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年間,蘇州有戶落敗的世家子弟宋敦,年過四十膝下還無子。常言道,養兒待老,積谷防饑。老宋很憂愁,常對老伴說,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光陰似箭,眨眼白頭,百年之後,靠着何人?
妻子盧氏也沒辦法,隻得安撫老公,也許是天命還沒到時候。夫妻二人天天吃齋念佛,哪裡的寺廟求子靈驗,就去哪裡燒香祈嗣。
宋敦有位好友叫劉有才,是個跑客船的船家,一家人都在船上生活。他和宋敦差不多年紀,也一樣無子,不過他可沒宋敦心誠。這天他聽說于蘇州閻門之外新建了個娘娘廟,特别靈驗,香火也旺盛。劉有才就有心也去燒香求子,可他沒有準備黃布袋就跑來找宋敦借。
(那時的風俗是拜佛燒香之後,自己還要做個黃布袱,裝裹些祈福的椿錢,佛塵之類的供奉,回家挂在家裡方才靈驗。)
宋敦一聽這個消息,他也要跟着去燒香。二人就一同來到娘娘廟,燒完香各自回家。
回家路上,宋敦聽到牆邊有呻吟聲,走近一看,看到蘆席棚裡躺着個老和尚,不斷地痛苦地呻吟着,眼看着就要斷氣了。
宋敦心中不忍,叫了叫老和尚,無奈呼之不應,問之不答。這時旁邊走來個人說,這和尚是陝西來的,七、八十歲了,一生不曾開葷,每日隻誦《金剛經》。
三年前在這裡化緣建廟,卻沒有人施舍,隻得在這裡搭個蘆席棚住下。他每天隻吃一頓,但日日誦經不斷。最近得了病,有半個月沒吃東西了,眼看着就不行了。兩天前還能開口說話,我們問他,‘如此受苦,不如早點走了吧?他說:‘因緣未到,還要等兩天。’今天連話也說不出了,估計死期已近。你要可憐他,就給他買口薄棺材,焚化了他。他說的‘因緣未到’,也許這因緣就在你身上。
宋敦想道:“我是為求嗣而來,這樣的善事必須要做。”就問那人:“這裡有棺材店麼?”那人說,巷子口就是了。宋敦就讓那人幫忙帶路。他們一起來到了棺材鋪。棺材鋪老闆人不錯,聽說是送老和尚做善事,直接說了個成本價,一兩六錢銀子。宋敦身上隻有五六錢銀子,加上零錢一起還不夠一半。他心一橫把自己新做的雪白湖綢道袍脫下,加上身上所有的錢全交給棺材店老闆說:“我身上全部就這七、八錢銀子,這一件衣服也值一兩多,今天權當抵押在這,我有錢時再來取,就把這棺材賣給我,送老和尚上路。“
老闆默許後,宋敦接着又從頭上發髻上取下一根銀簪,大約二錢多重。給了帶路那人說,這銀簪,麻煩幫着換些銅錢,當做應付殡殓的其他雜費吧。”這時店裡面的人都說:“難得這位好心人,他擔當了棺材這樣的大事。其餘的小事,我們也該湊出些錢來幫忙。”于是大家紛紛籌錢為老和尚安排後事。
宋敦再次來到了蘆席棚,老和尚已經仙逝了。宋敦不覺雙眼垂淚,心裡如親人離去一樣,無比酸楚,也不知什麼緣故,不忍再看,含着淚獨自走回家了。妻子見丈夫很晚才回來,新做的外衣也不見了,又滿臉憂傷,關心的問何緣故。
宋敦歎着氣慢慢地把安葬老和尚的事情說了。妻子盧氏一點也不見怪,反而贊同着說道,“正該如此。”宋敦挺感激妻子的通情達理。夫妻倆走到佛堂中,将今天求得的黃布袱挂起,一起在佛前磕了個頭。
當晚宋敦就夢到老和尚登門拜謝說,宋敦本來命裡無子,壽命也就到此為止了。不過宋敦心地善良,又虔誠禮佛,故此上蒼延續了七年壽命。老和尚又和宋敦有一段因果,他願投胎為子,以報蓋棺之德。
妻子盧氏也夢見一個金身羅漢走進房裡,夢中叫喊起來,連宋敦也驚醒了。兩人各言其夢,都驚訝不已,将信将疑。
第二天妻子盧氏還真懷孕了,宋敦夫妻中年得子,歡喜異常。由于是夢見金身和尚,故而取名宋金。那娘娘廟也的确靈驗,劉有才家也生了個女孩,取名宜春。
-------------------------------------------------------------------------------------------
十六年後,孤身一人的宋金正躲在廢棄的關帝廟中默默流淚。半年多來他一直在這裡乞讨過活,今天又遇瑟瑟秋雨,單衣缺食的他隻能蜷縮于此。
宋敦在的時候雖然落敗好歹還有點世家子弟的家底,現在到了宋金這兒什麼都沒了,十六歲的孩子無奈被生活逼得沿街乞讨為生。
按說宋敦夫妻倆這麼好的人,宋金還算是金身和尚轉世,怎麼就混得這麼慘?
宋金六歲那年,宋敦果真如老和尚所說的病逝了。宋家的田産因前些年遇到饑荒,田裡收成欠佳,鄉裡又欺負宋家母子孤寡,瞞報哄騙,妻子盧氏也從未當過家,漸漸地把田産、房屋都變賣了後還欠下來不少債務。
宋金十五歲那年,盧氏也病逝了,宋金就被債主們逐出家門。幸好他出生于書香門第,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寫會算。範知縣缺人就招了宋金。範知縣見宋金知書達禮又精于算數,非常優待宋金。範家下人見宋金得寵就在範知縣面前搬弄是非,說宋金心不在此必須簽了賣身契才能充分信任。範知縣也是耳朵根子軟,就讓宋金寫賣身契。
宋金到底是讀書人,風骨氣猶在,堅決不賣身為奴。範知縣一怒之下,把宋金趕了出去。至此宋金就流落街頭,乞讨為生。
這天老友劉有才遇見乞讨的宋金,見到宋金如此模樣,不覺感傷,想到他的女兒宜春和宋金同歲,當年還是他和宋敦一起到娘娘廟求子才有的這兩個孩子。
老劉心中不忍就說,你如果肯在我船上幫忙,肯定能讓你飽暖過日,宋金感恩戴德後就跟着老劉上了船。
劉有才也不是什麼富裕人家,船上隻有些冷飯給宋金裹腹。女兒宜春看到天太冷就在在鍋裡舀了一罐滾熱的茶倒在冷飯上,又在廚櫃内取了些鹹菜,一起給了宋金。
宋金接在手中,滿眼淚花。剛好細雨紛紛而下,宋金擡頭仰天止淚。
劉有才又叫女兒:“後艄有舊氈笠,取下來給宋金。”宜春取舊氈笠看時,發現一邊已經開裂了。宜春手快,一會就用針線将開裂處縫了,遞給宋金說:“下雨了,拿氈笠去戴着,免得着涼。“
宋金戴了破氈笠,吃了茶淘冷飯就算是安頓下來了。随後老劉又讓他收拾船上東西,打掃船隻衛生。
第二天劉有才一大早,看見宋金在船頭上閑坐,就說道:“宋金,咱們可不比你們宋家能養閑人,你現在既然吃我的飯,穿我的衣,叫你搓些繩,打些索,也是有用的。怎麼能閑坐?”宋金連忙答應道:“但憑驅使,不敢有違。”
正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宋金自此之後小心翼翼,辛勤幹活,從不偷懶。
宋敦夫妻在世之時宋金也是心肝寶貝的嬌養兒子,現在世事的巨變讓他成熟了,逆境之中似乎是對少年心境最好的曆練。
是金子無論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宋金能寫會算,客貨的賬務,都由他記帳,出入分毫不差。時間一久,别家船上的交易,也求他去拿算盤,登帳薄,大家都對宋金交口稱贊。劉有才見他小心謹慎,聰明伶俐,于是對他另眼相看,他的女兒宜春同樣如此。
時間一晃就是兩年過去了,宋金俨然成為了劉有才船上不可或缺的人,他和宜春也有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意思。劉有才就讓宋金入贅到他家和宜春成婚。兩人成家後愈發恩愛。又過了一年多,宋金夫妻生了個女兒,視如珍寶。
可沒過多久,命運又給宋金來了個風雲突變。
宋金的女兒不滿周歲就得了天花夭折了。宋金思念愛女,哭泣過哀,七情所傷,他也得了個怪病。早上發冷,晚上發燒,漸漸地吃不進去東西。眼看着骨露肉消,行遲走慢。
劉有才初時還指望他的病能治好,替他迎醫問蔔。可一年多過去了,宋金的病勢有增無減。現在的他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寫也寫不動,算也算不動。各處的名醫看了都隻搖頭,說是肺痨病,無藥可治。
劉有才懊悔不已,心想當初指望這女婿能靠老,如今看這貨色,不死不活,分明一條爛死蛇纏在身上,把自己的女兒誤了終身。要想個辦法,把這病鬼送走,等女兒另招個女婿。
他主意已定,說有批貨在于江北,要開船過去運。劉有才把船開到一個絕無人迹,荒僻的地方後,劉有才故意把舵使歪,讓船就在沙灘上擱淺了。
劉有才讓宋金下水推舟,宋金手遲腳慢那裡推得動?劉有才就罵道:“肺痨鬼!沒力氣推船就到岸上砍些野柴來燒,省得花錢買。“
宋金自覺慚愧,掙紮着到岸上砍柴去了。劉有才見宋金上岸後,立即把舵用力撐動,撥轉船頭,挂起滿風帆,順流而下,飛快地駛離荒灘。
此時宜春還給丈夫熬藥,一點也不知道狠心地父親已經把宋金丢在那荒地上自生自滅了。
老劉順風而下,瞬息之間,已過百裡。宜春煎好了湯藥,叫宋金連呼不應,船上也不見人。劉有才這才告訴了宜春緣由,勸宜春改嫁。宜春一聽,傷心欲絕地叫道:“還我宋郎來!“
她指着她爹的鼻子痛哭流涕的罵道:”爹做的是什麼事!都是不仁不義,傷天理的勾當。宋郎這頭親事,原是二親主張,既做了夫妻,同生同死,豈可反悔?就是他的病如必死,也當待其善終,何忍棄之于無人之地?爹快轉船,尋宋郎回來,免被旁人譏謗。”
劉有才哪裡願意,宜春見父親不允,放聲大哭,走出艙外,就要投水自盡。幸虧劉有才手快,一把拖住。宜春想一死了之,哀哭不已。劉有才可沒料到女兒如此執着,無可奈何,看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隻得依了宜春,開船上水去找回宋金。第三天才到了先前擱淺之處。宜春親自上岸尋找丈夫,隻見沙灘上有些亂柴捆着放在一邊,一定是宋金砍來的。宜春心酸不已,物是人非。
她不肯死心,還要往前尋覓。找了整整一天,毫無蹤迹。如此荒郊野嶺,宋金又是久病之人,行走不便。宋金這幾日怎麼活得下來?宜春想着又要尋死。
劉有才安慰女兒,是爹的不是,懊悔也沒用了。你可憐我年老之人,隻有你一個女兒。你若死了,我怎麼辦?現在隻有我在沿江寫些尋人的告示,倘若宋金不死,定會相逢。
如果過了三個月還沒消息,一定厚葬宋金,你也可安心守孝。宜春答應了,劉有才就寫了個尋婿的招帖,粘在沿江市鎮牆壁的顯眼之處。過了三個月,還是毫無消息。
宜春也認為宋金兇多吉少,于是她一身重孝,為宋金設了靈位祭奠,請了九個和尚,做了三晝夜功德,為亡夫祈福。
又過了一年多,宜春一直不肯除孝,提到這事就說,爹害了我丈夫,又不容我帶孝,無非要我改嫁他人。我豈肯失節以負宋郎?甯可帶孝而死,決不除孝而生。說完就要尋死覓活。劉有才懊惱不已可又沒什麼辦法,他之後也不敢再提除孝改嫁之事。
---------------------------------------------------------------------------------------------------
轉眼宋金消失了兩年多了,這天劉有才被縣上大戶王員外請去喝酒,這讓老劉很詫異,他問王員外,有什麼事您說,不然這酒可不敢喝。王員外說:“這幾天,有位陝西的錢員外來我家做客,錢員外可有萬貫家财,而且喪偶有兩年了,碰巧遇到了您的女兒,慕其美貌,欲求為繼室,願出聘禮千金。特讓我來說合說合。”劉有才一聽頭都大了,宜春的誓死明志把她爹都吓出病了。
他起身作揖着說,錢員外美意心領了,可小女實在守節甚堅,言及再婚,便欲尋死。我們也沒辦法啊,說完就走。王員外收了錢員外的十兩白銀,這局面實在讓他難堪,好在錢員外并不在意。錢員外又說既然婚事不成也就算了,我要雇他的船載貨難道也不行?劉有才就是以此為生,怎麼可能不答應?
第二天,錢員外身着錦衣貂帽,身後兩個美童手執熏爐如意跟随着上船,大富之家的派頭十足。老劉出艙迎接,覺得錢員外十分眼熟,可又想不起哪裡見過這樣的大戶。
錢員外剛上了船就說:“我有點餓了,有飯吃嗎?如果是冷的,用熱茶泡着也行。”
随後錢員外又喝罵童仆說:“你吃我家的飯,穿我家的衣,閑時搓些繩,打些索,也有用處,不可空坐!”
内艙的宜春一聽到這些話當即淚流滿面,這就是當初宋金剛來到船上的話語。宋金真沒死?這位有錢的錢員外又是誰?
沒一會兒,錢員外又對老劉說:“你船艄上有一破氈笠,借我一用。”
劉有才心說他怎麼知道?錢員外拿到那頂破氈笠後,在船頭上反複翻看。輕聲說了句”雖則錦衣還,難忘舊氈笠。“
宜春再也忍不住了,哭了起來,隔着船艙罵道:”薄悻錢郎!我為你帶了三年重孝,受了千辛萬苦,今天還不說實話,你到底要怎麼樣?”
毫無意外,錢員外正是宋金。
宋金也流着淚說着:“娘子,我來遲了,害你受了這麼多的苦,你還不出來相見?”
宜春沖出内艙,夫妻相見,抱頭痛哭。劉有才這才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當初那個被命運判了死刑的宋金,兩年多的時間不僅大病得愈,還成為了富甲一方的錢員外,這些機緣真是宋金托着前世的福報,今生終于苦盡甘來。
那天宋金被遺棄在荒山野嶺上,看到劉有才開船離去,就知道丈人嫌棄自己,棄他而去,當時悲痛欲絕,急火攻心暈倒在江邊。恍恍惚惚之間看見岸上走來一位不知從何而來的老僧說:“施主怎麼在這裡?”
宋金連忙起身作禮,把事情經過都告訴了老和尚。老和尚說,他住的小廟就在此不遠,可讓他暫住一宿。
宋金跟着老和尚走了不大一會兒,就來到了一間小廟。老和尚煮了些粥湯,讓宋金吃了之後才問道:“你丈人和你有什麼仇?”
宋金将入贅船上及得病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老和尚問宋金說:“你是不是對你嶽父懷恨在心呢?”
宋金說:“如果當初他沒有收留乞讨的自己,哪有他結婚生子的事?現在遺棄他也是自己不幸得了不治之症,是自己命薄,怎麼能恨他?”
老和尚微微點頭說:“你的病是心病所傷,藥是很難治好。你平時有沒有奉佛法誦經?”宋金說從來沒有,老和尚拿出一卷經書說“這是《金剛般若經》,我來教你誦經,如果日誦一遍,可以息諸妄念,卻病延年,你的心病應該能好。”
宋金真有佛緣,讀了一遍就能熟誦,前世因果如今才一一顯現。
宋金和老和尚一起打坐,閉眼誦經,不覺睡去。一醒來,隻見自己坐在荒草坡間,老和尚和那小廟全無蹤影,《金剛經》卻在懷中。
宋金覺得昨天發生的一切如夢似幻,他連忙将金剛經誦讀了一遍,隻覺得神清氣爽,萬慮消釋,病似乎全好了。宋金心中感激,老和尚一定是神人顯現來救自己的,其實是他自己前世修行而來。
宋金的奇遇還沒完,他往深山裡走去,想找些食物充饑。他又發現了強盜秘密隐藏的寶藏,裡面有八個大寶箱。
命中注定的錢财跑都跑不了,宋金發現寶藏的同時,有一條擱淺的商船剛好停在荒灘,被宋金遇到。宋金就謊稱被強盜打劫,自己有八個寶箱被強盜劫走就在山上,如果商船幫忙運到岸上,他願意贈送一個寶箱。
商船的人哪有不幫之理。那條商船去往南京,于是宋金也在南京上岸,之後他一度忙于販賣寶箱裡的寶物和置辦家産,等他把所有的事情安頓好了,已經是一年多以後的事情。
宋金就開始托人在蘇州四處打聽劉有才一家的消息,老劉的客船居無定所,一時間也難以找到,這次終于找到了他們。
夫妻破鏡重圓,有着說不完的相思話。老丈人劉有才尴尬着過來請罪,宋金笑着說,嶽父,不必請罪了,隻是以後我病了别再抛棄了就行。把劉有才羞得老臉通紅。
宋金不計前嫌,讓宜春丢掉靈位,脫下孝服,把劉有才一家人接到南京的大宅子裡,閩家歡喜,安享富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