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門,這是重慶人口中時常會提及的名字。
“走,去逛朝天門!”
說起朝天門,大家總是會把它和逛街、購物聯系在一起。作為重慶城裡最知名的商品批發市場,來這裡,幾乎能夠找到所有你想要的寶貝。
從普通的日用産品,到昂貴的貂皮大衣,朝天門可謂是重慶最具有生活氣息和包容性的地方。
也正因為如此,朝天門在重慶人的心中有着無可替代的位置。即便已經有了新的朝天門國際商貿城(南岸區迎龍鎮),但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在大家心中的熟悉程度,都無法和真正的朝天門相比。
雖然重慶本地人把朝天門當作一個批發市場,但是在外地遊客的眼中,朝天門就變成了一個來重慶必去的景點。
朝天門是否配得上這樣的地位呢?答案顯而易見,它實至名歸。
從曆史發展進程來說,朝天門是重慶衆多城門當中,最重要的城門,應該沒有之一。
在重慶傳唱度頗高的《重慶歌》,是這樣開頭的:朝天門,大碼頭,迎官接聖。能夠作為第一道門開頭就已經說明了它的地位,而迎官接聖的功能職責,更是彰顯了它的特殊性。
朝天門恰好位于嘉陵江和長江的交彙處,因此一直都是水碼頭。在古代,水運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之一。特别對于山城重慶而言,就更是如此。
在1890年,重慶被迫開埠,而1891年,重慶海關正式在朝天門設立,自此開啟了重慶對外的篇章。
如今,朝天門碼頭的水運功能已經基本轉移,剩下的都是以旅遊業為主的客運航線,包括重慶城區範圍内的輪渡以及兩江遊和三峽遊。
因此,對于遊客們來說,朝天門就是一個遊船碼頭,來到這裡,主要的目的就是乘坐遊船,其中又以兩江遊最多。
這樣的情況就導緻,遊客們對于朝天門的曆史和文化,顯得一無所知,而随着朝天門的不斷改建,甚至很多本地人對于朝天門,也變得陌生了。
朝天門的城門,其實早就已經消失了,如今大家看到的,隻不過是複建的一個所謂的城門洞而已。
據說,在對朝天門進行改建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段城牆,不過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而是為了推進建設進度而選擇了舍棄。
遊品并不反對朝天門的現代化發展,畢竟時代需要進步,隻是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傳統的曆史和文化,還是需要有一定的保留和延續。
此前,修建朝天門廣場,就對朝天門的原始風貌進行了大改。不過,設計者在廣場内部建立了重慶市規劃展覽館以及重慶曆史名人館,這就是對于曆史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延續。
如今,朝天門還在繼續吸引着遊客,同時,也引入了外部資金對其周邊進行改造,雖然其中伴随着各方之間的争議,但遊品相信,未來總會是好的。
朝天門,是古時候大家乘船來到重慶時登陸的第一個地方,是大家對于重慶的第一印象。
如今,這樣的第一印象已經不複存在,但是它總會給人留下一些印記,而遊品希望,這樣的印記不會總是那麼膚淺,就像這篇内容一樣,看過之後,無法引發任何的波瀾。
下期【漫遊山城】,遊品帶大家看看朝天門的兩江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