亭等。頭壩設渡後,在蘇州河上又相繼設立二擺渡、裡擺渡等渡口,周邊道路也逐漸形成。一些不同姓氏的家族遷入,并散居其間,如頭壩路的費家宅等。1856年,蘇州河口,頭壩附近建起第一座橋——威爾斯木橋。

外灘的夜晚(夜讀北外灘)2

1908年明信片上的外虹橋

二是洪口。清同治《上海縣志》卷三記載:“沙洪,在楊樹浦西,通江、浦”。沙洪為黃浦江支流,其入黃浦江口處稱為“洪口”。清朝前期,“洪口”“虹口”混用。同治年間,洪口統一改稱“虹口”,原來的沙洪也稱“虹口河”,又稱“虹口港”,今“虹口”之名即源于此。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虹口逐漸形成自然鎮。為方便虹口港兩岸行人的往來,建造了兩座木橋,即裡虹橋和外虹橋,虹口港兩岸也因人群聚集而進一步形成熱鬧的内外虹口市。

三是虹口路。地圖中從頭壩義渡到虹口港的這條小路,在當時被稱為虹口路。1864年,租界當局将其命名為百老彙路。1943年,改為大名路。後又将虹口港東側改為東大名路。

四是老船塢。該船塢由美國人杜那普(Dewsnap)于1851年建造,設在虹口江岸。1857年,該船塢由美商連那士接辦,翌年“建造得完整一新”,改名為連那士煤船塢,成為以修理煤船為主的專用船塢。1861年,霍金斯從連那士手中接辦煤船塢,1862年,因霍金斯把祥安順船廠的一處簡陋船塢擴建為大型船塢,并命名“新船塢”,連那士煤船塢被改名為“上海老船塢”。這一年,霍金斯洋行把它所經營的這兩個大型船塢合并,正式命名為上海船塢公司。1860年代,英、法、德等國軍艦都在這裡修理。1871年,上海船塢公司兩船塢招租,耶松船廠搶先以年租9200兩,取得老船塢的租賃權。

外灘的夜晚(夜讀北外灘)3

1853年,文惠廉主持建造的“救主堂”

五是文惠廉。文惠廉,美國卡萊羅納州人,曾習法律、醫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844年被委任為美國聖公會首任中國區主教。1845年6月16日,文惠廉攜妻子和幾位傳教士一行10人抵滬,為上海開埠以來首批寓滬的美國人。當時,虹口沿江一帶還是一片小河縱橫的江灘地,租價便宜。于是,文惠廉便在此租地築屋,設教堂傳教。虹口成為美國人到上海的第一個落腳點,美籍商船也停泊在虹口沿江一帶,逐漸帶來酒吧、咖啡館等美國本土生活方式。

1846年,文惠廉在虹口已經造好的房屋中,開辦了一所男童學校。1851年,文惠廉又在虹口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叫做文紀學校。該校是上海的第二所女學堂,首屆文紀學生隻有8人,教學内容除淺易《聖經》、“四書”外,還有教習紡織、縫紉、園藝、烹調等手藝。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