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醫生。今天沈醫生來告訴你,慢性咽炎的“死穴”:便秘,并教你一個方法,化痰通便,大便一通,嗓子就通。
為什麼我們要說便秘是慢性咽炎的要害呢?
因為中醫上說,“喉為肺之門戶”,大腸主大便,“肺和大腸相表裡”,也就是說肺和大腸,一個主裡,一個主表,相互配合,讓我們的氣血精津可以在全身内外運行,保持全身的氣機通暢。
如果我們的大腸不通暢了,就會影響到肺的肅降功能,肺裡的東西不能降下去,就會有痰堵在我們的嗓子裡,咳不出,咽不下,老難受了。
有的人咽炎犯的時候,大便不通暢,有的時候是好幾天都不解,有的時候雖然每天都有,但是不多,總感覺拉不完,很費勁,肚子又脹又疼,還有一些消化不良,打嗝反酸的症狀。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想要緩解慢性咽炎,就要化痰和通便同時進行,大便通了,嗓子就通了。
今天沈醫生就給大家推薦一個方子,叫做健脾化痰丸,可以健脾化痰,通便導滞,大便一通,嗓子就通。
健脾化痰丸的用藥比較多,分别是制半夏,膽南星,瓜蒌子,萊菔子,茯苓,白術,枳實,陳皮,香附,紫蘇子,黃芩,黃連,幹姜,山楂,生甘草。
沈醫生按照每組藥物的類别,來給大家講解藥物的功效。
第一組是止咳化痰藥,分别有制半夏,膽南星,瓜蒌子,萊菔子。制半夏和膽南星可以燥濕化痰,都歸肺經,可以降逆止咳,對于痰卡在嗓子裡,下不去,嗓子癢,老想咳嗽,有很好的作用。瓜蒌子和萊菔子也都可以降氣化痰。瓜蒌子還可以潤腸通便,這就是我們通過通便的方法,來緩解咽部不适感的體現。
第二組是健脾燥濕藥,分别有茯苓和白術,中醫上經常說,“脾為生痰之源”,如果脾虛生濕,水濕在我們的身上凝結,就會變成痰,還會反過來阻滞脾胃的運化。所以健脾燥濕,可以說是切斷了我們身上的生痰之源。
第三組是理氣化痰藥,分别是枳實,陳皮,香附和紫蘇子,如果我們身上有痰,就會阻礙我們全身的氣機運行,肺氣不通,我們就不能排出通暢的大便,大腸裡的糟粕才不會再反過來影響肺氣的運行,所以在我們燥濕化痰的時候,也要注意到理氣行氣。紫蘇子還可以降逆止嘔,對于痰凝過多導緻的惡心想吐,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四組是清熱燥濕藥,分别是黃芩和黃連,燥濕的作用可以輔助前面一衆化濕藥,而且黃芩和黃連的清熱作用都可以作用到大腸,起到清熱通便的作用。
最後幹姜可以溫肺化飲,降逆平喘,山楂可以健脾消食,生甘草可以健脾補氣,還可以調和所有藥的藥性,可以針對痰多阻肺,脾胃虛弱難以消化食物的一些症狀,起到改善作用。
所以健脾化痰丸整個方子既可以燥濕化痰,止咳平喘,還可以健脾化濕,清瀉大便,非常适合慢性咽炎,出現的痰多,咳嗽,以及大便不通的症狀,你學會了嗎?
不過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如果你對自己的症狀拿不準,就不要随意用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