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相信很多人都趁這個機會出門度假了,度假常态就是吃喝玩。民以食為天,放假當然最重要的是吃啦!海鮮水産就是美食之一。
海鮮水産味美,含有高蛋白質,富含多重營養,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吃。例如:患有痛風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海鮮水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些食物中一般富含大量的嘌呤,痛風患者的尿酸本身就較高,如果大量攝取嘌呤,造成尿酸不能排出體外,那麼痛風的複發就不會遙遠。
還有一部分人吃海鮮水産時喜歡暢飲啤酒,這樣将會大大增加痛風發作的幾率。
那麼痛風患者隻能看着海鮮水産流口水麼?非也。
實際上,不是所有海鮮水産都是高嘌呤,有的海鮮水産還是可以吃的,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份痛風、高尿酸也能吃的海鮮水産,趕緊收藏!
痛風、高尿酸患者能吃的海鮮水産
海參
4.2mg/100g
海參,屬海參綱,味甘鹹,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
海參主要是由豐富的氨基酸,各種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組成的。
其嘌呤含量比某些蔬菜還低,還能降低“三高”,補腎虛,适合于痛風病人食用。
同時海參所含有的刺參黏多糖和硫酸軟骨素還能起到緩解關節疼痛的作用,對痛風病人大有好處。
因此,痛風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海參的。
海蜇皮
9.3mg/100g
海蜇分為海蜇頭和海蜇皮兩種,但都是由海産水母加工泡制而成的。上面呈傘狀,白色,借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
海蜇皮含有豐富的水分、蛋白質以及鉀、鈣、碘、硒、鎂等,其嘌呤含量低,每100g的海蜇皮僅含嘌呤9.3mg,可為痛風患者提供諸多營養。
而且,古典醫藥書籍中都有記載。
《本草綱目》中就有“海蜇主治婦人勞損,積血帶下,小兒風疾丹毒,燙火傷”的記述。
在《醫林纂要》中記載海蜇有 “補心、益肺、滋陰化痰,行邪濕”之功效。
中醫認為,海蜇皮有清熱利尿的功效,适合痛風急性期食用。
另外,經動物實驗證明,海蜇皮能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
因此痛風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很适合吃海蜇皮。
鳜魚
24mg/100g
鳜魚,又名桂魚、鲈桂。
它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以及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營養比較豐富,嘌呤含量低。
在傳統中醫眼中,鳜魚很适合體虛體弱、身體消瘦、腸胃消化不佳的人食用,以增強脾胃功能,同時還可以補氣血。
那既然這樣,它就屬于低嘌呤飲食物嗎?痛風患者是不是就能随意吃了?
首先,恭喜大家的是鳜魚既然嘌呤低,那麼痛風緩解期是可以稍微多吃一些的。
但是,魚類的嘌呤較精細,易于産生尿酸,所以不能過量吃。■
推薦一款“茯苓蒸鳜魚”
【來源:風濕閏月說,指導專家:黃閏月 醫學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