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風情是什麼?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風情是浚縣古廟會、二月二、乞巧節、鬼節、祭竈和炒面節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風情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風情是浚縣古廟會、二月二、乞巧節、鬼節、祭竈和炒面節。
浚縣古廟會,浚縣一年一度的“正月廟會”聞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縮影,德國一民俗學者逛過廟會後稱浚縣廟會為“中國老百姓的狂歡節”。2004年,浚縣正月古廟會被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2007年,“浚縣古廟會”和“浚縣民間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同時被評為河南民俗經典。
二月二,是“龍擡頭節”或“青龍節”。這天,河南農村的婦女一般都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怕動了刀剪傷龍體。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到田野裡采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煎臘肉,蒸棗馍,改善生活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内容。
乞巧節,河南新鄉一帶的乞巧風俗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晚上,當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湊成一組,每人兌面兌物,為織女準備供品。
鬼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民間俗稱為:“鬼節”。中原農家也稱這天為“牲口節”,此日有許多敬奉耕牛的活動。
祭竈,農曆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節”。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竈的習俗,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于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于中秋的團圓節。
炒面節,六月初六,民間稱“炒面節”、“望夏節”、“閨女節”等,農村的各家各戶,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間,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後再送回婆家。俗語有:“六月六,請姑姑。”“六月六,挂鋤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