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去,落木蕭蕭秋分來。
二十四節氣排行第十六位使者,秋家四阿哥一道河,兩重山,不遠遐路,如期而至。
此間又會有一番怎樣的情形和景緻呢?
清人心齋居士張潮謂一見傾城、再見傾國之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态,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堂堂秋分七尺男兒,又時值季秋,除花句冰雪句不合,餘皆備矣。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潇灑。疏朗時節,快意秋分,輕悄悄帶走初秋的淡雅,歡溜溜相擁仲秋的飒爽,金燦燦迎來晚秋的斑斓。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十裡草木,共沐清風;千程山水,同享月明。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難怪大文豪林語堂說人間一大快事,是秋分時節,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
天地換裝一瞬間,五顔六色齊抖擻。散文大家梁衡也年年為秋分所醉:看盡南北四時花,不如靜對一院秋。常常在這一天癡癡地坐在長椅上,透過漫天的彩葉,享受着勝似春光的秋色。
其實,秋分的荊山之玉還不在這裡,它真正的獨特和過人之處,在于其主題和關鍵詞是公平二字。
——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不偏不倚,直射地球赤道,慷慨地把陽光灑在世界中心的本初子午線。由于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南北兩極可同時看到太陽,分享同一個白晝。
——這一天,是太陽月亮兩相和的日子,是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日子。天空流瀉着和諧和美的天籁之音,大地閃爍着公平公正的天平之美。
——這一天,晝夜均,寒暑勻,秋色平分,陰陽平衡,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此後,南北兩極附近極晝極夜範圍就日漸擴大。
曆書上說這一天叫秋分。風清月白的秋分,裁雲剪水,生生将天上人間分成了兩半。令白晝與黑夜均分了時間,盛陽與涼爽共享了寒暑,黃葉與藍天平分了秋色。
雖然深秋的寒意愈加濃烈,但秋高氣爽也正在此時。溫度降了,于是氣爽;雲量少了,于是秋高。通透明淨幹爽的秋分,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夠望穿,實在是一個公平公正公道的日子。
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是說上天公正沒有偏私,因此無論美好邪惡,沒有不在蒼天覆蓋之下的;大地公正沒有偏私,因此不論萬物大小,沒有大地不能承載的。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平而後清,清而後明。人心公則如燭,四方上下,無所不照。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隻在公私之間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中外,從來事在是非,公無遠近,不患寡而患不均。管它是非成敗,任爾将來相去,為政之道,公平公正;治世之方,同熱同涼。百姓記住的,是留給了他們多少陰涼。哪裡有公平正義,哪裡就是聖地。
黃經180度的秋分跟0度春分兩兩對應。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推開秋分門扉,總有春分同款三候如影随形,若隐若現。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行雲布雨的龍,春分登天,秋分潛淵,故雲雨在秋分時節迅速消減。此後陽氣潛藏,陰氣逐步占據主導地位。代表陽氣的雷,從二月陽中發聲,到八月陰中漸次收聲。曆時半年的雷人季節要歇業了。
蟄蟲逐微煖,地底度歲窮。再五日,秋分二候蟄蟲坯戶。尚未還暖的春分,那些藏在泥土過冬的蟲子,争相蠢蠢欲動。到秋分尚未秋寒,又匆匆藏進洞裡準備過冬,還不忘用細泥封巢塞穴,以防寒氣。可憐見這些小家夥對于時令的天賦預見。
昔日蒼茫平岸水,徒留衰草守堤坡。又五日,秋分末候水始涸。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天幹氣燥,降水銳減,山澗水窪初現幹涸,河湖水量亦随之減少,徒留下淺淺的河床。木落山容老,荷枯水面空。夏日的豐腴封存在了記憶裡。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二十四維時間,每一維都對生命提出了要求。秋分由熱轉寒,人體疏洩緻密交替。天有所變,人有所應。慎避虛邪、寓防于養的主旨是防燥防悲,養收養藏。
夫人生于地,每日醒來都是一次小出生,每天都是一段小生命。順應自然,須防病予先;未病先防,則形神兼養。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縱令萬物凋零,秋風肅殺,我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噫嘻!卻道天涼好個秋。
來源: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
作者:郝安
制圖:付莎燕妮
編輯:柳香璐 石俊豪 冉開梅 全麗
你“在看”我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