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不念過往不懼未來?《荀子》講:“不慕往,不闵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治亂可否,昭然明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國學經典不念過往不懼未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荀子》講:“不慕往,不闵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治亂可否,昭然明矣。”
凡是過往,皆成序章。華光流逝,人事變遷,隻有不念過往,不畏将來,滿懷熱情,不負當下,才能活出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一、不念過往
陶淵明曾說:“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已經過去的事物,縱然追悔莫及,已無濟于事。不如放下過去,讓心歸零,在未來漫長的歲月長河裡,努力把事情做好,不讓錯誤重犯,不讓遺憾重演。
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身的執念,如果不能靜下心來,破除對往事的過分執着,人就很難獲得真正解脫和快樂,更無從達到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李白有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不論昨日是悲是喜,往事如煙,随風而散,時光流轉,歲月更叠,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不困于心。對離開的人,不再糾纏,對過去的事,不再懷念,對得不到的,不再苛求,對做不到的,不再懊悔。
二、不畏将來
心中有光,不畏将來,雨打芭蕉也無愁。内心充盈,寵辱不驚,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轼,少年得志,22歲中進士,26歲又中制科優入三等,卻一生仕途坎坷,44歲時陷入“烏台詩案”,晚年更屢遭貶谪,一身才華無人賞識,一腔抱負無處施展。
走過半生風雨飄零,蘇轼已然修煉成超脫世俗的心境,他灑脫豪邁,笑傲人生,揮筆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狂風暴雨之際,蘇轼竹杖芒鞋,從容向前,淡泊甯靜,全身心關注自我,以樂觀曠達的精神笑對人生,順時不喜,逆時不憂,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三、不負當下
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這句話大體是說:要常存養内心,認真覺察心之所向。對于已經過去的事和還未發生的事,胡思亂想有什麼益處呢?隻會白白擾亂甯靜清明的本心。
庸人自擾,正是處事的智慧不夠。快樂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獲得的。要想獲得快樂,就要有順其自然的心境,把握時機的意識,活在當下當下的智慧。
馬祖禅師曾告誡世人:“在吃飯的時候就隻是吃飯,睡覺的時候也隻是睡覺,這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心,看似簡單,大多數人卻難以做到。我們往往在吃飯的時候想着睡覺,睡覺的時候又想着吃飯,無法集中精力專注于當下。
站在當下,活好當下,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專注眼前的事物,不對執着于過去的成敗得失,也不對未來杞人憂天。
苦惱無用,憂慮無用,隻會徒增煩惱。何不笑在當下,樂在當下,回歸本心,順其自然,直面今朝,用盡全力,縱然世間三千煩惱絲,也能淡然一笑強面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