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韓僑娜近照
日前,為慶祝“聯合國中文日”,由中俄人文合作發展中心組織的水墨畫大師課在莫斯科成功舉辦。圖為學生在作畫。
日前,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為慶祝“聯合國中文日”,舉辦剪紙體驗活動。圖為學生在展示作品。
白雪近照
2019年,中文體驗課上,施雅利(右一)和學生互動。
李蘭心近照
穆柯近照
史佳妮(左一)在教學生寫毛筆字。
多年來,“聯合國中文日”已成為人們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每年圍繞“聯合國中文日”,世界各地的中文教學機構、相關文化機構等都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溝通的橋梁。随着世界了解中國的需求高漲以及中文和就業前景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文在國際社會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
來自德國的韓僑娜問:“中文是什麼?”對海外中文學習者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相同,但他們學習中文的熱情是一樣的,對中文的認可也是相同的。
——編者
中文是什麼?
韓僑娜(10歲)
中文是什麼?
我的德國好友說,是好玩的圖案和一幅幅畫。
我的中國好友說,是我們聊天時空中的音符。
中文是什麼?
姥姥說,學了中文可以和中國小朋友玩。
爸爸說,學了中文可以給爺爺奶奶當翻譯。
中文是什麼?
媽媽說,學了中文,我才能更好地了解她。
我說,我喜歡中文,喜歡我的中文老師,喜歡中文學校的同學。
在中文學校,
我和同學們一起讀課文、識漢字、唱兒歌……
在中文學校,
我更加确定,我有一顆中國心。
(寄自德國)
中文打開了夢想之門
白雪
不知不覺,我在中國留學已4年有餘。“中文”作為我的朋友,我們之間有許許多多的故事。
到中國前,我對中國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一度對中國電影很是着迷,由此也萌生了到中國讀書的想法。2016年9月,我第一次來中國,到坐落在秦皇島的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讀書。在那裡我結識了很多中國和外國朋友,還感受到了中國老師的溫暖。
到中國學習之前,我嘗試過自學中文,但中文對當時的我而言如“天書”一般。當我在中國開始中文課程的學習之後,發現中文的确有些難學,但并不代表學不會。“想學好中文就要多堅持,多練習。”這是我的第一位中文老師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她告訴我,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好中文。從老師那兒,我不但學會了語言知識,還懂得了許多道理。老師常給我們講論語故事,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思而後行”等,這些故事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正是老師教給我的這些知識慢慢改變了我的性格,讓我從害羞的小女孩變成了自信的女大學生,這就是語言的力量,也是中文的魅力所在。學習中文除了能讓學習者更了解中國文化之外,還能讓學習者有更寬廣的視野。
在中文學習過程中,我愛上了古詩詞。記得老師教我的第一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雖然這首詩看起來簡單,卻描繪出那麼絢麗的圖景,實在讓人贊歎不已。學習古詩不僅僅是我的學習任務,更是一種樂趣。
在秦皇島,我度過了美好的3年。那段寶貴的經曆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讓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更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随着中文和我的聯系越來越深,我決定留在中國繼續深造。
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到南開大學繼續學習中文。在這裡,我發現了更多感興趣的課程和社團,開始學習京劇和唱中文歌曲。《紅娘》是我到南開大學京劇傳承基地學的第一段京劇,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堅持下來了。
我還有幸走進劇場,觀摩過我的京劇老師劉佳的演出。當我看到京劇演員們滿頭大汗的樣子,又可愛、又讓人心疼,那時我明白了什麼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也正是那次觀摩體驗,讓我愛上了京劇。
除了京劇,我還喜歡研究漢字。每當老師講到漢字的由來及其曆史時,我都會被漢字源遠流長的曆史所打動。老師說,每一個漢字都蘊含着一個故事。随着我對這些故事的了解,随着我對漢字背後承載的文化的了解,看到漢字時,我想到的不再隻是“小方塊”,而是把每個漢字都看作是一幅珍貴的作品。其實,我和漢字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相信我和漢字之間的緣分會像漢字的曆史一樣綿綿不斷。
我和中文的故事還未寫完,中文已經成為我生活中離不開的美麗語言。作為年輕的文化交流使者,我希望盡己之力,把中文傳播到更多的國家,讓更多人了解中文和中國,幫助更多人實現“中國夢”。
(作者系南開大學哈薩克斯坦留學生)
情系中文不分年齡
施雅利
2019年9月,我在意大利米蘭國立大學開始了國際中文教學之路。
我至今記得在米蘭為學生上的第一節中文課,當滿教室的學生求知和好奇的目光落到我身上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要做一名合格的中意語言文化交流者,并非說一說那麼簡單。
去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意大利,但意大利民衆的中文學習熱情依舊高漲。工作期間,在我任教的3所高中,學生們期待着“語言文化交流夏令營(冬令營)”能夠如期舉行;米蘭國立大學的大一學生也常告訴我,希望能學好中文,如期畢業,到中國找一份理想工作。
到目前為止,我教的學生從幼童到高中生再到年逾六旬的年長學生,有近500多名,他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一名學生叫維多利亞,她的媽媽告訴我,6歲的維多利亞第一次看到别人寫漢字後,回到家就告訴媽媽想學中文。如今,她學習中文已逾8年,前幾年主要是靠自學。從前年開始,她在米大孔院接受系統的中文課程學習。讓這位媽媽感到欣慰的是,受姐姐的影響,維多利亞的弟弟也開始學習中文。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B2中級中文課上的60多歲學生寶拉。在學習過程中,我常收到她請假的郵件,因為她的身體狀況不太好。但讓我驚喜且敬佩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她總是第一個進入線上教室。由于身體的原因,她常在課上說不出話來,但還是告訴我,她可以堅持聽課,能學多少是多少。
朱納是我到米蘭後教的第一批學生之一,當時他還是A2中文初級班的學生。我到米蘭已近兩年,從線下到線上,朱納一直在米大孔院學習中文,今年升入了中文高級班。有一次上課,他沒開攝像頭,我問他原因,他告訴我說:“我在餐廳工作,所以隻能聽,沒辦法回答問題。”還有一次課上朱納沒開攝像頭的原因是他在開車。久而久之,我和朱納形成了一種默契,如果在課上他沒開攝像頭,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開車。通常一到家,他會立馬打開攝像頭,和大家熱情地打招呼說:“大家晚上好,我回來了!”從指着漢語拼音認漢字,到現在可以和我用中文聊日常生活,我見證了朱納中文水平的提升,也為他的堅持學習而感動。
賈科莫是米蘭一所插畫學校的負責人,3年前開始和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合作。去年3月,他開始在米蘭國立大學A1晚課班學習中文,去年10月,我們在A2晚課班相識。他是一個學習非常主動的學生,除了學習課本裡的中文詞語外,經常把自己在超市看到的東西拍照發給我,問我用中文怎麼說。賈科莫希望盡可能多學中文,等疫情過後回到中國,給同事們一個驚喜。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賈科莫的中文學習剛起步時,學習漢字對他來說非常困難,但現在,他已能認出來一些商店招牌上面的漢字。
在我任教的近兩年時間裡,遇到了很多學生,他們不想依靠翻譯軟件了解中國,也不想從别人嘴裡聽說中國的故事,都希望自己能把這門語言學好,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不僅僅是這幾位學員,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意大利民衆情系中文,開啟了他們的中文學習之路。
(作者系意大利米蘭國立大學國際中文教師志願者)
有趣的漢字
李蘭心(十一歲)
我從4歲開始讀中文學校,每周六上三節課,雷打不動。7年多的中文學習,讓我收獲頗豐。去年,我考過了漢語水平考試三級。考試滿分是300分,180分是及格線,媽媽跟我開玩笑說,考過及格線,每一分獎勵我1歐元,後來我考了292分,媽媽吃了一驚,但還是按照之前的約定給了我獎勵。
大家都說漢字難學,我通過看動畫片學會了不少漢字,因為動畫片有字幕,我就把自己感興趣的情節用中文記下來。
看《夢幻西遊》時,我用漢字記下了15位天命之人的名字以及每個人所用的武器,比如逍遙生用扇子,狐美人用鞭子……《萬界仙蹤》的開頭我特别喜歡:“一花一世界,所謂凡世,不過仙魔掌中一粒沙塵。”其實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不過都一筆一畫地寫在了本子上。動畫片播放得快,我寫字相對慢,所以得常按“暫停”,以便能抄下字幕。看了《慶餘年》以後,我對中文書裡的古詩有了更深的了解。看了《熊出沒》以後,我學會了方言,比如我最愛聽熊二說:“你說啥……俺不知道。”
漢字很有趣,不僅僅看着美,還藏着不同的故事。我沒上小學時,每年冬天都和媽媽回北京的姥姥家過年。有一年,姥姥帶我去地壇廟會,刻了一個紅色的福字,印在一張宣紙上。現在我已經上中學了,這個福字還貼在我們家的門上,因為它代表的是祝福、福氣。隻不過自從我上學以後,就沒法兒跟媽媽回北京過年了。
學好中文并不容易,學習漢字尤其難。有的漢字,我在動畫片裡認得,可能到了中文課上就想不起來了。但無論挑戰有多大,我還是喜歡中文,希望能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看到更美的中文風景。
(寄自德國)
用語言傳遞力量
穆柯
我的家鄉位于喀麥隆西部,是一座中文之花尚未盛開的小城。3年前,大學本科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偶然得知一位中文教師從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來到了我的家鄉,進行為期兩個月的中文教學。那時候我對中國并不了解,隻知道是喀麥隆親密的合作夥伴。如今這位夥伴為喀麥隆送來了傳播中文的使者,為什麼我不把握住這麼難得的機會呢?于是,我滿懷好奇地嘗試去接觸這門神奇的語言。
學習過程中,最讓我感到新奇的是中文的聲調,因為我的母語裡并沒有聲調,起初我模仿老師的聲調很讓我頭疼了一番。然而我對中文的新鮮感并沒有随之消退,反而與日俱增,并且到中國學習的念頭在心裡悄悄萌發。在這位老師的幫助與鼓勵下,我進入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在那裡接受了更加系統的中文學習。然而每周6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遠遠不能滿足我的中文學習需求,于是我開始利用網絡資源在課下自學。每當遇到問題,我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的幫助,哪怕需要30分鐘的車程,也無法阻擋我求知的腳步。在孔子學院學了1年後,我順利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HSK)三級和初級漢語口語考試,并成功申請到了孔子學院獎學金,到浙江師範大學繼續學習。
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國,這裡的現代化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象。當時,在我的家鄉還看不到高鐵的身影,更聽不到掃碼支付的聲音,一時間我竟無法适應如此便捷的生活,是中文幫了我的忙。當我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時,靠着自己不錯的中文,我順利地坐上了開往浙江金華的高鐵。
在浙江師範大學,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老師們對留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學校的疫情防控隊伍。受疫情影響,留學生們暫時無法回國,在學校為留學生特地開設的食堂裡,我是一名中文切換自如的翻譯人員,為留學生們講解如何綁定學生信息進行掃碼支付;在留學生公寓門口,我是一名全副武裝的防疫志願者,細心記錄人員流動情況并為他們測量體溫;在留學生與學院的信息對接過程中,我是一名無所不知的“小靈通”,随時協助雙方進行溝通交流。
當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時,我真切感受到了學習中文的價值——我不僅在為浙江師範大學服務,也在為中國盡自己的一份力。志願服務讓我感到快樂,通過中文傳遞自己的力量更讓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作者系浙江師範大學喀麥隆留學生)
中文課的秘密
史佳妮
“老師,告訴你一個秘密,每周我都盼着上中文課這一天,因為這是我最開心的事。”聽到學生惟樂的話,我感覺下着小雨的夜晚一下子明媚起來。
我剛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時候是冬天,這座被譽為“音樂之都”的城市并不因為這個稱号而顯得多麼友好親切,熱鬧的聖誕節更是讓我這個初到者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冬天畢竟有過去的時候。
冬季學期開始,我開始為漢語強化課和零起點初級課的學生上課。說是學生,其實也不太對,他們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工作多年,有的已經退休。當我看到一群年齡不同、母語不同、背景不同的學生坐在一起等待着開啟自己的中文學習旅程時,就開始提例行的第一堂課“靈魂問題”——“你為什麼學習中文”。
“我喜歡語言,中文是我要學的第五門外語,而且中文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我很想學習。”“我是大學生,學生物科技,雖然和中文沒什麼關系,但是我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所以來試試。”“您也看得出來,我年紀比較大,退休後的家庭主婦生活對我來說沒那麼有意思,所以我想來挑戰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讓我的思維活躍起來。”“我學建築設計,明年要去中國留學。”
雖然大家學習中文的原因不同,但是看到他們一起調整口型、仔細模仿,努力地練習發音和讀漢字時,我還是不得不感歎中文課堂是神奇的。神奇在于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為了同一個目的在一起努力,忘了自己是知名教授、家庭主婦,也忘了自己是腼腆青年,一起練習“zh/ch/sh”,一起寫着“你/我/他”。青少年學得快,同時不忘給其他學員解釋發音要領,更是樂于向大家翻譯和解釋語法條目。我們是師生,卻更像一起合作的團隊。我幫着大家搭建屬于他們自己的中文大樓,他們提出的疑問也讓我不斷進步,讓我再一次去體會自己母語的特别。
除了提供中文課程,我工作的學院也是一所以文化活動為特色的學院,每年大大小小幾十場活動為當地民衆打開了一扇走近中國文化之窗,比如學院開辦的“學做中國菜”工作坊就深得大家喜愛。有一次活動,來了一對可愛的老夫妻,看得出兩人對中餐文化有着比其他學員更加深入的了解,于是我主動詢問他們對活動的建議和看法,誰知卻意外地獲悉了一段兩人和中國結緣的美好故事。
“親愛的姑娘,要是說起我們和中國的故事,那你可得耐着性子聽了,因為故事開始的時候,恐怕你還沒出生呢……”後來我才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攻讀完醫學博士學位的老太太決心到中國了解中醫,老先生也随同前往,當年的經曆都成了珍貴的記憶。“後來我們又去過幾次中國,可以說,我們也是中國變化的見證人,不同年代的中國人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相似的感覺,含蓄、謙遜又好客、友好……”
看着兩人說說笑笑,相互品嘗自己在烹饪課上的勞動成果,我的心裡滿是莫名的感動。
作為一名中文教師,我聽到了學員用中文講的故事,感受到了學員分享的文化差異,感佩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新發現,正是這些故事讓我的中文教學之路充滿驚喜。
我想告訴我的學生惟樂:“謝謝你告訴我關于中文課的秘密,其實,我和你們在一起學習中文的時光,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作者系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國際中文教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