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河邊葡萄采摘園?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鄭州黃河邊葡萄采摘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初秋時節,有着200多年葡萄種植曆史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郝家窯村,綠意盈盈、瓜果飄香,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你嘗嘗,這是遠近聞名的托縣葡萄,皮薄水大、酸甜适口!”近日,在村民秦建民的葡萄園裡,已經搬到縣城居住的村民白明領着遠道而來的朋友們采摘新鮮葡萄,“最愛托縣葡萄這個味兒!秦建民家不僅葡萄好吃,農家樂炖魚也是遠近聞名”。
記者行走在葡萄架下,紅的、紫的、綠的,一串串飽滿的葡萄在日光照耀下,泛着誘人的光澤。
今年57歲的秦建民手腳麻利地登上梯子,将一串串熟透的葡萄剪下來,然後裝箱打包,準備給訂單客戶發貨。
郝家窯村背靠山梁、面臨黃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适宜葡萄生長,家家戶戶都種葡萄。“十幾年前,這裡因交通不便,上好的葡萄每斤1元也賣不出去,很多都爛在了地裡……”秦建民說,那時他家種了二三畝葡萄,忙碌一年,收入還不到5000元,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緊巴巴。
2008年,神泉生态旅遊風景區落戶郝家窯村,村裡道路修得四通八達,村裡除了大力發展葡萄種植業外,也發展起了農家樂,生意十分紅火。秦建民和妻子任秀清看準時機,籌集資金建成了集餐飲、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二虎農家樂”。任秀清憑借獨特的炖魚手法,吸引了大量遊客。
從葡萄種植園到“二虎農家樂”,距離大約500米。記者走進廚房,竈台上的鐵鍋冒着熱氣,炖魚的香味無比誘人。任秀清說,她家祖輩以打魚為生,她自小愛吃魚,耳聞目睹中學會了炖魚的烹調技法:胡麻油慢火炝鍋,将托縣辣椒的香味和色澤完全釋放出來,魚入鍋後,再加入托縣茴香、花椒等佐味,最重要的是要小火慢炖,魚出鍋時撒上蔥花、香菜提鮮,這道質樸美味,讓她在村裡C位出道——郝家窯村炖魚比拼的“三連冠”、托縣炖魚市級非遺傳承人……随着慕名而來的食客越來越多,她家的葡萄再也不愁賣了。秦建民告訴記者,家裡10餘畝葡萄全年采摘的收入在10多萬,再加上農家樂,全年純收入至少25萬,2019年他們在縣城裡買了樓房,生活越來越好了,幸福感爆棚!
10年來,郝家窯村以黃河民風民俗為核心,凝心聚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和葡萄種植業,實現了“農家樂 葡萄采摘”完美融合,2017年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20年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郝家窯村現有人口1080人,常住人口700餘人,開辦了33家農家樂,葡萄種植由原來的幾百畝增加至3000畝,村風村貌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郝家窯村黨支部書記秦建信心滿滿地說,未來,他們還将持續盤活現有資源,為美麗鄉村聚人氣,為廣大遊客謀福利,讓村民的腰包更鼓。
本文來自【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