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共和國國土面積78萬平方公裡,位于歐洲的領土僅2.42萬平方公裡,占總領土面積的3%。其它領土均屬于亞洲闆塊。但土耳其卻總以歐洲國家自居,這是為什麼呢?
(土耳其區位圖)
土耳其北臨黑海,南抵地中海,東南與叙利亞接壤,西靠愛琴海,和保加利亞和希臘為鄰。東部和格魯吉亞、伊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相連。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早在11世紀,突厥人的塞爾柱突厥分支,開始在中亞、西亞定居,成立伊斯蘭塞爾柱王國。疆域鼎盛時期,覆蓋今天的伊朗、小亞細亞、伊拉克、高加索及叙利亞等地。奧斯曼土耳其,原先就是其下屬羅姆蘇丹國内的一個小部族。
羅姆蘇丹國滅亡後,其境内衆多部族,變身為36個小候國。奧斯曼土耳其候國不斷吞并其它候國,不斷壯大,建立起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人最初居住在中亞内陸地區,奧斯曼帝國時期,遷至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所以從人種和發源地來看,土耳其人屬于亞洲人種。
突厥人的擴張野心,使奧斯曼帝國不斷發展壯大。1453年,在消滅東羅馬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後改成今天的伊斯坦布爾)。那時候,奧斯曼帝國的勢力已橫跨歐亞非三洲,擁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北非的大部分領土,總面積550萬平方公裡。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土耳其控制了歐亞的陸路貿易要道。昔日中國到歐洲的絲綢之路一蹶不振,歐洲人隻能從海上發掘新航線,哥倫布和麥哲倫被迫當起了航海家。
到17世紀後期時,奧斯曼帝國成為唯一能夠挑戰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國家。1856年3月30日,克裡米亞戰争結束,俄羅斯帝國戰敗,《巴黎條約》簽訂。參戰的歐洲盟友,因此承認了奧斯曼土耳其的歐洲領土和國家身份。
盛極而衰,在經曆強盛的幾個世紀後,坐擁歐亞戰略要地的奧斯曼土耳其,随着宿敵沙俄的崛起反攻,英法等國也不斷侵吞蠶食奧斯曼的勢力領地。再加上統治區域内民族起義此起彼伏,奧斯曼帝國早已風光不再,成了歐洲列強眼中的“西亞病夫”。
第一次巴爾幹戰争後,土耳其在北非和歐洲的絕大部分領土都已喪失。巴爾幹半島也僅剩東色雷斯地中海少部分區域。
一戰爆發後,由于和俄國勢不兩立,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德國陣營,開始深度介入歐洲事務。但随着同盟國戰敗,站錯陣營的奧斯曼帝國再次遭到肢解。不僅阿拉伯半島僅存的也門和麥地被分割,連俄國十月革命時搶占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也被奪走。奧斯曼帝國面臨被肢解的下場。
(巴爾幹戰争)
這時,凱末爾發動了革命,帶領土耳其繼續和協約國戰鬥,赢得了民族獨立。以《洛桑條約》代替了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土耳其共和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繼承人,奠定了今天的土耳其版圖。
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将首都從歐洲的伊斯坦布爾,遷至亞洲的安卡拉。在凱末爾領導下,整個國家開始大刀闊斧變革,謀求再次融入歐洲體系。
凱末爾首先從政治體制入手,打破政教合一的傳統,大力推行世俗化改革。廢除了蘇丹和哈裡發制度,建立政黨制度,把權力控制在改革派手中,促使伊斯蘭教逐步退出國家政治舞台,回歸民衆的精神領域。由政府來主導國家管理,互不幹涉。
為了淡化伊斯蘭教對民衆的影響力,凱末爾推翻伊斯蘭教義的嚴苛規定,推行男女平等,結婚離婚及宗教非宗教通婚自由。女人不用蒙面紗罩黑袍,取消一夫多妻制度。
凱末爾還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一改過去宗教教育極低入學率的面貌,大力推廣普及全民教育。在大學中廢除神學專業,改為西方文化和科技領域的培養方向。
土耳其還一改封建奧斯曼時期的土地法,将土地分給農民。采用鼓勵手段刺激農業生産。工業上輕重結合,做到了均衡發展。
(凱末爾)
二戰爆發後,汲取一戰教訓的凱末爾,沒有繼續介入歐洲事務,而是保持中立得以獨善其身。冷戰開始後,土耳其堅定投靠美國,硬怼世仇蘇聯,赢得了美國的獎賞,成功加入北約,離歐洲國家身份更進一步。
歐盟成立後,土耳其加緊了擁抱歐洲的步伐。從1987年首次申請起,20多年來,加入歐盟已經成為土耳其的基本國策。可惜的是,時至今日,歐盟仍然将它排除在外。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信仰的歐洲人眼中,以伊斯蘭教為信仰的土耳其,無疑是另類的。雙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差别,不可能通過強行融合而消除。
而且,土耳其的人口和體量過大,也讓德法等歐盟國家擔心。一旦放其進入,未來歐洲話語權存在缺失的風險。
最近有消息說,土耳其已經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歐盟候選成員國。按照歐盟開給土耳其的加盟條件,需要到3002年才可能全部達标。這讓一旁圍觀的俄羅斯都笑翻了。
看來,一心想成為歐洲國家的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夢想是難以實現的了。
(參考資料:《土耳其共和國在融入歐洲進程中的身份認同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