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618的時候,趁着各種活動,我把我的桌面裝備做了大升級。前兩天我讀研的表弟趁着開學前到我這裡玩,一眼就看中了我新攢的PC。爽玩了幾把遊戲後,更是燃起了他更換電腦的欲望。每年的開學季,都是廣大學子數碼設備更新的一個重要時刻,特别是在大學的男生宿舍裡。與女生宿舍常見的筆記本不一樣,用性能更強勁,外觀更個性的DIY台式機,才是男生宿舍的亘古不變的主題。
不過當他知道了我這套新機的價格後,他來了一句“竟然這麼貴?”。想想也是,我這套PC對于還在上學的學子來說,高端信仰确實不太适合他們。但畢竟草已種下,他還是讓我幫他出兩個配置單,前提就是可以暢玩3A大作和兼顧他課程上的編譯工作,當然價格一定要合适,不能花“冤枉錢”。
現階段暢玩3A大作的裝機要參考哪些因素?
CPU:
在intel把12代發布後,算是又綻放光彩了,否則之前我确實不會選擇intel平台來玩遊戲。
在CPU遊戲性能天梯榜下,前五名基本上被intel12代處理器包攬了。并且intel處理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一些特殊的工具軟件和編譯器下面,最不容易出現奇怪的問題,這也是電腦專業更喜歡使用intel處理器的一個重要原因。
并且這一代AMD平台的CPU插槽下一代會被淘汰,它也不支持PCIe 5.0,基于此,此次裝機我首選了intel 12代處理器。
GPU:
CPU後的另一個重要的指标就是GPU了,經常玩遊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高畫質下,GPU性能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CPU。在高性能計算以及作圖方面,GPU也有很強的關聯性。哪怕是不玩遊戲不作圖的朋友,就是連看電影追個劇,性能強勁的GPU在開啟高畫質madvr或者動态插針svp時,也會更遊刃有餘,帶來更好的畫質解析。
在GPU天梯榜中,nVIDIA的RTX會略微占有優勢。
RTX GPU還支持實時光線追蹤(Ray Tracing)和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實時光線追蹤能夠追蹤畫面裡每一條光線的位置并進行計算,來渲染出更加趨近于真實的光影效果。
而DLSS,即“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它的作用是通過降低遊戲内的渲染分辨率,同時再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AI加速硬件單元(Tensor core)來拉伸輸出畫面,提高顯示分辨率,例如使用1080P的渲染分辨率再通過AI算法和Tensor Core運算輸出4K(2160P)的顯示分辨率,以此來達成提升幀數的目的。這讓nVIDIA的中高端顯卡,也有了近似于高端顯卡的細膩畫質和流暢度。
内存
在已經确定獨顯的背景下,内存的容量比頻率對于遊戲運行來說更加重要,雙通道3600Mhz頻率的内存也就比3200MHz的内存能多1-2幀,而内存容量不足導緻遊戲數據經常要與硬盤進行換頁,那才叫嚴重影響性能。容量則最好32G起,畢竟現在Windows11和3A大作遊戲的内存占用可都不小,另外雙通道也是必須的,所以最好買套條。
硬盤
現階段攢機,一定要配置M.2接口的NVMe固态硬盤。不管是什麼機械硬盤,也就當當倉庫盤還可以,對于系統和遊戲來說真的是太慢了。
M.2固态硬盤主流的分為PCIe 3.0和PCIe 4.0兩種标準并在速度和TBW(理論壽命所對應的總寫入數據量)存在差異。PCIe 3.0接口下固态硬盤的極限基本是3.5GB/s的速度,而PCIe 3.0接口則可以達到7GB/s的速度。下一代的PCIe 5.0則可以到14GB/s,隻不過目前還沒有面向個人市場市售。
為了存儲足夠的遊戲,硬盤容量至少是1T起步,否則裝不了幾個遊戲就滿了,也是很郁悶。
有了以上這四條對遊戲運行速度和效果起主要影響因素的基礎後,那接着就看看我給表弟的兩套配置單吧。這兩套配置單的配置一低一高,一套小巧便攜,一套高端大氣,都可以流暢運行現在的任何3A大作,并且又具有不錯的性價比。
配置1(迷你移動型):
這套特别選擇了ITX主闆來組件,主要是表弟計劃組件一套使用迷你小機箱的電腦,這樣萬一口罩事件突然爆發,他也可以方便搬運。
intel Core i5-12490F 處理器:
英特爾酷睿i5 12490F是一顆英特爾中國線上特供型号,黑色包裝非常特殊。它基于10nm制程(Intel 7nm),内置6個性能核(P-core,簡稱P核)的設計,支持超線程,也就是6CT12。其中單核睿頻提升到了4.6GHz,全核睿頻4.0GHz,三級緩存20MB,TDP 65W。
這是一款性價比特别高的處理器,它比我前面附錄的CPU遊戲性能天梯榜中的12400F性能大概高出7%,已經快摸到12600的邊了,但價格隻高了幾十元。
銘瑄 MS-挑戰者 H610ITX主闆:
銘瑄 MS-挑戰者 H610ITX主闆是一款性價比特别高的ITX主闆,¥600出頭的價格竟然提供了8 1 1共10相的供電和Realtek 8125B芯片的2.5G高速網卡,并配置了大量的散熱片,同級别上并不多見。
由于是H610芯片組,所以不支持内存超頻,最高隻能跑DDR4 3200,雙DDR4内存槽,最大支持64GB内存。主闆有一個M.2接口,可支持PCIe3.0的固态硬盤,還有四個全速SATA3.0接口,存儲的擴展性還是很強的。
另外主闆的接口也做了強化和鍍金處理,完全是高端主闆的做法。背闆則帶有兩個HDMI 2.0(帶4K60),一個DP 1.4(帶4K 120),三個USB2.0和兩個USB3.0,哪怕是小主機也有很強的外設連接能力。
銘瑄 MS-GeForce RTX3060 終結者 12G:
為了保證3A大作遊戲在高畫質下的流暢性,RTX 3060應該是最低的要求了。RTX 3060顯卡,這是安培遊戲顯卡的第五位成員,10倍于GTX 1060顯卡的光追性能,趁着現在顯卡的價格已經明顯下滑,是時候出手了。
第五代太極散熱系統,使用兩枚9cm的寬幅扇葉,與4根熱管組合,有助于顯卡迅速排溫,保持穩定。正面的RGB燈效也經過重新設計,搭配側面亮眼的大面積漸變RGB信仰燈,帶來不錯的顔值,高能數字供電也讓其具有了一定的超頻能力。
銘瑄 終結者 32GB(16G×2) DDR4 3200MHz内存:
既然H610芯片組不支持3200MHz以上頻率的内存,同時DDR5内存的普及也蓄勢待發,那這款活動價不到¥600的銘瑄3終結者32GB絕對是一個特别好的搭配。
這款内存帶有不對稱造型的黑色馬甲散熱片,磨砂顆粒的材質帶上中間M字樣的拉絲logo,質感還是極高的,也帶來了很不錯的散熱能力。内存顆粒制造商為美國SpecTek也就是鎂光的下屬公司,默認時序19-19-19-43,性能也有一定的保證。
西部數據 SN570 1TB:
表弟還有一台準備淘汰的電腦,裡面有塊當年海淘的2T SATA的固态,所以這次選擇1T的M.2容量也就足夠了。西數WD570是一款定位于中端的PCIe 3.0的固态硬盤,1T版本具有3500MB/s的讀取和3000MB/s的寫入速度,TBW 600GB,5年質保還是可以的。
九州風神 堡壘240 水冷:
intel12代處理器的高功耗在小機箱容易産生積熱問題,風冷是肯定扛不住了,必須得上水冷。由于機箱的尺寸限制,360規格的水冷就無法安裝了,所以這裡選擇了九州風神的240規格的水冷。
九州風神的水冷,最大的特點是支持動态平衡防漏液技術。有了自動調節洩壓模塊,常規水冷排内部所必需的壓力緩沖的空間就不是那麼必要了,因此就可以為水冷排内部充入更多的水冷液,從而讓整個水冷液擁有更大的容積、進而擁有更大的比熱容,熱量的交換和散熱能力也會随之增強。我之前也用它裝過不少的機器,效果很不錯。
九州風神 DQ750M-V3L 750W金牌電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電源穩定的重要,在CPU和GPU高功耗的背景下,我也選擇了一款750W的80PLUS金牌認證的全模組電源。
九州風神 DQ750M-V3L 750W金牌電源,額定750W,沒有虛标,别說帶我一個3060了,目前的配置下,我帶3090也不會有什麼壓力;全模組設計,讓任何機箱的理想都更從容,也不容易阻擋風道。
全日系電容,風扇是低負載啟停fdb風扇,靜音性能很棒,典型負載高達92.6%的轉化效率,讓電費實實在在用在了實處。
喬思伯(JONSBO) D30 M-ATX機箱:
喬思伯D30是一台M-ATX型号的機箱,但對比常規M-ATX體積更小一下,官方給出的三圍尺寸數據是204*401*337mm,适合放在桌面使用并随時移動。雖然是小機箱,但它支持标準ATX電源以及最長355mm的顯卡,對于長度隻有247mm的銘瑄RTX3060 終結者 12G顯卡和挑戰者 H610ITX主闆,它的内部空間非常富餘。
配置2(高端享受型):
intel Core i7-12700KF:
在處理器遊戲性能天梯榜中,i7-12700k隻與頂級的i9-12900ks相差不到3%的性能,排名第四,但價格可就便宜多了,因為有獨顯了特别選擇了不帶集顯的i7-12700kf,又便宜了幾百元。
12700kf,具有12核心,20線程,睿頻可達5.0 GHz,L3緩存更是達到了25MB,參數非常均衡。未鎖頻所以還有一定的超頻潛力,裝在Z690主闆上可以玩玩超頻,獲得進一步的免費性能提升。
銘瑄 MS-終結者 B660M:
現階段論性價比還是DDR4的性價比高,主闆選擇了銘瑄終結者 B660M,雖然Z690的擴展能力更強對位鎖頻的處理器能超倍頻,但對于我表弟穩定性為主的用戶,還是B660芯片組的性價比更高。
銘瑄終結者B660M采用強悍的10相供電設計,嚴格按照IMPV9.0供電規範,讓LGA1700系列處理器能夠獲得穩定,精準的動力。SIC 654高規格核心Dr.Mos,單顆即可支持50A的電流,理論上能為核心帶來高達400W的功耗,所以應對一款16核心的i9處理器也不在話下。
銘瑄B660M終結者對供電模塊散熱也進行了效能向的強化設計,其采用了真合金供電散熱,定制的高規格合金用料,大幅提高熱傳遞能力。并通過全新的“峰嶺式”供電散熱結構,兩塊供電模塊散熱片的熱交換面積高達913.7平方厘米以上,輕松壓制十二代處理器,也保證了可靠性和壽命。
擴展能力方面,銘瑄B660M終結者設計了3個M.2固态硬盤接口,其中兩個還是加長的22110規格;開放式的PCIe3.0X4接口,在保證了M.2接口的同時,也讓小小的MATX主闆也能同時插入2個全長的PCIe設備,大顯卡無憂。
銘瑄 MS-GeForce RTX3070Ti iCraft OC 8G:
3070Ti的性能差不多是3060的1.67倍,是天花闆3090 Ti性能的74.7%,它不光可以在1440p分辨率下高幀率通吃任何3A大作,甚至可以開啟4K的分辨率帶來更細膩的畫面。
銘瑄 MS-GeForce RTX3070Ti iCraft OC 8G顯卡,與前面的Z690電競之心主闆一樣,同樣是定位于高端的産品線,所以它的堆料也足夠豪華。除了S.I.P高規格的數字供電系統,其采用全新設計的9cm 11葉寬幅風扇,并配有6熱管散熱模組,散熱效果強勁。基礎頻率可達1575MHz,加速頻率可達1830MHz,良好的散熱可保證OC後的穩定運行。
顯卡采用全新一代Skylight燈效,配有RGB複合背闆,也能讓機箱内部更加個性。
銘瑄 終結者 32GB(16G×2) DDR4 3200MHz内存:
内存還是采用了高性價比的銘瑄終結者32G DDR4套條,鎂光的下屬公司SpecTek的顆粒還是可以的。
SAMSUNG 三星 980 PRO 1TB固态硬盤:
作為一款PCIe 4.0的固态硬盤,三星980 PRO最近¥999的價格非常值得入手了。
三星980 PRO采用三星V-NAND 3-bit MLC閃存,搭載了三星專為PCle4.0 SSD定制的Elpis控制器,對速度進行了優化,其讀取速度高達7000MB/s,比PCle 3.0 SSD快2倍,寫入讀速也達到了5000MB/s。為确保穩定的性能,980 PRO采用鍍鎳塗層以提高控制器的散熱效率,同時使用散熱标簽實現對NAND芯片的有效散熱控制。保修方面,980 PRO支持5年有限保修或600TBW有限保修。
九州風神 冰堡壘360 水冷:
九州風神冰堡壘是一款高性能的360規格的水冷,它搭載自家最新研發的第四代高性能水泵,針對CPU Die布局特征量身打造,使其散熱性能有顯著提升,該産品還配備采用創新菊鍊式設計的FC120 A-RGB風扇,讓理線更簡單。
升級無限反射冷頭,尺寸體積均縮小不少,進出水管也有減少直徑,安裝更方便不易擠壓内存。同時該散熱器也帶有九州風神的動态平衡防漏液技術,減少漏液風險,還能提升制冷液效率。
九州風神 DQ750M-V3L 750W金牌電源:
電源還是九州風神的750W金牌電源,對付3070Ti和intel 12700KF還是足夠的。
如果想為NV40預留一些量的話,還可以選了1000W的九州風神 PQ1000M,同樣是80PLUS金牌電源,海韻代工并質保十年,絕對是高端體驗。
九州風神炫瞳電腦機箱:
九州風神炫瞳電腦機箱是一款可支持全尺寸ATX和雙向360水冷的中塔式機箱,既可以減少桌面的占用,又不影響機箱的散熱能力。全尺寸磁吸鋼化玻璃側透、3D立體前面闆,又頗具有顔值。它内部空間設計合理,尾部可支持140mm的大尺寸風扇,2個2.5吋和2個3.5吋硬盤位,也有不錯的擴展能力。
它還支持最長380mm的顯卡,對于高規格的顯卡也毫無壓力。
這款機箱有黑白兩種配色,鑒于大學男生宿舍複雜的衛生環境,還是用了穩妥些的黑色。
尾聲:
這次趁着表弟的裝機需求,我羅列了兩套玩遊戲性能還不錯的配置,并且還具有很不錯的性價比。如果不走京東這種大電商,其他的途徑還能便宜不少。最後,祝大家開學季裝機不翻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