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華為iphone14耐用嗎

華為iphone14耐用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5:13:09

華為iphone14耐用嗎?無獨有偶的是,在緊接着華為Mate50之後發布的iPhone14系列,傳聞也将支持衛星通訊技術,并且在本次發布會上的“滿天星”海報,就能看出對于這項技術的暗示,可以說這次華為和蘋果都同時選擇了這項技術這股風還火到了圈外,影響到了不少的投資者,甚至反向拉滿A股,相關企業的甚至出現了20%的漲停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華為iphone14耐用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華為iphone14耐用嗎(華為捅破天技術引發熱議)1

華為iphone14耐用嗎

無獨有偶的是,在緊接着華為Mate50之後發布的iPhone14系列,傳聞也将支持衛星通訊技術,并且在本次發布會上的“滿天星”海報,就能看出對于這項技術的暗示,可以說這次華為和蘋果都同時選擇了這項技術。這股風還火到了圈外,影響到了不少的投資者,甚至反向拉滿A股,相關企業的甚至出現了20%的漲停闆。

大熱的衛星通訊技術,究竟是炒作還是技術革新?

其實經過了幾天的發酵,華為Mate50系列将搭載衛星通訊技術已經上過了好幾次網絡熱搜了,甚至還有不少人說:華為将搶先蘋果,搭載衛星通訊技術,直接開創手機行業的先河。希望國産手機行業慢慢變好,超過蘋果的心情我們理解,但其實,這并不是一件新鮮的技術,不要說超過蘋果了,其實在二十多年前衛星通訊技術就已經搭載到了手機終端,就比如當年摩托羅拉就有了“銥星計劃”,一時間風頭無量,可惜的是後續因為發射衛星造成的巨大投入,還差點讓摩托羅拉破産,隻能暫停計劃了。

不過衛星通訊技術并沒有暫停發展,國内應用最廣的地方,估計就是海事衛星電話了,主要應用于遠航海員,用戶量也在百萬級。

而在手機上,其實在去年的時候,蘋果iPhone13系列其實也搭載了衛星通訊技術的硬件,不過後續并沒有和相關運營商公司達成一緻的協議,所以這個事情就隻能不了了之了。但今年美國衛星通訊公司Globalstar對外表示,有客戶花了數億美元購買了17顆新衛星的使用權,并且獲得了持續性的衛星服務,不用想能花這麼多錢購買服務的,也就隻有蘋果了,所以在今年iPhone14的衛星通訊功能,就順利上線了。

并且,除了華為和蘋果以外,谷歌也突然宣布,下一代的安卓系列也将加入對于衛星通訊技術的支持,這意味着未來隻要升級了安卓14系統,都會在系統層級支持衛星通訊技術。幾大科技巨頭都紛紛布局了衛星通訊技術,那麼是否意味着這項技術的春天是否到來了呢?但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上來看,下這個結論還為時尚早。

衛星電話早就不算是一個新技術

我們前面說到的海事(Inmarsat)衛星電話,其實隻是衛星電話裡的一個運營商,還有舒拉亞(Thuraya)衛星手機、銥星(Iridium)衛星電話等。而所謂的衛星電話,和傳統電話最大的區别,就是在衛星上,衛星替代了傳統的地面基站,讓用戶實現了衛星和用戶之間的互相連接,換句話說隻要有衛星覆蓋的地方,就會有信号可以進行通訊。并且,如今的衛星電話也不隻是可以進行通話,還可以遠距離漫遊、短報文、數據傳輸甚至視頻上傳等功能都一應俱全。

就拿這幾年國内發展迅速的“天通一号”來說,目前在市場上已經有成熟的應用,相關的機型也更新了很多代,用戶量過萬,主要是用戶來自于政府和防災減災部門,所以整個産業鍊相比于前幾年都有了迅猛的發展。

那麼既然這項技術已經不算是多稀奇的功能,華為蘋果為何還要搶着用呢?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還是增加用戶的功能體驗。從目前來看,國内的5G覆蓋率已經是相當高,幾乎各大城市乃至鄉鎮地區,手機都可以搜索到5G網絡信号,至于發展十幾年的4G信号那覆蓋更廣了,甚至高鐵穿隧道都是有4G信号的。

但這也僅僅限于“基建狂魔”的我們,如果放眼全球的話,4G和5G網絡信号至覆蓋了20%左右的地區,譬如沙漠、大洋、森林地區都是沒有網絡覆蓋,一旦進入這些地區,即便手機接收信号的能力再強,也是無濟于事,一旦發生危險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而支持衛星通訊技術,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可以直接連接太空中的衛星,信号基本可以覆蓋全球任何的地區,發生意外情況後,就可以通過衛星信号向外界求助,最大程度的避免生命威脅。在國内也有相關的産品,此前主打戶外活動的AGM品牌,推出的多款的手機産品,都搭載了衛星通訊模塊,防止戶外活動與親人朋友出現失聯的情況。

衛星通訊技術無法替代現有的移動網絡

此前有不少的粉絲用戶聽到支持衛星通訊技術,都非常高興,甚至部分粉絲覺得衛星通訊技術可以替代目前現有的網絡通訊,這屬實是有點“天方夜譚”了,因為除了全球覆蓋這一個優點以外,衛星通訊的局限性還是非常大的。

首先常見的衛星電話,相比于我們印象中大屏智能手機還是完全不一樣的,衛星電話幾乎就是“傻大黑粗”的代表,為了保障天線接收能力,一般外置了一截長長的天線。這确實和主流的輕薄簡約旗艦機完全不一樣,所以即便是内置了衛星通訊模塊,在通訊功能上,普通智能手機還是不能和專業的衛星電話相比,更不用想着帶到極端環境下使用了,這對于北方冬天來不來就凍到關機的普通智能手機來說,顯然是不現實的。

其次就是服務數量和容量問題,我們拿馬斯克Space-X推出的星鍊來說,按照公開的資料顯示,星鍊号稱是1.2萬顆衛星提供服務,用于覆蓋全球,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算的話,要覆蓋中國的衛星算下來隻有200多顆。先不說這裡的衛星通訊日常搜星速度如何,退一萬步來講,即便衛星可以實現一點對接多點的服務,完善地面的數據中心和地面站,承接海量的移動寬帶連接需求,相比于5G可以達到前傳帶寬25Gbps級别,通訊衛星還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

而我國在衛星上做過一次實驗,采用的是高速高階相幹激光統信終端,也就隻能達到理論的10Gbps,并且在無線通訊的穩定性和抗幹擾性都遠遠不如普通基站提供的服務。而作為“基建狂魔”的我們,國内的基站一共有1035萬座,這1035萬座基站才是普通用戶通訊的根基,所以想要衛星電話代替4G和5G網絡顯然是不現實的。

最後一點就是資費,如果我們手上的智能手機支持了衛星通訊功能的話,那麼勢必衛星通訊是需要額外收費的,按照此前中國電信公布的衛星電話卡資費來看,每年需要購置1000元的電話卡,可以通話720分鐘,平均算下來每分鐘不到1.4元,雖然相對于過去的價格來說,便宜了不少,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還是太貴了,大部分用戶都是不能接受了。

所以,總體來看,衛星通訊功能的實際運用價值還是非常有限的,對于Mate50系列來說完這也隻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功能,真正值得期待的還是華為Mate50系列上那些高度國産化的硬件以及鴻蒙3.0系統,這無疑是給低迷的國産手機品牌們打了一波氣。

而在蘋果和華為都選擇支持了衛星通訊功能之後,這勢必會帶動整個産業鍊的發展,未來也會有更多的智能手機支持衛星通訊功能,對于緊急救援,偏遠地區無信号覆蓋等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的解決,能和現有的移動網絡達成一個“互補”的關系,未來衛星通訊市場的格局是否會改變,還是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