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13:08:33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發生在諸葛瞻父子血戰綿竹之際,相關人物分别為諸葛瞻、諸葛尚和鄧艾。原文如下: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1

吳主看罷,與群臣計議曰:“既蜀中危急,孤豈可坐視不救。”即令考将丁奉為主帥,丁封、孫異為副将,率兵五萬,前往救蜀。丁奉領旨出師,分撥丁封、孫異引兵二萬向沔中而進,自率兵三萬向壽春而進:分兵三路來援。卻說諸葛瞻見救兵不至,謂衆将曰:“久守非良圖。”遂留子尚與尚書張遵守城,瞻自披挂上馬,引三軍大開三門殺出。鄧艾見兵出,便撤兵退。瞻奮力追殺,忽然一聲炮響,四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2

瞻引兵左沖右突,殺死數百人。艾令衆軍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當以一死報國!”遂拔劍自刎而死。其子諸葛尚在城上,見父死于軍中,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馬。張遵谏曰:“小将軍勿得輕出。”尚歎曰:“吾父子祖孫,荷國厚恩,今父既死于敵,我何用生為!”遂策馬殺出,死于陣中……鄧艾憐其忠,将父子合葬。乘虛攻打綿竹。張遵、黃崇、李球三人,各引一軍殺出。蜀兵寡,魏兵衆,三人亦皆戰死。艾因此得了綿竹。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3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鄧艾圍攻綿竹,諸葛瞻派遣彭和突圍出城來到東吳,向吳主孫休求援,孫休随即讓丁奉率兵無權前去救援。不過,由于路途遙遠,東吳大軍尚未進入益州,綿竹已危在旦夕。無奈之下,諸葛瞻率部殺出,與鄧艾決一死戰,在戰場上陣亡。得知父親戰死的消息,諸葛尚悲憤不已,策馬殺出城外,最終也倒在了戰場上。至此,鄧艾占領綿竹,距離蜀漢首都成都僅有一步之遙。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4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左沖右突”,意為向左邊沖擊,向右邊突圍,形容突圍時的艱苦奮戰。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首創的一句成語。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5

小說中描述的諸葛瞻父子戰事綿竹的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曆史事件。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鄧艾大軍圍攻綿竹時,鄧艾曾經派人送信給諸葛瞻進行勸降。“(諸葛)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陳死”。此後,鄧艾大舉攻城,諸葛瞻父子在戰鬥中陣亡,綿竹也落入了鄧艾之手。随後,鄧艾又占據雒城,蜀漢朝廷驚慌失措。最終,後主劉禅決定投降,蜀漢帝國滅亡。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6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諸葛尚在慷慨赴死前說的這段話,與真實的曆史也非常相似,隻不過小說作者删除了非常重要的一句。《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華陽國志》載:“尚歎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緻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而死。”與小說相比,曆史上的諸葛尚顯然已經預感到蜀漢帝國即将滅亡,将責任歸咎于黃皓。但不知何故,小說作者卻删除了這段話。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7

除了諸葛尚之外,其父諸葛瞻也對蜀漢帝國即将滅亡有着清醒的認識。不過,諸葛瞻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責任人有兩個,一是與兒子諸葛尚的看法一緻,認為黃皓禍亂朝廷。而另外一個這出人意料,竟然是父親諸葛亮培養的接班人姜維。據《元和郡縣圖志·劍南道》載,得知鄧艾已突入漢中并占據江由是,諸葛瞻說了這樣一句話:“吾内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意思是說自己犯了三個錯誤,一是沒有除掉黃皓,二是沒有限制姜維,三是在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沒有及時鎮守江油。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8

顯然,在諸葛瞻的心中,姜維與黃皓一樣,都是造成蜀漢衰落并即将滅亡的罪魁禍首。為何諸葛瞻會如此看待姜維這位由自己的父親諸葛亮一手提拔并重點提拔的接班人呢?《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異同記》中的一段記載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諸葛亮為什麼重視姜維(姜維深受諸葛亮器重)9

據《異同記》載:“(諸葛)瞻、(董)厥等以(姜)維好戰無功,國内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這也就是說諸葛瞻曾經與董厥聯手打算上書後主劉禅,奪去姜維的兵權,由閻宇執掌軍權。諸葛瞻的理由非常明确,認為姜維窮兵黩武,不但沒有取得絲毫成效,反而導緻蜀漢國力衰落,民不聊生。從《三國志》的相關傳記來看,諸葛瞻的看法并沒有錯。不過,即便諸葛瞻除掉了黃皓,又奪了姜維的兵權,蜀漢衰落的局面是否能夠扭轉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諸葛瞻不過是個眼高手低的人物,“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比起他的父親諸葛亮要差得太多太多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元和郡縣圖志》、《三國演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